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明
品牌是一種識別標志、一種精神象征、一種價值理念,是獨特品質的符號呈現。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在品牌創建之初就注重視覺印象和效果,注重市場定位和附加價值,注重個性化和可感知性等品牌元素的組合。培育和創造品牌的過程也是不斷創新的過程,自身有了創新的力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蘋果,改變了世界用手機的習慣;可口可樂,創造了世界喝碳酸飲料的習慣;康師傅,改變了中國人吃面的方式;蒙牛,改變了中國人喝奶的方式。打造偉大品牌,增強大農業、大資源、大食物供給意識,為國民提供健康、安全、美味食品,也應該成為農業企業家的追求!
在剛剛閉幕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筆者見證了農產品品牌化市場化的進程。應當說,本屆農交會務實、創新、亮點多,充分體現了“展示成果、推動交流、促進貿易”的辦展宗旨。但是最吸引眼球的還是代表了當地的特色和農耕文化的品牌農產品。會上共評選出262個交易會“金獎”產品,如北京正大的CP大雞蛋、天津洋裕脫毒馬鈴薯、河北承德神栗、山西吉縣蘋果、內蒙古牧野德彪有機牛羊肉、吉林御圣一品大米、上海光明乳業的莫斯利安酸牛奶、山東膠州大白菜、廣東山頂村荔枝干等農產品。品牌建設推動產業進步,引領消費升級,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值得肯定,令人鼓舞。
當前,中國正處于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從農業大國到農業強國,從中國生產到中國制造,從產品營銷到品牌營銷轉型與升級的關鍵歷史階段,正經歷著“從田間到餐桌”的食品品牌革命,農產品品牌建設與發展正逢絕佳戰略機遇期。
現代農業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品牌農業。一個品牌往往成就一個產業。應加快培育、創造、推廣消費者喜愛,生產者受益,承載資源、要素、文化、市場智慧的中國農產品品牌。李克強總理強調,要堅持用工業的理念謀劃農業發展,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調整農村經濟結構,把田間地頭作為工業化生產第一車間,實行標準化生產,為農產品精深加工提供合適的原料。同時,積極發展特色農產品生產,推進農產品的優質化多樣化。加強農業產業帶建設,加快發展品牌農業,向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要效益。有專家預言,未來20年,世界看中國,中國看農業,農業看品牌。
目前我國農產品品牌多而小、小而雜,缺少國家級、世界知名大品牌,品牌定位模糊。品牌建設整體規劃上有缺失,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還不相適應。要實現品牌紅利目標,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為企業提供發現品牌、研究品牌、培育品牌、推廣品牌、保護品牌,以及政策、法律、智力、文化、電商、技術、宣傳等方面的服務,讓中國農產品品牌影響世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