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瑋
(內蒙古鄂爾多斯電業局,內蒙古鄂爾多斯 014300)
試析電業局輸配電及用電工程自動化運行研究
郭瑋
(內蒙古鄂爾多斯電業局,內蒙古鄂爾多斯 014300)
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顯著提升了對能源的需求量。目前,電能已經成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能源,這也對供電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保障供電企業的穩步發展,電能輸配設施和技術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改進。電業局作為電能變電運行中的主要機構,在電能輸配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電力工程自動化的不斷實現,有助于保障變電的穩步、安全和高效運行,還有助于電力輸配自動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先對電業局輸配電進行概述,然后具體分析了自動化輸配,最后探究了電力自動化輸配電技術優點。
電業局 輸配電 用電工程 自動化運行
(1)科學管理意識不強。在供電企業技術改進和發展過程中,由于傳統思想觀念的制約,無法嚴格依據時代與市場發展需求來選拔人才和進行管理,且也無法構建合理、可行的管理手段進行日常管理,造成供電企業管理模式陳舊、落后,同時企業工作人員的流動性較大,隨意調動輸配電專業人員,長此以往,出現企業組織結構不穩定的境況,且在管理變革中也面臨較大的阻力,這主要是因為工作人員早已習慣了傳統的管理模式,拒絕新的管理模式。
(2)電能損耗嚴重。供電企業中普遍存在電能損耗嚴重的問題,這會減小電能的使用率,造成電能不必要的浪費,還會制約供電區域的電能使用狀況。另外,輸配電過程中的電能損害還可能給供電企業帶來嚴重的損失,增加供電企業的成本投入。技術、電網設備和管理水平是產生電能損耗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電能損耗的控制中,應重點從以上三方面著手,進而避免不必要的電能浪費。
(3)復合型技術水平不高。供電企業在改進輸配技術時,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造成了供電企業資金供應短缺的問題,在大多數情況下,對電業局輸配技術的要求較為嚴格,因此,出現了復合型技術開發不足的問題。
主觀因素主要是指人為因素,具體體現在管理不到位。在具體的輸配電管理中,電力工程管理人員尚未采用先進、科學的管理手段,管理意識相對薄弱,沒有全面承擔自身職能,因此,無法有效管理電能輸配,進而出現輸配問題。客觀因素主要包含外界自然條件和技術設備。在具體的電能輸配和管理過程中,電力工程人員自身素質不高,缺少高端綜合性技術,實踐水平不高,輸配設備與裝置的質量和功能的制約,通常也會出現電力能源輸配問題。
自動化輸配具體是指借助先進的計算機信息技術、電子通信技術和新型的電子設備,全面監控配電網的運行狀態、綜合進行電力輸配和計量保護。同時,通過供電企業的嚴格、科學管理,改善供電服務質量,有效協調統一企業和用戶之間的關系,進而促進供電企業的穩步健康發展。特點如下。
在自動化輸配電過程中,旨在通過多種先進技術的應用,實現對整個配網運行的全面管理,其管理涉及范圍較廣,且管理程序相對復雜,可在實時監測輸配電系統的運行狀態,具有較強的高效性和靈活性。
輸配電運行管理工作是一項風險系數較高的服務性行業,自動化輸配電具有科學、安全、合理具體的操作程序,工作狀態變動幅度不大,這既能為電力用戶提供自動化服務,還能切實保障自動化輸配電的安全、穩步運行。計算機信息技術是自動化輸配電中的核心技術,可對配電網進行自動化智能管理,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為操作失誤率,規避了技術的滯后性,使其供電運行操作安全系數較高且方便快捷。
輸配電是一項復雜、繁瑣的工作,具有高密度。若在輸配電工作中引入自動化技術,不僅能夠簡化電力技術操作流程,還能減小輸配電設備檢修和輸配電安全管理的難度系數,即為綜合與簡約的具體體現。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我國在輸配電技術方面仍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電力自動化輸配電技術的出現是技術創新的具體體現,這在自動化輸配和用電工程的安全運行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探究輸配電以及用電工程自動化運行,具體分析了用電工程自動化輸配技術優點具體如下。
減小電能損耗,優化輸配環節是其最顯著的優點,它關乎著電力輸配、用電工程運行狀態和供電企業的整體效益。自動化輸配技術在電業局輸配電以及用電工程運行中的應用,既能減小電能損耗,改進輸配質量,增加供電企業的整體效益,還能智能以及自動化控制電力傳輸,不斷優化電力傳輸,合理調整控制電力輸配和用電工程運行狀況。
電力自動化輸配技術可實施全方位監控電力輸配和用電工程的運行狀態,這有助于異常狀況和故障的發現,同時在具體的檢測過程中可獲得相應的數據信息,且真實、可靠,能為故障的尋找提供參考依據,進而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切實保障電業局輸配電和用電工程的安全、穩步運行。
在輸配電和用電工程運行中自動化輸配技術的應用,可實時全方位監控電力運行狀態,用戶能夠明確地檢測有關的電力參數值。同時還可遠程監控電力系統中的輸配電原器件,有效調整電力傳輸狀態,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穩步、高效運行。
[1] 張永祥.淺析電業局輸配電及用電工程自動化運行[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5):151-151.
[2] 李權芳.關于電業局輸配電及用電工程自動化運行分析[J].江西建材,2013,(5):256-257.
[3] 趙志剛.電業局輸配電及用電工程自動化運行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12):148.
[4] 宋子寧.供電企業輸配電工程建設的現象管理分析[J].科技信息,2014,(3):224.
[5] 李斌.供電企業輸配電及用電工程自動化運行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4,(15):357-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