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玲


每屆農交會,各省除了在展館內展示農產品外,還往往有自己的特色農產品推介會。10月25日,陜西特色農產品推介會舉行。陜西省的農產品豐富多樣,有蘋果、獼猴桃、葡萄、柑橘、紅棗、櫻桃、馬鈴薯、茶葉、白絨山羊等。這次推介會主要推介陜西省的特色農產品,包括周至獼猴桃、銅川蘋果、榆林定邊馬鈴薯、安康生態富硒農產品等。
陜西還有個“銅川蘋果”
銅川蘋果是此次陜西省推介會的重點。銅川地處西北黃土高原優勢蘋果產業帶中心,適宜蘋果生長。推介會現場,用禮盒包裝的銅川蘋果擺放整齊有致,色澤紅潤,嘗一口,味道酸甜可口。
銅川市果業局副局長段仲文帶著幾名工作人員熱情地向前來參觀的人們推介銅川蘋果。他向記者說道:“嘗嘗我們的銅川蘋果吧!很好吃的!”他說,銅川市擁有大約85萬人口,其中農業人口有40萬。目前,當地蘋果面積為80萬畝,人均大約2畝地。今年,銅川蘋果產量達67萬噸。
在我國北方,很多地方都可以種植蘋果,但有名的要數洛川蘋果、山東蘋果等,銅川蘋果的品牌并不鮮亮。作為一個正在推向更大市場的蘋果品牌,銅川蘋果在果品質量上如何保證呢?段仲文說,銅川市地處黃土高原,海拔高,光照強,氣候涼爽,降水適中,這是蘋果生長的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其次,在管理上,雖然當地大多還處于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狀態,但目前已經逐步建立各類蘋果合作社,聯合各個農戶,統一發展蘋果產業。合作社對農戶進行統一管理,如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并統一銷售。此外,為增加農戶對蘋果種植和管理的知識,銅川市園藝站的園藝師們對農戶進行定期培訓。
銅川市出產的優質蘋果品種有新紅星、紅冠、紅富士等,目前正在努力打造自己的蘋果品牌,包括九州龍牌、宜君牌、公權牌等。段仲文說,政府每年投入100萬元,專門用于銅川蘋果品牌宣傳,銅川蘋果每年在外省舉辦品牌推介活動5次以上。
段仲文告訴記者,希望通過此次推介活動,將銅川蘋果品牌推銷出去。他們非常注重品質和品牌,希望未來大家知道,陜西還有個蘋果品牌——“銅川蘋果”。
尋求合作機會的周至獼猴桃
西安市周至縣位于陜西省中部,南依秦嶺,北臨渭水,襟山帶河,以山清水秀而得名,素有“金周至”的美譽。近年來,周至縣積極發展農業,其主導產業——獼猴桃產業,作為區域特色農業,發展迅速,正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獼猴桃被譽為“水果之王”、“維C之冠”,是周至的“綠色名片”。周至縣果業局生產科副科長曹改蓮告訴記者,獼猴桃產業在發展過程中有以下幾方面特點:首先,區位優勢明顯,周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通透性好,富含有機質,適宜獼猴桃生長。南部秦嶺山區蘊藏著豐富的獼猴桃種質資源,是品種選育的天然基因庫。其次,種植規模大,年產鮮果42萬噸。全縣從事獼猴桃生產的果農5.7萬戶20萬人,果業專業合作社145個。再次,品質優良,周至自主選育出秦美、啞特、華優、翠香等優良品種5個,從國內外引進海沃德、黃金果、紅陽、徐香等優良品種8個,為合理配置品種結構儲備了豐富的種質資源。第四,產業鏈完善,周至建成獼猴桃貯藏庫2500座,可以充分調節獼猴桃的上市時間,建設獼猴桃加工企業38家,年加工能力8萬噸,產品涉及獼猴桃果干、果酒、果汁等20多個種類。最后,示范帶動效果明顯,建成2個萬畝基地,6個新品種千畝板塊,96個獼猴桃專業村。
目前,周至縣在種植獼猴桃的同時,也在努力發展獼猴桃加工。西安市山美食品有限公司便是主要以加工獼猴桃為主的企業。公司董事長劉冬告訴記者,公司的加工產品包括四大塊,分別為:第一,加工品出口,不限于獼猴桃,還有蘋果、橘子、甜瓜等,出口到泰國和俄羅斯。第二,生產果干,供應國內市場。第三,果酒。第四,罐頭。公司不做獼猴桃鮮果市場,主要開展獼猴桃加工。劉冬說,周至縣是一個水果大縣,做鮮果不占優勢,所以通過收購農戶的獼猴桃,進行加工,可以將農戶不好賣的、外形不好的獼猴桃收購加工,幫助他們銷售。公司目前主打“山美”品牌。在獼猴桃加工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呢?他說,人力和技術是短板,如今,能夠在家從事獼猴桃種植的大多都是年齡偏大的人群。
周至獼猴桃已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在產業化引領下,周至獼猴桃已形成早、中、晚熟品種合理搭配,紅、黃、綠果肉色彩各異,鮮果冷藏、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發展格局。但周至縣獼猴桃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仍舊遇到一些問題。曹改蓮說,獼猴桃產業品牌較為欠缺,品牌經營需要大量資金,需要大的企業運作。而當地一家一戶的經營模式并不少見,這樣的模式制約著產業的發展。與新西蘭獼猴桃相比,周至獼猴桃品質并不差,但由于沒有響當當的品牌,所以在市場銷售上,價格不及新西蘭獼猴桃。
曹改蓮說,他們希望通過借助此次農交會平臺能夠促進合作,在誠信經營理念的基礎上實現互利共贏。
生態富硒特性的安康茶
安康,取“安寧康泰”之意。茶產業是安康的傳統產業、優勢產業,茶葉生產始于西周、盛于唐宋。安康茶葉具有香高、味濃、耐泡的特點。
安康市轄9縣1區,其中8縣區產茶。紫陽縣有盤龍茶葉、和平茶葉、閔泰茶葉等;平利縣有女媧銀峰、女媧茗茶等;漢濱區有漢水韻茶葉、京康茶葉;漢陰縣有太行山茶葉;白河縣有歌風春燕茶葉等等。“生態富硒”是安康茶葉的共性,也是最大特質。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安康地處秦巴腹地,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山水相依、空氣清新,是連接我國西南和東南地區的咽喉要沖,是茶樹由原產地云南向東南茶區傳播的必經之地,是我國最古老的茶區之一,也是我國最早栽培茶樹和生產貢茶的地方。
安康茶葉面積和產量已占到陜西省的三分之一,有茶葉加工企業465家。紫陽富硒茶、平利絞股藍榮獲中國馳名商標,這兩個縣先后獲得“中國名茶之鄉”稱號。
展會現場擺放著安康各種品牌茶葉。紫陽縣和平茶廠的工作人員陳加芳向記者介紹到,該公司是一家集天然富硒綠茶種植、生產加工、銷售及科技開發為一體的農業企業。生產的產品包括,紫陽毛尖、紫陽富硒紅茶等,茶葉純天然,分散于山上,無工業污染,不打農藥,也不施化肥。作為紫陽縣土生土長的人,陳加芳說,紫陽縣基本家家戶戶都有茶園,平均一家10余畝,年收入高的時候可達6萬元。紫陽毛尖傳承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制作技藝,與現代加工技術相結合,提高了紫陽毛尖香氣,增強了茶湯的鮮濃度,保持了白毫顯露、外形美觀的品質特色。
陜西原生富硒工夫茶葉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楊芳也向記者介紹了企業生產的茶葉。該公司是陜西省最早開發紅茶產業,紅茶制作技術較成熟的企業,自主研發安康紅、平利紅等富硒工夫紅茶系列產品。
近年來,安康立足西北、面向全國,提升綠茶、開發紅茶、主攻茶產品、發展茶食品、融合茶旅游的發展思路,努力實現生產專業化、基地規模化、加工清潔化、產品標準化、管理規范化,推動茶產業發展。安康富硒茶品牌正在努力尋求更大市場空間。
推介會最后,陜西省6個涉農項目進行了現場簽約。陜西農業正處于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加快培育特色明顯、類型多樣、競爭力強的特色農產品,是大勢所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