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訊(記者 曾詩淇)9月28日,由中國合作經濟學會主辦的城鄉統籌發展金融支持論壇在江西撫州東鄉縣舉辦,論壇就合作社發展的恒農模式展開研討。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黨組書記、中國合作經濟學會秘書長陳建華,農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呂明宜,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魏蔚參會并發言。
恒農合作總經理王現奇首先介紹了恒農模式。恒農合作是經過國家商務部特許經營備案,以“第三方金融中介+合作社”的模式在扶持小貸公司、投資公司、擔保公司、家庭農場等中小企業和農民合作社規范開展信用合作以達到實體型合作社和解決農村經濟實體自身資金需求問題的農村合作經濟服務平臺。經過4年的實際操作驗證,恒農合作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農村實際情況的特色發展模式,即:信用合作、供銷合作、生產合作,通過信用合作扶持農村經濟實體發展壯大,進而實現供銷合作,搭建統一購銷平臺,統一采購種子、化肥、農藥等投入品,統一銷售農產品,增強農民組織的市場話語權,最終實現生產合作,通過資金支持,大規模流轉土地,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做長產業鏈條,發展養老、醫療等農村社會事業,實現農村經濟、社會良性生態循環。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陳建華講,目前我們農村需要資金,農戶一家一戶組織生產規模小,貸款難,但成立合作社后需要流動資金,國家允許農村信用合作社在合作社社員內開展信用合作,農業發展需要工商資本進入到農業生產中去,為農業發展進行社會化服務,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與會專家認為,未來將是大區域、集約化、產業化、生態化、大數據化的大農業時代,取代落后的小農經濟。實現農業科技化、現代化發展,進一步縮小城鄉經濟發展差距是未來農業合作社的發展方向。
論壇結束后,在恒農合作入住撫州東鄉授牌儀式上,恒農合作舉行了“中國夢”愛心捐助活動,給小璜鎮所屬13個行政村捐贈九年義務教育資助資金1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