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
常常有人問我:俞老師,你當初想過自己能把新東方做這么大嗎?我的回答是:如果當初我知道新東方能做到今天這個地步,一定會嚇暈過去。我當初做新東方,僅僅是為了生存,如今回頭去看,自己也有大吃一驚的感覺。
人們做事情大概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走向何方,終極目標是什么。比如有些人很小就下定決心要成為偉大的音樂家、畫家、科學家或政治家,他們一輩子都在為自己的終極理想而奮斗,很少迷茫。我很羨慕這樣的人,他們能夠在目標的指引下百折不撓,在迷霧中也能看到生命的航標燈。
而第二種人可能并不知道這輩子到底能做成什么事,人生的路到底能走多遠,他們所能做的就是埋頭前進,心中充滿迷茫,也充滿向往。他們的人生目標像霧中的山峰一樣,充滿了神秘和不確定。他們唯一堅定的信念就是知道自己必須往前走,未來一定比今天更美好。恰是這種一直往前走的信念,使有些人意想不到地走出很遠。
我大概屬于第二種人。一個農村孩子很難去設想自己的終生理想,能夠吃飽就算萬幸。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向往土地之外的生活,夢想走進大學讀書。所以我生命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考上大學,離開農村。第一年高考失利,我考了第二年;第二年高考失利,我又考了第三年。前兩年連普通大專院校都進不去,第三年卻意外地被北京大學錄取。這是我生命中第一次體會到人生會有意外驚喜,我生命的基調從此奠定:我知道生命必須靠某種理想去點燃,哪怕是朦朧的理想;我知道生命必須靠努力才能得到改變和升華,雖然努力未必能換來成功。但我相信,持續不斷的努力是成功的關鍵,因此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
抱著這種態度,我一直努力到今天。從走進北大到今天這二十多年里,我的生命遇到過很多艱難、痛苦、甚至絕望,我仍不斷地奮斗、堅持和尋找希望。在一場嚴重的肺結核之后,我變成了一個樂觀的人,因為我知道了生命的脆弱,所以更加珍惜每一縷陽光;在聯系出國屢次無望的情況下,我意外地收獲了新東方學校,擁有了一份事業;在經過很多考驗后,我意外地把新東方變成了美國紐交所的一家上市公司;在經過無數次蛻變和洗禮后,我意外地把自己從一個書呆子、教書匠變成了管理著8 000名員工的還不算太糟糕的企業領導人。
其實,我們不須要考慮這輩子到底能夠走多遠,我們須要做的就是像駱駝一樣在沙漠中行走,一步一個腳印向心中的綠洲前進。人生有時也如同一片沙漠,很多人一輩子在沙漠中游蕩,臨終之年發現生命一片空白。也有很多人用自己的努力和堅忍,穿越人生的沙漠走向綠洲,從此生命充滿鳥語花香。我們甚至不需要考慮自己能夠走多快,只要你知道自己在不斷努力就行。我在高速公路上開車,常常能夠超越很多汽車,但當我在服務區休息一會兒再上路時,發現被我超越的汽車又跑到了我的前面,這讓我真切地悟到了龜兔賽跑的道理:不在于你跑多快,而在于你是否堅持不懈地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