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文瑜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太原市小店區供電公司,山西太原 030032)
淺析智能電網中智能電表對電力需求側管理的促進作用
閻文瑜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太原市小店區供電公司,山西太原 030032)
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使人們對電力的需求變得更加旺盛,盡管傳統電力需求側管理已通過實施各種有效的措施來鼓勵用戶改變用電習慣和用電方式,但由于電力需求側管理的硬件設施較為落后,加之大部分用戶都尚未養成節約用電的習慣,所以要真正提升用電設備的使用效率,還必須在智能電網中引入智能電表。
智能電網 電力需求側管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人們對電力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盡管我國在建設發電廠和改造電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卻依然未能有效的緩解電荒現象。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在智能電網中引入智能電表,由此不難看出,電力系統智能化正是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這同時也為電力需求側管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能源短缺已成為了制約各國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眾所周知,自然資源并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為了維護本國的利益,并進一步推動經濟的發展,各國一方面正在努力摸索提升能源利用率以及降低能耗的方法,另一方面則在努力實現新型能源與傳統能源的融合,以期提升能源的利用率,維護國家利益。于是電力系統的智能化就成為了各國降低能耗的必經之路。
智能電網是一個相當先進的電力系統,其引入了許多尖端的控制技術、通信技術以及電網技術,并為供電雙方提供了一個靈活的智能控制和互動平臺。智能電網的出現大大提升了發電資源的利用率,更關鍵的是,它能針對發電資源的實時狀況對進行自我調節,有效控制高峰負荷,以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
智能電表具有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由于其引入了先進的數據處理技術和電子技術,因而與傳統的電能計量產品相比,智能電表的功能更加齊全,擴展性也更為理想,由此不難看出,智能電表的發展前景是相當廣闊的。
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使人們對電力的需求變得更加旺盛,盡管傳統電力需求側管理已通過實施各種有效的措施來鼓勵用戶改變用電習慣和用電方式,但由于電力需求側管理的硬件設施較為落后,功能單一,加之大部分用戶都尚未養成節約用電的習慣,所以要真正提升用電設備的使用效率,還必須在智能電網中引入智能電表。
目前,我國主要以傳統的感應式電度表作為計量電能的方式,這種計量方式無法將用戶的用電信息全部呈現出來,其功能還停留在現實用戶總用電量方面,這根本無法滿足用戶對側管理的需求。但是,自智能電表問世之后,上述問題便得到了很好的解決,智能電表一方面可以有效的解決傳統需求側管理中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則最大限度的提升了電能使用者的自主性。
在日常生活中,用戶可以通過觀察智能電表、智能電器設備、智能電器了解自己的用電信息,除此以外,用戶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用電情況合理規劃用電。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雙向實時通信系統的幫助下,越來越多的用戶將會主動參與到需求側管理中。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成熟,智能電表的發展前景將越來越廣闊,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水平各異的智能電表將徹底滿足不同場合對智能電表的個性化需求。由此不難看出,智能電表的使用將引發電力系統在需求側管理中的一場革命。一方面,智能電表的使用會大幅度提升用戶參與需求側管理的積極性,這將為智能電器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另一方面,智能電表的使用將使一些本不成熟的技術得到進一步改善,使用電更加科學化、合理化。
通俗來講,用電管理實際上就是一份與人和設備打交道的工作。一直以來,傳統電力需求側管理都將重心放在大客戶身上,從而忽略了對小客戶的管理。但是,我們千萬不能小看這些小客戶,這些小客戶往往是普通的百姓,如果不對這些客戶加以管理,不去深入了解他們的需求的話,就談不上管理了。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居民用電量便開始呈幾何倍數增長,如果需求側管理依然不重視這部分用戶的話,我國的電荒現象將越來越嚴重。目前,我國部分城市已開始著手為居民安裝智能電表,這無疑為需求側管理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當然,造成需求側管理不夠重視小用戶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為保證管理效果,需求側管理將工作重心放在大負荷管理上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是,整體是由個體構成的,只有在管理好了個體負荷的基礎上,才能有效管理綜合負荷,智能電表的出現就兼顧了整體與個體的管理,可以使需求側管理滲透到方方面面。智能電表的普及使需求側管理工作走上了一條智能化、現代化、無紙化的道路,這有效的提升了需求側管理的水平,同時也增加了管理模式的靈活性。
常見的需求側管理實施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技術手段、經濟手段和引導手段,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智能電網建設下的需求側管理一般采用引導手段。
在需求側管理中,智能電表的運用一方面幫助用戶節省了一筆可觀的電費,另一方面則有效的降低了電力生產和電力供應對能源的消耗,相應了我國節能、減排的號召。所以,我國要進一步加大節能知識的宣傳力度,這樣才能調動起用戶參與需求側管理的積極性,養成節約用電的習慣。
盡管我國的電網建設已走上了一條智能化的道路,但我們也不能過分樂觀。現階段,我國尚未針對需求側管理出臺配套的法律法規,這與發達國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隨著智能電網建設的發展,我國必須盡快建立起與之匹配的法律體系,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智能電表在電力側需求管理中的作用。
從國內外的無數實踐經驗不難看出,需求側管理的發展與電源建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要實現用電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控制自動化、決策科學化的目標,就必須在智能電網中使用功能強大的智能電表,并通過不斷提升和完善電力需求側管控力的水平,來調動政府、發電公司以及用戶參與電力需求側管理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有效的實現電能資源的合理配置,使之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最終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1] 趙曉麗,張素芳.國內外電力需求側管理措施對比研究[J].電力需求側管理,2005,(5).
[2] 劉升,邱向京,等.多措并舉緩解電力供需緊張矛盾[J].電力需求側管理,2005,(3)
[3] 張省.國外電力需求側管理經驗[J].農電管理,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