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平
2014年阜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上半年綜合交易量達到57.2萬噸,交易額15.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3.9%,3.3%。分析交易情況,具有以下特點:
6月份蔬菜交易量急轉直下
今年1月份是春節銷售旺季,交易量達到歷史新高8萬噸以上,春節過后,蔬菜交易量回落,從3月份開始至5月份,蔬菜交易量出現穩步增長。6月份出現下滑,但6月份下滑幅度明顯高于去年同期。主要原因是:
1.去年上半年春季遭遇倒春寒,蔬菜上市時間推遲一個月,去年6月份正好是本地菜大量上市時期,今年6月份以后,天氣開始進入伏天,本地菜開始減少、退市。
2.近期南方多省出現暴雨等災害天氣,導致南方菜產量降低,運輸困難,進入市場的外調菜減少。
3.上半年各區天氣晴好,雨水充沛,5至6月份本地菜品種豐富,長勢良好,各縣城農戶種植的蔬菜基本能夠保持自給自足。
4.受中央“六項禁令”等一系列拒腐防腐條例的出臺和國家提倡勤儉節約的影響,各大酒店,特別是高檔酒店對精品蔬菜需求量降低,間接影響了蔬菜的交易量。
蔬菜平均價格同比呈明顯跌勢
今年上半年菜價依然是“前高后低”的態勢。1—3月份受節日效應影響,菜價相對較高,進入4月份以后,本地菜如筍瓜、茄子、黃瓜等蔬菜上市,菜價持續下跌。但蔬菜價格大體上看價格相比去年偏低,降幅在5%—40%。主要原因是:
1.氣候因素。今年春季,天氣晴好,雨水適宜,本地菜長勢良好,供應量十分充足,導致市場蔬菜供大于求,帶動整體菜價下跌。
2.政策因素。國家出臺各項政策,鼓勵蔬菜生產,政府的扶持力度大,專項扶持資金落實到位,農戶種植積極性高漲,各鄉鎮建立的蔬菜基地、蔬菜專業合作社增加,蔬菜產量擴大。
3.技術因素。種植技術的成熟,大棚蔬菜種植品種多樣化,以前需要外調的蔬菜,現在各大蔬菜基地都能種植,且產量大,質量好,節約了運輸成本、包裝成本等。
上半年本地蔬菜以大青茄為例,價格起點低,落差大
每年4月份是本地大青茄上市的時候,去年大青茄上市時價格為3.5元/斤左右,隨著茄子的大量上市,茄子價格開始緩慢下降,至5月份降至1.0元/斤左右,今年同期最高價為2.5元/斤,至5月份已降至0.7元/斤,價格降幅大,出現菜價傷農現象。主要原因是:
1.去年本地大青茄價格高,利潤大,農戶種植茄子積極性高,因缺乏對市場信息的關注和考察,盲目擴大種植面積,導致產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市場供大于求。
2.去年我國春季受倒春寒,夏季受干旱少雨影響,各地區蔬菜產量降低,本地菜推遲上市,導致蔬菜高價位持續時間較長。今年我國雨水充足,氣候適宜,四五月份,本地各種蔬菜都開始進入市場銷售,整體菜價的降低直接拉低茄子價格。
隨著“伏缺期”的到來,本地菜將陸續減少,外調菜增加,下半年隨著學校的開學,中秋、國慶的到來,蔬菜銷量會持續增加,菜價近期將呈季節性上漲趨勢。
(作者單位:安徽阜陽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