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峰
(安徽省東至縣大渡口鎮畜牧獸醫站,安徽東至 247210)
豬生長發育與繁殖性能的測定
吳志峰
(安徽省東至縣大渡口鎮畜牧獸醫站,安徽東至 247210)
從豬的生長發育,以及體重和體長測量,闡述豬各階段的生長指標和種豬選擇的技術標準。
豬 生長發育 繁殖 測定
豬主要生長發育階段有三個時期,哺乳階段、保育階段、生長肥育階段。了解各階段的特點對飼養管理和選種繁育有很大作用。
哺乳階段:指仔豬出生至斷乳階段,一般為3~5周。哺乳期仔豬處于生命早期,容易受外界環境的不良影響而生病,飼養管理不善還會導致仔豬死亡,因此,加強哺乳期仔豬的飼養管理,是提高仔豬成活率和養豬效益的關鍵環節。
保育階段:指仔豬斷奶至保育結束這一階段,通常為5周。仔豬斷奶后失去與母豬共同生活的環境,加上飼料類型和環境發生改變,對其生長發育是很大的應激,這一階段的豬容易掉膘,體質虛弱,發病率增加,飼養管理不當容易形成僵豬,甚至死亡。因此,搞好斷乳前后仔豬的飼養管理十分關鍵。
生長肥育階段:指仔豬保育結束進入生長舍飼養,直至出欄這一階段,一般為16.5周(約70~180日齡)。此階段是豬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也是養豬經營者獲得經濟效益的重要時期。飼養管理中應加強營養供給,提供充足潔凈的飲水,搞好舍內外的環境衛生和疫病防治工作,以保證豬只充分的生長發育。
我國長江流域的地方豬種,成年母豬活重90kg的品種與成年母豬活重150kg的品種比較,它們的肥豬在合理的飼養管理條件下,達到經濟成熟的生長發育的速度似乎并無多大差別,6月齡大致都為75kg左右、而且成年母豬活重在90kg以上的地方品種,其肥豬在合理的飼養管理條件下,生長發育速度甚至也并不比種豬成年活重在200kg左右的中白豬、巴克夏豬和華北改良品種豬等中型品種的肥豬的生長速度低。
豬的生長發育是豬最主要的直接生產指標,在選種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鑒定豬的生長發育情況.可從2個方面進行:一是測量體重,二是測量體尺,兩者結合進行。筆者將豬的生長發育和繁殖性能選種技術進行了總結。
受測豬的編號清楚,品種特征明顯,并附三代以上系譜記錄;受測豬必須健康,生長發育正常、無外形損征和遺傳疾患;受測前應由獸醫檢驗、免疫注射、驅蟲,受測豬來源于主要品系,以每頭公豬與配的母猜中隨機抽取三窩,每窩選1閹公2母進行生長肥育測定,其中l閹公l母于體重100kg時屠宰測定,受測豬測定前應接受負責測定工作的專業人員檢查。另外,受測豬的營養水平和飼料種類應相對穩定,并注意飼料衛生條件。
體尺測量,即對豬的各個部位進行測量,以具體了解各部位的發育情況。一般可以在6月齡、10月齡和成年時(我國極度早熟型華南、華中地方豬在18月齡,中型品種如中約克夏、巴克夏豬和華北改良品種豬等在24月齡,早熟型的大型品種大白豬、長白豬、杜洛克豬和漢普夏豬等在30月齡,晚熟的華北黑豬在36月齡)各測量1次即可。測量時應注意在早晨喂飼前或喂飼后2h進行。測量時必須注意地面平坦,肢勢正直,頭部不偏歪或上舉下垂,頭的下顎與胸腹應基本上在一條水平線上,這主要是為了避免影響測量的準確性,一般測量以下幾個部位:
(1)體長從兩耳根中點聯線的中部起,用卷尺沿背脊量至尾根的第一自然輪紋止。
(2)胸圍在肩胛骨后緣用卷足測量胸部的圓周。松緊度以卷尺自然貼緊毛皮為宜。
(3)腿臀圍腿臀的產肉量與胴體產肉量呈強相關(r=0.77一0.97),而腿臀部的產肉量又取決于腿臀的大小及其外形發育。可根據腿臀圍的測最了解腿臀的發育情況。腿臀圍的測量方法從臀部上方距尾根20cm處為起點,用卷尺沿腿臀外測圍繞大腿量到尾根。
腿臀比例的遺傳力很高(r=0.58),按個體表型值選擇有效。提高腿臀比例,就能提高產肉量,我國地方豬種后軀欠豐滿,選種時必須重視腿臀比例(腿臀圍)。
腿臀比例是后腿臀的重量占整個胴體重量的百分數。后腿臀的切割部位宜在倒數第1和第2腰椎的結合處與背線呈垂直切下。這樣比沿最后腰椎與薦椎結合處切開準確。
稱重可以了解種豬的整體發育情況,既是選種鑒定上很重要的指標,也是實行標準飼養,及時根據豬的發育情況調整飼料定量所必須的指標。
在選種鑒定上,一般需在初生、1月齡、2月齡、4月齡、6月齡、8月齡、10月齡和成年時進行稱重。稱重時間應在早晨喂飼前排泄糞尿后。種豬稱重時應處于種用狀況,母豬稱重在妊娠后50-60d或產后15-20d為宜。如無稱重設備可用下列公式:體重(kg)=胸圍(cm)×體長(cm)/142(或156、162)(注營養優良者采用142,營養巾等者采用156,營養不良者用162)。
在對豬進行發育選種時,一般都要求有較大的活重和體格大的公豬和母豬,一般都能生產生長發育快和活重大的肥育豬但是活重過大的種豬往往并不具有高的生產力,而且相反,有降低生產力的趨勢,同時消耗更多飼料。
生產實踐證明,大型品種中過分碩大的母豬比生產力相似的中等大小的母豬多消耗15%一20%的飼料。大型品種母豬成年活重以235~240kg的生產力較理想,過大過小都有降低生產力的傾向。成年公豬活重以270kg為宜。在大型品種中活重和體格過大的種豬,由于運動困難,引起脂肪貯積增加,體質下降,新陳代謝強度(生活力)降低,是引起生產力降低的根本原因。而且母豬體格過大,帶仔哺乳都很困難,由于起臥經常壓死仔豬,或者仔豬不易吃到靠地面一排乳頭的奶,因此影響仔豬的育成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