張利利
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認知活動中意識到一些疑惑的、難以解決的問題時產生的一種懷疑、困惑、焦慮、探究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使學生積極思考,不斷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哈佛大學師生中流傳著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蹦芊裼行У匾龑W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一堂課的成敗。因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的質疑問題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
一、營造自由氛圍,使學生敢問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夫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高中學生思想活躍、求知欲旺盛,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就是問題意識的種子。然而,這顆種子能否萌芽,取決于是否有一個適宜的環境和氣氛。因此我們要轉變教育觀念,尊重每一位學生,在教學中營造寬松、自由的教學氛圍,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問。在教學中,“少一些不準,多一些允許”,學生答錯了允許重答;答不完整的允許補充;沒想好的允許想好了再答;允許提出一些奇思異想的問題。
例如在教學“氨硫酸硝酸”一節中,我圍繞濃硫酸的化學性質引導學生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將適量的蔗糖放入燒杯中,加入幾滴水,攪拌均勻。然后加入適量濃硫酸,迅速攪拌,放出大量的熱,同時觀察到蔗糖逐漸變黑,體積膨脹,并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有同學就提出疑問:根據初三的知識,我們都知道體現了濃硫酸的脫水性C12H22O1112C+11H2O,那為什么同時產生的氣體會有刺激性氣味呢?反應可能并不是簡單的蔗糖脫水。這位同學敢提出疑問,不放過任何一些跡象,我首先肯定了他,這時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分析,探索這一現象,激起學生探究熱情,也培養學生求實精神,通過激烈的討論、聯想,最后得出濃硫酸在作怪,黑色的物質是碳。這時候,又有同學提問:怎樣證明反應生成的乙烯氣體中會有CO2和SO2?同學們踴躍發言,他們通過討論得出多種方案,我沒有說誰的方案正確,課后歡迎他們到實驗室去驗證。我接著提問:根據上述實驗現象,表明濃硫酸具有什么性質呢?同學們通過討論得出:將適量的蔗糖放入燒杯中,加入幾滴水,攪拌均勻。然后加入適量濃硫酸,迅速攪拌,放出大量的熱,體現了濃硫酸的吸水性;蔗糖逐漸變黑,體現了濃硫酸的脫水性;體積膨脹,并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體現了濃硫酸的強氧化性。
這堂課,因為一個同學的提問而興趣盎然。我認為,這種問題探索的過程比本身的結論更為重要,問題的評估也得到了升華。
二、創設問題情境,引學生會問
當化學和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化學才是活的,才富有生命力?;瘜W課堂上,我們設計恰當的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引入新課,學生會倍感親切,覺得化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打開思考的閘門,發掘創造的源泉。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除了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外,我們還要精心設置問題情境,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用實驗探索,用趣味實驗等手段把抽象問題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的熱情。有了問題,學生的思維就有了方向;有了問題,學生的思維就有動力。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能把“問題”強加給學生,要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境,把要傳授的知識蘊藏在情境之中,使學生被情境吸引,學會把學習過程中有價值的疑難問題提出來。
如講氣體摩爾體積時,我設計如下提問:決定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是什么?接著就有學生提問:1mol不同固態物質或液態物質在相同狀態下體積相同嗎?在相同狀態下1mol不同氣態物質的體積相同嗎?決定氣體體積大小的因素是什么?標準狀態下氣體摩爾體積是多少?這樣讓學生認識到“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提出的問題越多,說明他們的思維越活躍,學習積極性就越高。
三、引導學生質疑,讓學生樂問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耙伞笔屈c燃學生積極思維的火種,“疑”是學生由表及里思維探索的一種轉化,“疑”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充分體現,在課堂上我們要引導學生勇于質疑,調動其學習主動性。創設問題到問題的情境,需要通過我們精心設計一條問題鏈,讓學生步步深入地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引導他們在生疑、質疑、解疑的循環中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例如,在講《氯堿工業》時,根據知識目標我設計下面一系列問題情境,去驗證這些問題:①演示電解飽和食鹽水實驗,啟發學生思考兩極為什么都有氣泡產生,分別是什么氣體?②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為什么會變藍?陰極附近為什么會變紅?③電解過程中,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如何變化,各向哪邊移動?④為什么與電解水不同?⑤若要制得純凈的燒堿溶液該裝置應做怎樣的改進?這樣把目標化做層層推進的問題,不僅可以讓學生通過思考探究性的問題,掌握電解飽和食鹽水的原理,更能引導學生在思維過程中產生問題,使學生在不斷生疑、析疑、解疑的過程中發展問題意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推理能力。
當然,上述創設問題到問題的情境,從形式上看是教師設疑,學生答疑。但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會在解決當前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新問題,使化學課堂形成一種積極思考、勇于探索的激烈氣氛。這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有益處。
古希臘的一位學者說:“頭腦不是一個需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蔽覀兘處煹呢熑尉褪且米约旱男切侵穑c燃學生的火把,而有效的課堂問題正是這種星星之火。當然,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課堂教學中,要真正體現“學生為本”,給學生主動提問的時間和空間,同時要處理好“放”與“收”、“提問”與“釋疑”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為學生主動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