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佳
這次培訓,我有三點感悟。
一是培訓內容結合實際,重點突出。農業部市場信息司組織相關專家做了大量準備工作,為學員們作了精心的學習日程安排,培訓內容涵蓋農業市場信息政策法規、農產品流通和市場體系建設規劃、農產品市場監測預警方法、電子商務案例、物聯網與生產經營等,既有基礎理論,又有來自一線的實戰經驗,還有極具前瞻性、與國際接軌的先進理念,學習內容非常符合當前工作需要,有利于提高業務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有利于加強農業市場信息工作隊伍建設。
二是培訓組織安排科學,周到細致。這次培訓從通知到培訓安排、到后勤保障,每個環節都可見其安排的細致到位,且環環相扣,科學性凸顯,尤其是互動環節的設計(如評估手冊、問題卡等),充分激發了學員的積極性,增進了學員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和培訓效果。
三是培訓搭建交流平臺,效果明顯。課堂互動、分小組交流和班會交流,搭建了面對面的線下交流平臺,同時,班長創建的微信群,又搭建了高效便捷的線上交流平臺,這兩個平臺提供了學員與學員之間、學員與老師之間充分交流的機會,為今后農業市場信息工作更好地開展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我用“兩個特點”和“三塊內容”總結我們小組就“如何建立市場化運作機制,推進農業信息化可持續發展”議題展開的討論情況。
“兩個特點”
特點之一:26名學員中有15名是來自基層,因此,研討內容更多是從基層視角進行的思考。
特點之二:討論十分熱烈,我們組是5個小組中較晚結束討論的。日程安排的是21:00結束,我們討論到21:40還意猶未盡。
“三塊內容”
一是問題與訴求。學員們都談到了各地運用市場化運作機制推進農業信息化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共性問題主要有:(1)政府角色問題。在推進工作過程中,具體哪些環節政府應扮演什么角色?政府與企業合作的邊界到底怎樣把控?(2)資金投入問題。資金的支持力度與投入時機?如何用好有限的資金?(3)數據統計問題。數據是工作的基石,但目前數據統計困難重重,其有效性和及時性有待加強;(4)人才隊伍問題。工作的有效推進,離不開專家技術支持和基層信息員這兩支隊伍,然而,這兩支隊伍都有待加強。訴求包括:(1)推進工作過程中,涉及多部門的協調,希望領導重視這個問題,能提供有力組織保障;(2)希望選擇一些基層試點給予項目傾斜,并加大經費支持力度,試點成功后,再全面推開,避免“撒胡椒面”的現象;(3)加大對信息員的經費支持,提升基層數據采集手段,以增強數據有效性;(4)希望主管部門搭建平臺,出臺相關激勵政策,促進專家團隊支撐基層農業信息工作,加強基層信息員隊伍。
二是各地經驗及相關思考。學員們介紹了各自市場化運作機制推進具體工作(包括12316、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完善、農業網的運維、價格監測、物聯網等)的經驗,并對如下問題進行了思考:這些成功模式能否復制?推廣障礙在哪些方面?如何破除這些障礙?
三是市場與經濟信息司楊娜處長提出的要求。楊處長全程參與了近3個小時的研討互動,并分別對省市級、區縣級相關工作提出了幾點要求,強調基層工作應把握“3個抓”——“抓下沉”、“抓特色”、“抓主體”,其中,“抓下沉”主要是“抓鄉鎮”和“村信息站”,讓村信息站充分發揮5個作用——“發通知”、“找專家”、“報情況”、“搞服務”、“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