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亮


提起牡丹,人們首先想起的是“國色天香,富貴滿堂”。牡丹,就是用來觀賞的。如果你到了“中國牡丹之都”菏澤,你的這種觀念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牡丹籽食用油、牡丹化妝品、牡丹茶、牡丹酒、牡丹食品、牡丹軟膠囊保健品、牡丹精油等完全顛覆了人們對牡丹的認知,這個以牡丹為主的朝陽產業鏈條已經成為菏澤市社會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有力支撐。
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視察了菏澤牡丹產業。面臨著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如何進一步做大做強牡丹產業?就這個問題,記者采訪了菏澤市牡丹產業化辦公室主任朱瑞軍。
“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的積極引導和扶持。在這方面,菏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里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為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市牡丹產業化發展領導小組,對全市牡丹產業化發展實行統一規劃,對重大問題進行科學決策。領導小組下設綜合性牡丹產業化發展辦公室,負責牡丹產業化發展的各項具體工作。”菏澤市政府副秘書長、菏澤市牡丹產業化辦公室主任朱瑞軍說,菏澤市將全力支持和推進牡丹產業化發展。
朱瑞軍說,為鼓勵更多的企業和村民參與到牡丹產業化發展的大潮中來,菏澤市出臺了牡丹產業實施的多項優惠政策和扶持方案。其中,降低貸款準入門檻,積極為牡丹種植主體提供貸款支持,確保貸款資金及時到位。對新發展1000畝以上的牡丹種植基地,經申報核準列為市牡丹產業化重點項目的,給予銀行貸款3年全額貼息。對新發展1000畝以上不符合貸款條件或不需要貸款的牡丹種植主體,由市財政連續3年按每畝800元的標準予以補貼。
支持政策還有:鼓勵開展“牡丹種植專業村”創建活動。行政村牡丹種植面積成方連片達到1000畝以上的,由市財政對行政村村委會一次性獎勵3萬元,并命名為“菏澤市牡丹種植專業村”。鼓勵開展“牡丹種植專業鄉鎮”創建活動。鄉鎮牡丹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以上的,由市財政一次性獎勵10萬元,并命名為“菏澤市牡丹種植專業鄉鎮”。對牡丹深加工龍頭企業,用于牡丹深加工項目建設和牡丹籽、花瓣等原材料購進的銀行貸款,由市財政給予一次性貸款全額貼息,單個項目貼息金額不高于100萬元。對牡丹出口企業,按出口貨值的百分之五(以菏澤市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為準)給予獎勵。設立牡丹科研基金200萬元,主要用于牡丹育苗科研實驗,開展牡丹生長規律研究,以及牡丹產業的技術研發、產品開發、成果申報和知識產權保護等。
同時,對于取得科研成果的,給予以下獎勵:對牡丹大田管理、標準化栽培等方面研究成果,獲得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或相當檔次以上的,每項獎勵1萬元;對新開發的牡丹食品、藥品、保健品、化妝品等系列產品,具有相關批準文號,并批量生產的,每項獎勵1萬元;對培育出適宜深加工、切花、盆栽的牡丹新品種,且達到1000株以上的,每個品種獎勵1萬元; 設立牡丹技術專業培訓經費100萬元,主要用于牡丹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和指導。
針對產業體系的建設,朱瑞軍介紹說,菏澤市注重制定基地建設規劃,提前落實種植地塊,注重搞好土地流轉,推動牡丹種植向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努力保障苗木供應,擴大育苗面積,提高苗木質量。示范推廣科學套種模式,提高套種質量,解決牡丹種植“脖子長”的問題。設立牡丹產業基地建設專項資金,重點扶持種植大戶,提高補助標準,調動農民參與基地建設的積極性。重點整合曹州牡丹園、古今園、百花園等牡丹集中觀賞區,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成全國獨有的以牡丹觀賞為特色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依托牡丹種植區和牡丹深加工企業,打造國家級和省級工農業旅游示范片區,形成以大田牡丹觀賞、牡丹系列產品工業化生產為特色的牡丹旅游新模式。加快牡丹特色旅游產品的開發設計,促進牡丹旅游業持續快速發展。
構建批發銷售網絡,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牡丹專業交易市場,將其打造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功能最強、品種最全、質量最好的專業交易服務平臺。以此為依托,研究籌辦菏澤牡丹產業博覽會,帶動牡丹產業快速發展。在全市籌建牡丹特產專賣店,分設連鎖店,設立牡丹銷售專柜,構建消費流通網絡,以銷帶產,產銷一體,逐步向外輻射,促進牡丹產業持續發展。加強牡丹經紀人隊伍建設,指導成立菏澤牡丹經紀人協會,構建經紀人銷售網絡,將其打造成推銷牡丹產品、服務牡丹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組織專家、學者和相關人員,成立牡丹文化研究機構,深入研究牡丹文化,廣泛收集牡丹文化產品,出版牡丹文化文集、畫集,制作牡丹影視專集,營造濃厚的牡丹文化氛圍。各有關部門要廣泛搜集、整理與牡丹有關的資料,積極與上級搞好對接,做好世界農業文化遺產的申報和爭取工作。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在今年2月份之前,菏澤牡丹的種植管理只是依托市林業局的一個科室主管,很不利于工作的開展。“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了。”朱瑞軍說,如今不但設立了正縣級的產業化辦公室,而且金融、扶貧、發改、經信、科技、知識產權、旅游、質監、工商、農村工作、農業、林業、財政、水利、交通、農機、公安、國土資源、城鄉建設、城市管理、廣播電視、農科院等部門都將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牡丹產業化發展的相關工作。多部門聯動,形成合力,菏澤牡丹產業必將做強、做大。
正是在這些基礎上,菏澤市“十百千萬工程”才能得以真正實施,到2016年,扶持壯大10家龍頭企業,發展100萬畝以上種植基地,培育打造千億級牡丹產業,扶持和帶動萬戶貧困家庭脫貧致富。通過大力實施“十百千萬工程”,使牡丹產業真正成為菏澤市的特色支柱產業。
朱瑞軍告訴記者,如今,菏澤市正緊緊圍繞牡丹產業化發展目標,加快編制菏澤市牡丹產業發展戰略規劃,深入挖掘、策劃、論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增強戰略規劃的廣度、深度和操作性,推動牡丹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真正做大做強牡丹產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