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亮+李密


章丘地處齊魯腹地,北臨黃河,南依泰山,境內群泉噴涌,素有“小泉城”之稱。優質泉水灌溉了30萬畝良田,造就了章丘大蔥、龍山小米、明水香稻、白蓮藕等地域名產和特色佳品。其中又以章丘大蔥最為著名,有“蔥中之王”的美譽。章丘1996年被農業部命名為“大蔥之鄉”,2003年被命名為“國家級大蔥出口示范基地”。
為推進章丘大蔥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支持下,1998年,章丘大蔥產業協會正式注冊成立。此后,協會成功申請了“章丘大蔥”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成為全國蔬菜類第一件證明商標;2007年作為中國證明商標持有者的唯一代表,應邀在世界地理標志大會上介紹經驗;2009年,章丘大蔥證明商標被國家工商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10年,章丘大蔥作為齊魯“四寶”之一,成功進軍上海世博會;在第三屆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論壇上,章丘大蔥被評為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百強,品牌價值達到29.04億元,逐步實現了從“本地特產”向“知名品牌”的轉變。
打響一個品牌
地理標志是質量、信譽的象征。發揮地理標志優勢、堅持質量為本,是夯實品牌建設的基礎。要確保章丘大蔥“高、白、脆、甜、營養豐富”的優良品質,必須全面強化生產管理、制度建設和科技創新。章丘大蔥從“良種選種育苗—生長管理—收獲銷售”實行標準化技術操作規程,確保產品質量。目前又與省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濟南市蔬菜技術推廣中心等多家單位建立密切合作關系,圍繞大蔥提純復壯、科學種植、儲藏運輸等方面開展課題研究,力爭提供最優質大蔥。
根據規定,章丘大蔥證明商標注冊是基礎,必須確保申請嚴格,以確保提升大蔥品牌效應。凡獲準使用章丘大蔥地理標志的單位和個人,須統一產品標準,統一包裝標識,簽訂《章丘大蔥質量安全承諾書》,由協會頒發《證明商標準用證》。此外,當地號召強化行業自律,嚴肅打假維權,從產地源頭到終端市場,實施嚴格的監督管理,嚴肅查處各種假冒侵權行為。
章丘大蔥證明商標的注冊,表明特定地理條件可成就特定名品,但要實現大蔥高產高效,占領更大市場空間,還需依托品牌帶動作用,強力宣傳扶持、持續打造。
活躍一片經濟
在大蔥產業發展上,各級政府累計投資500多萬元,已有主產區大蔥專業批發市場12處,從事大蔥種植、銷售和運輸的從業人員達到10萬人以上,產品銷往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各大蔥主產鄉鎮均成立大蔥分會,建立了營銷中介隊伍,凡是使用“章丘大蔥”標識的,由協會統一包裝銷售,確保了大蔥品質和價格穩定。在此基礎上,積極推進農超對接,實行大蔥精包裝,已經成功打入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大型超市,實現了產品的提檔升級。
章丘大蔥品牌打響之后,各地積極開展品牌認證。棗園、繡惠鎮先后獲得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準的綠色食品證書,分別注冊了“萬新”牌、“繡惠”牌章丘大蔥商標;寧家埠注冊的“百脈泉”牌章丘大蔥,獲得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許可的有機食品證書。這幾個鎮生產的大蔥,集大蔥產地證、綠色(有機)食品認證和產品商標證“三證”于一身,進入市場后,備受消費者的青睞。
富裕一方百姓
章丘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大蔥產業領導小組,集中研究產業發展,制定扶持優惠政策扶持大蔥產業發展。通過連年舉辦大蔥種植狀元評選大會,設立萬元獎金,對大蔥種植狀元、營銷大戶給予隆重表彰和獎勵。此外,通過組團積極走出去,參加各地的博覽會、招商會、展銷會,在各大城市召開新聞發布會,有效提高了章丘大蔥在全國的知名度。
在品牌力量的推動下,章丘大蔥的銷售價格保持了每年20-30%的增幅,現今最高能賣到14元/公斤,有效提高了章丘大蔥在全國的知名度。目前,全市優質大蔥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實現年產值6.1億元。章丘大蔥的地理標志優勢,提升了章丘大蔥的品質和品牌價值 ,贏得了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銷售價格穩步提升,眾多農戶靠種植章丘大蔥走上了致富道路,章丘的大蔥產業也因此實現了規模和效益同步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