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立敏
摘 要:CBD正在成為中國城市發展的一個新的浪潮,文章以我國典型城市CBD建設為例,論述了城市CBD建設的原則及趨勢,提出當代城市CBD建設應以人為本,為塑造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間而努力。
關鍵詞:CBD;公共空間規劃與設計;人性化
1 概述
在日益強調國際接軌的今天,CBD正在成為中國城市發展的一個新的浪潮,CBD的概念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地產運營商的高度追捧,因為從商業角度看,它幾乎成了聚寶盆的現代代名詞,但是在其發展過程中不能只專注于商業及效益,也要從人文角度去設計,營造一個適宜的環境。有無成熟的CBD是判斷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人氣指數的重要依據。
2 CBD規劃實踐
2.1 杭州武林商圈CBD
杭州武林廣場周邊是杭州傳統的中央商務區。東臨中河北路、南起慶春路、西至武林路、環城北路轉密渡橋路接京杭運河,北到文暉路,面積約2.5平方公里。商務用房的建筑面積占整個建筑面積的50%以上,商業服務設施和高級公寓各占25%。實現高層建筑物的集聚,實現商業、商貿和商務的集聚、信息的集聚、高科技產業的集聚以及人氣的集聚,最終達到財富的集聚。
因為是老城的核心功能區所以人氣充足,有充足的地上地下交通打通各個片區,實現片區溝通無障礙,但是由于中心的武林廣場封閉施工,現階段缺少開敞空間,市民活動主要集中在運河北側的西湖文化廣場。主軸線延安路的改造完成和地鐵一期運行,明顯改善了原先溝通城市南北的地段區位交通狀況,是成功的核心區案例。
2.2 南京市河西CBD
河西中央商務區位于河西新城中部地區,北至松花江東街,南至江山廣場,西至江東中路,東至廬山路,南北長約4公里,面積2平方公里,根據南京市的上位規劃要求,河西新城將建設發展成為現代文明與濱江特色交相輝映的現代化新城區。它將以文化、體育、商務、商業等功能為主的城市副中心,以濱江風貌為特色的城西休閑游覽地,同時也是居住與就業兼顧的中高檔居住區。
河西CBD交通便捷,將是南京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從水路看,長江和外秦淮河是其與外界聯系的兩大動脈;從陸路看,公路網疏密有致,未來和河西與老城區聯系的道路共有24條,另外還有5條地鐵線經過。而外秦淮河和長江構成外向交流的水運要道,也使得物流業可能成為河西CBD發展的優勢產業。河西CBD緊鄰新建的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以及隨處可見的休閑鍛煉的地方,這就使得河西的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形成網絡狀分布。另一方面,錯落有致的現代化摩天大廈加上優美的自然景觀和大量的人文歷史景觀,如新城大廈、金奧大廈、中泰國際廣場、紫金西城中心、莫愁湖公園、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使得河西CBD的旅游資源相當豐富,可將其發展為優勢產業。
3 CBD規劃設計原則
3.1 CBD的布置與城市總體格局相協調的原則
CBD的布置應與城市總體格局相協調,因為其本身即是城市公共中心體系的組成部分,依次CBD區位首選是城市中心地區。在商務空間發展的初級階段,中心區可開發用地充足,新的商務項目首先會考慮進入功能相近的公共設施集中地,或者與之緊鄰發展。同時,在城市經濟穩步增長的階段,規劃商務設施布局宜充分依托現有的功能格局,逐步擴大、提高功能強度和聚集水平。但是隨著中心區可建設用地減少,商務項目將在中心區外圍尋求新的生長點。
3.2 CBD的空間場所原則
CBD作為城市的一個功能區域,首先要滿足的一個條件就是具有一定的城市空間,或者場所,CBD內發生的任何事件,包括人流、車流、建筑、商務活動等都是在這一場所中得到安排的,事件安排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場所布局的合理性,既是規劃是否合乎人們所進行的各種活動的需求。
3.3 CBD的可達性原則
可達性是CBD最基本的特征,包括交通的可達性和信息的可達性兩方面。CBD內交通用地面積大,具有城市最發達的內部和外部交通聯系,交通連接在三維空間展開,形成一個便捷的交通網絡,能給予單位時間內最高的辦事通達機會,設計中要充分利用地上及地下資源,將空中連廊、地下通道合理銜接到一起,以便更好的緩解地面交通壓力。同時,由于CBD地區內建筑物密集,交通擁擠,土地利用強度很大,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獨立的高架行人走廊或地下步行系統,則既可以使行人交通體系與機動車交通體系在空間上相分離,實現城市交通立體化,也大大節約用地,緩解中心區土地資源緊張狀況,同時也給行人創造了一個更方便、安全的步行環境。
3.4 CBD公共空間環境塑造原則
在城市CBD中由于商業設施的積聚,更增強了公共空間的休閑游憩功能,人們在購物之余期望有能夠坐下來休息和放松的場所,公共空間正好提供了這樣的場地,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的衍變,公共空間已不僅僅是一種場地,它已經成為展示城市形象和面貌的觀景平臺,以優美的環境和標志性的雕塑及建筑,成為城市景觀的重要節點,此外,公共空間以其良好的通透性成為觀賞城市的絕佳觀景地。因此,在設計中應利用建筑物與建筑物之間的空間,添加一些藝術感強烈的開敞空間元素,將景觀與商圈緊密相連,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并給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工作環境。而公共空間的布局首先是確定界面的連續性,強調群體協調關系,強調街道立面的連續性,由空間序列的節奏感而產生韻律美。其次公共空間界面的高度、實體的體量與公共空間的關系,即虛實比例得當,才能形成優美的空間形態,努力尋求把界面周邊的每個單體建筑都統一在公共空間的立面中來,不要形成各自為政的建筑單體。最后公共空間功能設施的配置,例如座椅、走廊頂蓋、垃圾桶、盲人道等休息設施的布置以及公共空間的使用材料、質感、色彩的選擇等,都能為公共空間展開的活動提供舒適性和安全感,并且要保留和強化能夠體現城市歷史文化和人文特色的街道空間和景觀軸線格局。
4 結束語
CBD是城市結構的核心,容納了功能層次最高的行業并行,成熟的CBD一般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城市地區中最高的中心性,即CBD所提供的功能和服務具有最高水準;具有城市地區中最多的人流量,是城市地區中人口最多的區域,24小時人口的變化值也最高;具有城市地區最發達的內部交通和外部交通聯系,擁擠程度(人流、車流)在城市地區也最高;具有最高的服務集中性,能提供包括經濟、管理、娛樂、文化乃至行政等多方面的服務,具有城市地區最集中、檔次最高的零售業等。
CBD與城市發源地緊密相關,甚至是城市最早的建成區。傳統的CBD形象是冷漠的,是金融家的嚴肅和無情的反應,建筑與規劃處處體現嚴格的功能主義色彩。新時期的CBD設計呼喚人性的回歸,“以人為本”的觀念成為設計者們宣揚的一個重要主題,道路尺度、水體、綠化、廣場、文化、藝術、商務活動,處處考慮人的適宜感受和各種需求。
參考文獻
[1]陳一新.中央商務區(CBD)城市規劃設計與實踐[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2]周方,聶沖.淺析國外CBD發展的理論與實踐[J].技術經濟,2007,2.
[3]彭震,毛蔣興.南寧CBD(中心商務區)范圍界定研究[A].和諧城市規劃——2007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