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阿格斯
我們大部分時間處于患癌狀態,即突變的基因經常導致細胞異常,只不過在健康的人體中,這些異常被及時停滯了。經過20年的臨床試驗與癌癥病人調理經驗,我總結出幾個出人意料的抗癌習慣。
1.不穿高跟鞋。發炎是人體的自愈過程,但長期發炎則可能導致心臟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并增加癌癥風險。比如穿一些不舒適的鞋子會增加發炎幾率,分散人體修復突變基因的精力。而具有緩沖、支撐作用的鞋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感染,降低患癌風險。
2.打流感疫苗。另一個降低感染水平的方法就是注射流感疫苗,防范感冒。2011年《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發表的研究稱,每年注射流感疫苗可以防范心臟病發作。我經過分析這項及其他類似研究發現,兩周持續發炎可增加很多疾病的風險,包括肥胖、中風以及癌癥。
3.運動是抗癌基礎。抗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避免久坐不動。久坐不動可以升高甘油三酯水平、血糖水平、血壓等健康指標,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癌癥風險。
4.嚴格遵守作息規律。天天吃飯、睡覺遵守嚴格的時間可以將身體的壓力降至最低。如果經常提前或滯后,會引發激素水平變化。
(摘自《華夏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