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往
每年中秋前后,都是新蟹大量上市的時節。近日,網傳“注水蟹”橫行水產市場,讓消費者防不勝防。有媒體就此展開實地調查走訪,一探“注水蟹”的真相。
在溫州市某農貿批發市場內,媒體記者在水產攤位前逐一翻找網傳的“注水蟹”,結果無論是在活蟹還是死蟹身上,都未找到明顯的針孔痕跡。一業主直搖頭稱,批發市場走貨量大,螃蟹都是一箱一箱地賣,“真沒那個閑工夫給每只螃蟹都打上幾針”。
下游的零售商有無可能給螃蟹注水?在農貿市場做了多年水產生意的劉老板表示,給螃蟹注水這招根本行不通,“和豬肉、牛肉注水不同,螃蟹若注水,用不了幾個小時就死了,死螃蟹賤賣都沒什么人要。”
活螃蟹是否真能注水?注水后重量是否有明顯變化?為此,有媒體人士特地買來螃蟹、針筒、量杯進行注水實驗。首先,將螃蟹放在電子秤上進行稱量,顯示0.2千克,隨后用針筒從量杯內抽取清水,從螃蟹肚臍處扎進將水注入。進行兩次注水后發現,蟹腳關節處開始往外滲水。短短五分鐘內,隨著注水次數的增加,螃蟹腹部、蟹腳處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滲水狀況。再稱量螃蟹的重量仍跟實驗前一樣,為0.2千克。
“那為啥買回家的螃蟹蒸熟后打開一看殼里面全是水,這樣的螃蟹難道不是注過水的?”針對部分市民遇到的疑惑,浙福邊貿水產城檢測室主任陳良株解釋說,螃蟹在蒸煮過程中會有許多水蒸氣通過氣孔進入蟹殼內,煮熟掰開后或多或少會有水溢出。“根據我們的了解和經驗,活蟹注水可能性不大,因為活螃蟹一旦注水,對蟹的成活率有影響,也會影響它的售價。”陳良株說,部分螃蟹腹部出現的疑似針孔,可能是這些螃蟹發育不夠完全,在換殼過程中受到外界攻擊而留下的“傷痕”。同時,活螃蟹在打撈上岸時,難免會受點小傷,比如丟了幾條腿或者殼體上面有裂縫,這樣如果放在水里再打氧,水就有可能會流入螃蟹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