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亮+++王玉

山東章丘市辛寨鎮東南部有一村莊,名為鮑家村,古稱萬丈口,原為小清河和繡江河交匯處。百脈泉水千百年的滋養,黃河水反復的沖擊,形成了當地得天獨厚的水土條件。因而此地所產之物營養豐富、品質上乘,生性喜水的鮑家芹菜更拔得頭籌,口味絕佳。
上古佳蔬,華夏菜祖
上古時期,百姓的家常菜中就有芹菜。更有《詩經》語句為證,“思樂泮水,薄采其芹”。古時讀書人祭拜孔廟要采芹插于冠頂,極富詩情雅致。濟南名士辛棄疾曾以“美芹十論”直諫君主。芹菜歷經千年栽培,代代傳承彌新。章丘先民經過反復“育優劣汰”,培育出實心品種“大青秸”,名噪一時,道光十三年即被列為貢品。
《呂氏春秋·本味》曾用“菜之美者,云夢之芹”來形容芹之美味。據《本草綱目》記載,“芹味甘苦、性涼,有平肝清熱、健脾利濕、醒腦安神功效”。芹之味美,自古就已深入人心。
“吃鮑魚不如吃鮑芹”
“吃鮑魚不如吃鮑芹”,這句話打動了無數注重健康飲食的現代人。鮑芹的營養價值非同一般,“我們的鮑芹是用牛奶滋潤出來的”,這是當地菜農為之自豪的一件事。當初為把鮑芹做成精品,蔬菜辦、科技辦等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幫助鮑家村的芹菜種植能手進行品種改良,在保留傳統栽培技術的同時,加以現代化的種植手段。一千兩百畝芹菜地,全部采用牛奶作葉面肥。在此基礎上,噴灑有機肥,采用高振頻殺蟲燈和粘蟲板殺滅害蟲,不噴灑一滴農藥。面對如此“奢華”的呵護,鮑芹的綠色程度可想而知。
“跟其他芹菜不同的是,鮑芹有一種獨特的工序——窖藏”,理事長劉振剛說,“雖然很多人都知道芹菜芽是芹菜中最好的部分,但長期以來被大家忽略了。”收獲后的鮑芹,在地窖里存儲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芹菜最里面的嫩芽大約生長50公分左右。因這種“芹菜芽”未見過陽光,它吸收的是根部營養和外面老莖營養,食之無絲無渣,生食口感發甜,清香可口。
也正是這種獨特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方式,使得鮑芹不僅擁有綠色天然無公害的品質,還含有鈣、鐵、胡蘿卜素等多種人體必需元素。在營養成分中,尤以芹菜芯為最,可稱得上蔬菜中的“鮑魚”。
創意提高附加值,延伸產業鏈,保持產品競爭力
鮑芹市場不斷成熟、完善,辛寨人并沒有沉浸在“鮑芹光環”中沾沾自喜,他們始終以淡定的態度看待鮑芹,用創新的思維發展鮑芹。
在“眼球經濟”大行其道的時代,作為產品形象和產品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農產品在銷售過程中也要講究包裝。山東大學的設計專家對鮑芹包裝盒重新設計,突出傳統文化背景、地區色彩等內涵,將百脈泉水等章丘元素融入其中,進一步凸顯鮑芹悠久的文化歷史,給人以“奇”、“特”、“新”的感受,令人耳目一新。此外,在包裝材料的選擇上,采用無毒、無污染的包裝材料,進行“綠色包裝”,避免污染環境,真正使農產品內外兼修。
搭上創意的高速列車,鮑芹的內涵及品位越來越豐富,逐步成為蔬菜產品中的靚麗“閨秀”。此外,當地還將鮑芹榨汁和面,鮑芹面條保留了章丘鮑芹的原始風味,芹香濃郁,面條爽滑筋道,不粘連,不渾湯。至此,做大做強鮑芹的思路又寬了。
“觀百脈名泉,帶章丘鮑芹”,如今鮑芹已經成為各地游客“章丘之行”的必備旅游紀念品。這些是章丘鮑芹深化發展思路,走大市場、大擴張之路的一個縮影,而創新、進步的步伐從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