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德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農業已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農業產業化程度加深,農民由自然人向法人轉變,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加快推進,是為“新三農”。
四川威遠縣鎮西工業園區一期工程321畝,目前有四川內江威寶食品有限公司、四川國友果業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入駐。園區企業曾多次被評為內江市科技明星企業、內江市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四川省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企業等。園區的發展與帶動效應是“新三農”的一個縮影。
近期對威遠縣鎮西鎮食品工業園及企業調研發現,要提高“新三農”金融服務水平,需要堅持商業化經營與普惠金融服務,加強與基層政府的良性互動,推進農業產業鏈融資,推行微貸和小企業貸款技術在“新三農”領域的普及運用。
縣域產業園呈現
“新三農”特質
2013年,四川威遠縣鎮西工業園區實現年銷售收入35719.83萬元,實現凈利潤3548.82萬元,較2012年分別增長34.49%和61.73%。其誕生和發展有著“新三農”的特質。
——產品優勢明顯,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金四方果業采取最低保護價收購無花果、檸檬、櫻桃、橙子、七星椒等農產品機制,并推行農業BOT,形成了農產品種植、加工、銷售產業鏈。威遠現已有上萬戶農民種植無花果10000多畝,產品銷往日本、韓國、香港、臺灣和內地20多個省、市、自治區,已成為中國無花果之鄉。川老媽食品公司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建立了金針菇種植基地、大頭菜種植基地,帶動近8000戶農戶共同發展。
——小產品對接大市場、大品牌。周蘿卜、黃老五等農產品與康師傅、鄉村基、人人樂、沃爾瑪、伊藤洋華堂、日本日清方便面(方便面之父)和28家國內外航空食品公司等商家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保證了持續供貨,穩固了銷售市場,未來收益顯著。周蘿卜蔬菜專業合作社還獲國家示范專業合作社。
——涉農企業獲國家稅收減免和財政補貼。鎮西食品工業園區都是涉農企業,盈利能力低,國家都給予稅收減免和財政補貼,企業也希望銀行利率給予優惠。
——剩余勞動力就地轉移的一條有效路徑。一方面園區企業提供幾千個就業崗位;另一方面帶動種植農戶和社區居民增收。威寶公司、金四方果業、川老媽帶動上萬戶農民種植蔬菜、水果、食用菌,井得、緯利毛織制衣有限公司帶動幾千社區居民在家制衣。
——園區企業產品附加值有待進一步提高。金四方果業加工生產的無花果干片銷往日本、韓國后,兩國又通過深加工提煉成抗癌針劑、美容精品,增加產品附加值。井得毛織制衣有限公司生產的棉織、毛織品銷往美國、英國、西班牙、意大利、法國等國,一件只有幾十元,經轉銷之后每件利潤幾百元甚至上千元。
——園區人才奇缺。營銷人才、外語人才、專業人才奇缺。為了推動生產和營銷正常開展,需要到外地去聘請人才。
——園區處于成長期。最近幾年將有多家食品企業入駐園區,土地、氣、電等要素保障需加強,集鎮建設、物流交通建設需加快。
“新三農”金融服務的新矛盾
傳統的農村金融服務產品、服務方式、服務水平已經不能滿足“新三農”對金融服務的日益需求,迫切需要改進。一是產業鏈融資與農信社貸款不能跨行政區域限制的矛盾;二是“新三農”迫切需要貸款利率大幅優惠與農信社資金成本高的矛盾;三是“新三農”迫切需要擴大單戶貸款額度與風險防范的矛盾;四是“新三農”貸款損失與責任追究的問題;五是“新三農”貸款風險分擔與補償機制問題;六是普惠金融服務問題與商業化經營的矛盾。
推進縣域金融服務“新三農”
園區企業融資服務農信社一統天下,2013年以來發放貸款8450萬元。
——堅持商業化經營與普惠金融服務統一。一是堅持安全性、效益性和均等化服務原則,進一步提升農村金融服務的能力和水平,實現農信社與“三農”的共贏發展、良性互動。二是順應“三農”發展新情況新趨勢新要求,迅速調整服務方向、服務產品。三是堅持80%員工做好支農支小基礎金融服務,20%的員工做好盈利空間大、效益提高快的客戶和產品,增強可持續的金融服務“三農”能力。
——加強農村信用社與基層政府的良性互動。一是積極向政府匯報,爭取財政資源幫助農信社的作用,探索建立對“三農”貢獻度掛鉤的量化分配機制,幫助農信社壯大資金實力。二是主動爭取政府為農信社提供優質項目信息,搶抓各種發展機會。三是爭取政府集中涉農補貼建立“三農”融資擔保基金,幫助解決“三農”抵質押不足的貸款難問題。
——取消對農信社服務行政區域限制,推進農業產業鏈融資。在實際工作中,涉農企業的上、下游客戶往往出現跨行政區域,如果嚴格界定金融服務區域,農業產業鏈融資將是不完整的和有缺陷的,不能充分發揮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建議相關部門進行修改。
——推行微貸和小企業貸款技術在”新三農”領域普及運用。隨著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城鄉一體化加快,“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等農業組織形態孕育成長,農村生產要素流轉加快,農民市民化率提高,過去僵化傳統的服務產品和服務方式必須有效改進,微貸和小企業貸款技術大有可為。
——著力改善農信社經營環境。按照政府主導、財政扶持、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建立農業保險,有效分散農業信貸風險;鼓勵商業性保險公司開辦農業保險,對參加種養保險的農戶實行政策性的保費補貼,以分散農村信貸風險;政府建立“三農”貸款擔保公司,分散“三農”貸款風險。同時,對農信社涉農貸款利息給予長期減免稅政策,對執行較低水平的農貸利率給予適當財政補貼,對入股農信社的股東免征利得稅,對農信社減征所得稅。
——支持農村金融的發展。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農村信用社履行的社會職責相同,人行在存款準備金率、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等政策上應該相同,財政在補貼和稅收優惠上應相同,銀監在監管政策上應該相同,行管部門在盡職免責制度上應以推行。
(作者單位:四川省威遠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