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蘇/俄陸軍野戰防空體系的發展演變

2014-12-20 20:14:06天鷹
現代兵器 2014年12期
關鍵詞:系統

天鷹

前蘇聯時期,蘇聯對陸軍野戰防空體系的建設堪稱是不遺余力。衛國戰爭的經驗教訓以及戰后以美、英為代表的西方國家軍隊所擁有的進攻性空中力量優勢,使蘇軍深刻認識到無論是在術上還是戰役級別上,都應十分注重地面部隊野戰防空作戰能力建設。經過數十年持續不懈的努力,截止蘇聯解體前,蘇聯軍隊已經建立起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野戰防空體系。蘇聯解體后,俄羅斯陸軍野戰防空體系在編制結構、性質作用與運用原則等方面與前蘇軍并沒有本質區別,然由于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進行了多次改革和調整。雖然其編制和兵力規模較前蘇聯時期已經大幅縮減,但整體水平仍居當今世界前列。

蘇聯陸軍野戰防空體系的發展

蘇聯陸軍野戰防空作戰體系的建立和發展與蘇軍在上世紀40年代衛國戰爭中的經歷密切相關。在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初期,蘇軍由于遭受德軍突然襲擊,空軍力量損失嚴重。僅在戰爭第一天就有66個軍用機場和1200多架作戰飛機被摧毀,使德軍一舉奪取了壓倒性空中優勢。入侵的德軍裝甲集群在數千架作戰飛機的支援掩護下,迅猛突入蘇聯腹地。蘇軍地面部隊在較長一段時期因空軍航空力量不足以掌握戰場制空權,兼缺少地面防空火力掩護,不得不在極其被動和艱難的條件下與德軍苦戰,并為此付出慘重代價。同時,蘇聯軍隊在二戰期間對以美英為代表的西方國家軍隊所擁有的進攻性空中力量優勢有了充分的認識。戰后蘇軍總結戰時經驗教訓,認為無論是在戰術上還是戰役級別上,都應注重地面部隊野戰防空作戰能力建設,并為陸軍部隊大量配備多種型號的高射炮。而隨著作戰飛機進入噴氣式時代,作戰飛機的飛行速度、實用升限和機動作戰能力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老式的高射炮開始顯現出難以勝任防空作戰任務。為有效應對美國和北約戰術飛機及戰術核武器對蘇軍地面部隊的嚴重威脅,蘇聯從50年代初期開始發展防空導彈武器系統。

防空兵器的更加技術化和專業化,也使以往陸軍的編制結構難以適應軍事技術進步的要求,因而1957年7月在對白俄羅斯軍區首長司令部演習進行總結時,時任蘇聯國防部長的朱可夫元帥提出應當在陸軍部隊建立防空兵這一新的兵種。1958年6月16日,首批陸軍S-75“德維納河”(北約代號SA-2)防空導彈團組建。這是一種精度高、威力大的中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并在以后的年代有上乘表現。但是,該防空導彈系統機動性較差,難以滿足陸軍野戰防空的多方面需求。為此,蘇聯相關科研部門加緊研制機動性較強的“圓形”(北約代號SA-4)、“立方”(北約代號SA-6)、“黃蜂”(北約代號SA-8)、“甘斯肯”(北約代號SA-9)等機動防空導彈系統,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ZSU-23-4自行高炮系統,以及P-15、P-40、P-18、P-19等新式移動雷達。上述防空武器裝備于六七十年代逐漸成熟并大量裝備蘇聯陸軍防空部隊。這一時期,蘇聯陸軍在野戰部隊中基本建立起比較合理的防空部隊編制結構和體制,并逐漸形成一整套野戰防空作戰理論。

蘇聯陸軍防空兵的最大作戰編制單位為防空旅,主要配屬于戰役軍團遂行防空作戰,平時隸屬于軍區或集團軍,每個軍區和集團軍屬防空兵通常編有1~2個防空旅。自50年代后期起,戰場級的防空旅主要裝備27部SA-2、SA-4防空導彈系統,每個SA-4導彈旅并下轄3個ZU-23型23毫米雙管高炮連,每個連配備8門高炮。每個摩步師與坦克師編有1個防空團,每個團下轄5個連,每個連裝備4部SA-6或SA-8防空導彈系統。在摩步團與坦克團中編有防空連,每連配備4門ZSU-23-4型23毫米4聯裝自行高炮和4部SA-9防空導彈系統。摩步營和空降兵分隊則配備了SA-7A/B便攜式防空導彈。

軍區(戰時為方面軍)和集團軍屬防空旅最早使用的SA-2防空導彈是蘇聯于1953開始研制的第一代全天候中程、中、高空地對空導彈系統,1957年開始裝備部隊,系統包括導彈、制導雷達和其他輔助裝備。導彈彈長10.79米,彈重2375千克,動力裝置為一級固體助推器和二級液體發動機,采用 SM-63-I 固定式傾斜發射架,無線電指令制導,戰斗部為定向破片殺傷式,裝烈性炸藥118千克。該彈最大射程48千米,最大攻擊高度32千米,最小高度為1千米,速度4馬赫。SA-2防空作戰系統的基本作戰單位是防空導彈營,1個標準SA-2地空導彈營包括 6 部 SM-63-I 導彈發射架和 1 部“扇歌”雷達。根據蘇軍條令規定,標準情況下,6 具發射架對外呈六角形陣地,以道路連接;“扇歌”雷達指揮車、配電車和掩蔽指揮所部署在陣地中央,負責指揮各個發射架發射導彈。為做到早期發現空中目標,還配備1部 P-12 搜索雷達和1部 PRV-10 測高雷達,通過有線線路為“扇歌”雷達提供目標方位、速度和高度信息。每3個地空導彈營及各種勤務保障分隊組成1個地空導彈團,每3個地空導彈團組成1個地空導彈旅。SA-2防空導彈系統在蘇聯國土防空軍和陸軍野戰防空部隊中均有較大的裝備數量,能夠有效打擊遠程轟炸機和偵察機。但該導彈作戰準備時間長、操作過程復雜、進入戰位與接敵反應速度慢,在SA-4大量服役后逐步被替代。

SA-4是蘇聯于1958年開始研制的防空導彈系統,1967年裝備部隊。該導彈是蘇聯最早采用、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自行式地空導彈武器系統,導彈為兩級結構,每級安裝有運輸中可拆卸的十字翼,鰭翼為固定式,前翼為液壓動作,導彈末端捆綁4臺固體助推火箭發動機,采用雙聯裝布置在履帶發射車上,發射車底盤裝有液壓動作轉盤,可360°旋轉,最大仰角45°,可隨時從車上發射,并可采用大型運輸機空運部署。SA-4彈長8.8米,彈徑0.86米,彈重2450千克,有效射程 8~72千米,作戰高度1~27千米,飛行速度3馬赫,無線電指令與末段半主動雷達制導。SA-4具有良好的機動性,導彈發射后5分鐘發射車即可撤離,抵達新的發射陣位后5分鐘進入發射就緒狀態。每個SA-4防空導彈旅下轄3個導彈營,以發射連為最小火力單位,每營有3個發射連,每連裝備3輛導彈發射車、1部“拍手”制導雷達、4輛導彈裝填車。每個防空旅共裝備27輛導彈發射車、9部“拍手”制導雷達、4部“長軌跡”搜索雷達和1部“薄皮”測高雷達。SA-4列裝后與SA-2防空導彈一起構成高空防空作戰體系,主要用于攔截來襲的高空轟炸機及偵察機。endprint

摩步師與坦克師屬防空團配備的對空作戰武器主要為SA-6或SA-8防空導彈系統。SA-6是蘇聯50年代末研制成功的機動式全天候中近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60年代中期裝備部隊,主要用于攻擊中、低空亞音速,超音速飛機及巡航導彈。SA-6采用世界首創的固體火箭和沖壓一體化發動機,全程半主動雷達尋的制導,具有較高的命中精度。彈長5.84米 ,彈徑0.33米,彈重599千克,戰斗部采用破片殺傷式,裝列性炸藥40千克;射程5~24千米,射高60~10000米,飛行速度2.2馬赫。發射車為PT-76坦克底盤,三聯裝傾斜發射,火力密度較大,單發殺傷概率大于80%。每個防空連由1輛指揮車、1輛制導雷達車、4輛三聯裝導彈發射車、2輛導彈運輸裝填車、1輛電源車和1輛運油車組成。摩步師與坦克師屬防空團下轄5個連,共裝備20套SA-6防空導彈系統。

SA-8防空導彈是蘇聯70年代開始裝備部隊的全天候低空導彈近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技術水平比較先進,由于實現了將導彈、發射裝置、制導設備、電源等整個系統集成一輛6輪裝甲越野載車上,使每部發射車可以獨立完成目標截獲、跟蹤、打擊。火控雷達采用脈沖搜索雷達和單脈跟蹤雷達,系統反應時間為8秒鐘。發射車全重僅9噸,4分鐘可完成從行軍狀態到戰斗準備就緒,重新裝填導彈5分鐘。全車乘員3人,最大行駛速度60千米/時,具有通過各種地形的機動能力和涉水通過能力,十分適用于野戰防空。導彈彈長3.2米,彈徑0.21米,彈重190千克,射程1.5~12千米,飛行速度2.0馬赫,采用破片殺傷戰斗部,無線電近炸引信。主要用于攔截低空和超低空飛行的敵方飛機、巡航導彈及直升機。SA-8服役后全面取代陸軍先前裝備的ZSU-57-2式57毫米雙管自行高射炮,并能夠銜接SA-6與便攜式防空導彈之間的火力空隙。陸軍師屬SA-8防空團下轄5個防空連,配備5部“地滾”射擊指揮系統、2部“長軌跡”搜索雷達和1部“薄皮”測高雷達、20部發射車,每連由連指揮部、4個發射排、及射擊指揮班和裝彈班組成,配備4輛發射車和1部“地滾”射擊指揮系統。

摩步團與坦克團編制的防空連每連配備4門ZSU-23-4型23毫米4聯裝自行高炮和4部SA-9/SA-13防空導彈系統。ZSU-23-4自行高炮于60年代初開始裝備蘇軍,采用PT-76水陸坦克底盤,車體為鋼裝甲全焊接結構,車內有三防裝置,戰斗全重約20.5噸。車長6.49米,寬3.08米,高2.63米,乘員4人,包括車長、駕駛員、搜索瞄準手和測距手。該型高炮是世界上最早將雷達系統集成到自行高炮的車型之一,車載雷達可自動搜索、跟蹤目標,并測定目標的距離、高低和方位角,系統反應時間7秒。主要武器為4管AZP-23型23毫米高射機關炮,初速930米/秒,有效射程2~3千米,最大射高5.1千米,方向射界360°,高低射界-4~85°,單管最大射速達850~1000發/分;使用彈種包括曳光殺傷爆破彈和曳光穿甲彈,彈藥基數2000發。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ZSU-23-4自行高炮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自行防空火炮。

SA-9(又稱“箭”-1)防空導彈是蘇聯研制的輕型自行式全天候高機動低空近程地對空導彈武器系統,其導彈和火控等全部設備都裝在1輛BRDM-2型水陸兩用輪式裝甲車上,每輛發射車在炮塔兩側各配有一組雙聯9M31導彈。導彈彈長1.8米,彈徑0.12米,破片殺傷戰斗部,配近炸引信,被動紅外制導,飛行速度2馬赫,可攻擊高度為15米至4500米的空中目標。導彈采用密封包裝,行軍和運輸時可將裝有導彈的發射架后折放在車體后部。車上并配有夜視儀,以便夜間作戰。載車最大公路行駛速度90千米/時,最大水上行駛速度8~9千米/時。其主要任務是為配屬部隊提供跟進掩護,打擊突然出現的低空飛機。行進期間通常跟進在團部附近,進攻作戰時在距前沿1~3千米處展開,與ZSU-23-4式自行高炮配合掩護沖擊隊形;防御時配置于團指揮所或二梯隊營附近。該型防空導彈能夠有效對付低空亞音速飛行的作戰飛機、直升機及巡航導彈等多種目標。每個SA-9導彈連包括1輛指揮車、1輛安裝被動探測系統的發射車、3輛普通發射車。雷達信號被動探測系統是9S16,由安裝在載車四周的4根探測天線組成,實現360°全向覆蓋,提供空中目標告警并可輔助光學觀瞄設備截獲、鎖定敵機。

70年代中后期,蘇聯陸軍團屬防空連開始換裝“金花鼠”(北約代號SA-13)近程防空導彈。實際上,SA-13防空導彈是SA-9防空導彈的改進升級型,換裝了技術性能更高的“箭”-10型防空導彈。該導彈采用了新式固體火箭發動機和雙波段紅外導引頭,導引頭靈敏度高,使作戰空域增大,抗紅外干擾能力更強,并具有發射后不管能力。SA-13外形與SA-9相似,但采用了履帶發射車,越野性能更好,導彈發射箱也比SA-9略長,發射架底座有所增大,并在2對導彈發射箱之間增加1部測距雷達。系統自動化程度更高,整個系統只需1人操縱。SA-13系統也可以發射SA-9的“箭”-1導彈。

營級防空武器主要為SA-7A/B便攜式防空導彈。SA-7(蘇聯稱“箭”式)防空導彈為蘇聯60 年代初研制的第一種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1966年開始裝備部隊,彈長1.35米,直徑70毫米,彈重9.2千克,采用紅外尋的制導,戰斗部為破片殺傷式戰斗部,重3千克,最大射程10千米,最小射程1千米;最大作戰高度4千米,最小50米,速度2馬赫,采用單兵肩射或車載發射。動力裝置為固體助推發動機和雙推力固體主發動機,可用于對付低空和超低空的噴氣式飛機、螺旋槳飛機以及直升機,對直升機威脅尤其大。早期SA-7紅外導引頭的靈敏度較低,只適合對敵機實施尾追攻擊,并易受紅外誘餌、太陽光等干擾,因而服役后蘇聯研究部門繼續對其進行了改進。改進型包括SA-7A(“箭”-2)和SA-7B(“箭”-2M)。改進型在導引頭上增加了紅外濾波器和弱紅外輻射跟蹤裝置,提高了抗誘餌和紅外信號干擾能力,紅外探測器的靈敏度也得到提高,使導彈截獲目標的距離增加40%以上;增加了敵我識別裝置,安裝了目標自動截獲裝置,使目標捕捉、測定和導引頭控制實現了自動化;提高了在復雜環境中的快速反應能力,采用了新型發動機,導彈長度增加到1.44米,發動機的重量增加了0.65千克,飛行速度達500米/秒,最大射程增加到4200米,最大攻擊高度也有所增加。SA-7防空導彈通常以班為火力單位配屬于陸軍分隊、炮兵分隊和地空導彈分隊,主要用于掩護前沿部隊,可以單兵攜帶隨步兵推進,也可以裝在越野車上伴隨摩托化部隊機動,戰斗發射方式靈活,采用立姿和跪姿兩種狀態進行射擊,對各種地形適應性較強。endprint

80年代,蘇聯陸軍防空部隊開始陸續裝備S-300V(北約代號SA-12)、“山毛櫸”(北約代號SA-11)、“道爾”(北約代號SA-15)等新一代防空導彈系統,“通古什卡”彈炮結合防空系統及“箭”-10等第二代便攜式防空導彈;并裝備9S15M“搜索”-3、9S19M2“姜”、9S18“圓頂”、1L13“天空”-SV、39N6“卡斯塔”-2-2等新型防空雷達和MP-02、MP-06司令部首長指揮車、MP-22、MP-23、MP-25、PORI-P1、PORI-P2以及“田野”-D1、“田野”-D4等戰術自動化指揮系統。

被北約稱為SA-12的S-300V是蘇聯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并開始裝備的機動式全天候型高空、遠程地空導彈系統,有Ⅰ型和Ⅱ型兩種型號,創造性地將2種不同射程及射高的防空導彈集成到一個武器系統中。兩種導彈使用通用底盤的履帶式發射車,作戰時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指揮控制。Ⅰ型導彈彈長9.918米,Ⅱ型7.8米,彈徑0.715米;Ⅰ型彈重4.69噸,Ⅱ型2.318噸;Ⅰ型最大飛行速度2400米/秒,Ⅱ型1700米/秒;射程6~100千米,射高0.025~30千米,推進裝置為1臺固體火箭助推器和1臺固體火箭發動機。前者主要用于攔截戰術彈道導彈,兼具有反飛機能力,后者主要用于攔截飛機和巡航導彈,兼具反近程戰術彈道導彈。S-300V配用的導彈采用串、并聯復合制導體制,初段采用程序控制、中段采用慣性制導+指令修正制導、末段采用半主動雷達尋的制導,確保了全程精確制導。這兩種導彈的機動過載都高達20g,采用定向破片殺傷戰斗部,無線電近炸引信,單枚導彈殺傷概率80%~86%;可有效攔截包括高速飛機、巡航導彈乃至戰術彈道導彈等各種高速目標。S-300V服役后主要裝備方面軍和集團軍屬防空旅,計劃逐步替代先前裝備的SA-2和SA-4防空導彈。1個典型的S-300V防空旅由3個營組成,每個營包括1個營部連和4個發射連。營部連裝備1輛9S457型指揮所車、1部9S15M型“廣告”預警雷達和1部9S19M2“高屏”扇掃雷達。每個發射連裝備1部9S32“柵盤”火控雷達、2輛2聯裝9A82型運輸-起豎-發射和照射雷達發射車、1輛9A84型再裝填/運輸-起豎-發射車、4輛四聯裝9A83型照射發射車。上述所有裝備都安裝在履帶車底盤上,具有全機動作戰能力,可隨機械化部隊開進,并根據戰場形勢的變化隨時轉移陣地,系統展開、撤收時間僅為5分鐘,目前仍屬世界最先進的防空導彈系統之一。

北約代號SA-11的“山毛櫸”是SA-6地空導彈系統的后繼型,為中低空、中近程機動式防空武器系統。其底盤為ZSU-23-4自行高炮的改進型,導彈采用四聯裝,戰斗全重16噸,乘員4人。彈長5.55米,彈徑0.4米,彈體中段裝有4片長弦短翼展控制翼面,尾端4片截短三角翼形活動控制舵面,采用殺傷爆破式戰斗部,無線電脈沖近炸引信;制導方式為無線電指令修正加末段雷達尋的制導。其有效射程3~35千米,射高0.015~22千米;主要用于對抗敵方反輻射導彈、巡航導彈以及30~15000米高度上的亞、超音速飛機等目標。SA-11防空導彈使用9S18 /9S18M1“雪堆”搜索雷達,該雷達安裝在與導彈發射車同樣的底盤上,最大探測距離85千米,能夠探測35千米距離遠100米高度的飛機和10~20千米距離更低高度的空中目標。“雪堆”雷達還可從“匙架”旅級預警雷達獲得早期預警信息。采用H/I波段的跟蹤制導雷達則安裝在每部運輸-起豎-發射-雷達車上,可同時制導3枚導彈攻擊一個目標。該型防空導彈服役后逐漸取代SA-6,裝備坦克師和摩步師屬防空團,每團轄5個發射連,全團裝備20部發射車。

北約代號SA-15的“道爾”是蘇聯80年代研制成功的新一代近程地空導彈系統,也是世界上同類地空導彈系統中唯一采用三坐標搜索雷達、采用垂直發射和能夠同時攻擊兩個目標的全自動、全天候、先進近程防空系統。整個系統包括1部三坐標多普勒搜索雷達、1部多普勒跟蹤雷達、1部電視跟蹤瞄準設備和8枚9M330導彈,集成在1輛由GM-569改裝的中型履帶裝甲運輸車上。戰斗全重34噸,車長7.5米,寬3.3米,高5.1米(雷達豎起),最大速度60千米/時,乘員3人。系統搜索雷達最大探測距離25千米,可對48個來襲目標自動做出判斷,并跟蹤其中10個目標。系統跟蹤雷達可引導導彈攻擊2個目標,反應時間5~8秒。8枚9M330導彈被垂直裝在2個模塊式4聯裝發射筒內,該型導彈采用鴨式氣動布局和大功率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制導方式為無線電指令/主動雷達制導。導彈全長2.9米,彈徑0.23米,翼展0.5米,彈重165千克,射程1.5~12千米,射高10~8000米,最大速度850米/秒,機動過載30g,彈頭為15千克破片殺傷式戰斗部,可有效攻擊低空來襲的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巡航導彈等各種小型空中目標,單發命中概率大于70%。其最新改進型為9K331“道爾”-M1,戰技性能有進一步提高。“道爾”野戰防空導彈系統既可以獨立作戰,也可多輛協同作戰;可在行進中進行搜索,具有較高的野戰機動性能,服役后用于替代先前裝備的SA-8,基本戰斗單位為導彈發射連,每連裝備4輛導彈車、1部指揮車及多領導彈運輸裝填車、修理車和測試車。

“通古什卡”防空系統(北約代號SA-19)是蘇聯研制的第一種彈炮結合防空系統,其搜索、跟蹤、光學瞄具、導彈和火炮同車裝載,采用T-72坦克變型底盤,可伴隨坦克、機械化部隊作戰。車長 7.93米,寬3.236米,高3.356米(雷達折疊)、4.021米(雷達起豎),最大速度 65千米/時(公路)、25千米/時(越野),戰斗全重34噸。雷達搜索距離18千米,跟蹤距離13千米,系統可在無線電干擾和光電干擾下正常工作。火炮為2門2A38M30型30毫米速射炮,射程200~4000米,射高 0~3000米,單門射速1950~2500發/分,備彈1900發,方向射界60°。配備8枚9M311(北約代號SA-19)導彈,彈重42千克,射程2500~8000米,射高15~3500米,飛行速度600~900米/秒,觸發/近炸引信。“通古什卡”防空系統火力密度大、殲毀概率高,其火炮殲毀概率為60%,導彈殲毀概率為65%,系統綜合殲毀概率85%。該炮于80年代中后期開始裝備蘇聯陸軍團屬混成防空連,主要用于保護摩托化部隊和坦克免遭敵直升機、戰斗機和巡航導彈的攻擊,必要時也能用于打擊地面輕型裝甲目標和敵方有生力量。endprint

在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方面,蘇聯陸軍在七八十年代后先后換裝了“箭”-3(北約代號SA-14)、“箭”-10、“針”系列(北約代號SA-16/18)等新一代單兵防空武器。“箭”-3型防空導彈為“箭”-2(SA-7)防空導彈的改進型,1974開始服役,生產代號9K34,主要用于前沿防空,對抗低空飛行的攻擊機和直升機。該導彈彈長1.35米,直徑0.07米,發射重量10千克,動力裝置為固體助推發動機和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紅外尋的制導。由于采用了數字式信號處理系統,具備尾追和迎頭攻擊能力,并提高了抗紅外干擾能力,縮短了反應時間;最大有效射程4000米,飛行速度1.4馬赫。“針”-1便攜式防空導彈(北約代號SA-16)于1981年裝備蘇軍,導彈型號9M313。由于在導彈的外形布局、制導控制、動力裝置、作戰系統等很多方面采用了新的技術和設計,提高了快速反應、反干擾和生存的能力,擴大了作戰空域,簡化了射擊操作程序,提高了毀傷概率。該系統增加了無線電目標指示和接收裝置,可顯示12.5千米范圍內的空情,采用了雷達應答裝置,可有效地區分敵方和己方的飛機,射手可一次對4個目標進行測定,選擇其中威脅最大的目標進行射擊。戰術技術指標均較同屬第二代的“箭”-3先進。彈長1.55米,彈徑0.072米,飛行速度 2.0馬赫,最大射程達5200米。“針 ”9K38 短程防空導彈(北約代號SA-18)是一種全新的導彈系統,采用了更先進的雙通道紅外導引頭,可識別作戰目標發射的各種紅外假目標,以對付信號彈、閃光彈和調制式紅外干擾等多種干擾,因而抗紅外干擾能力較強,是迄今為止最優秀的短程防空導彈系統之一。有便攜式、車載式和直升機機載式等多種,1983 年裝備服役。彈長1.67米,彈徑0.072米,攻擊距離500~5200米,作戰高度100~3500米,可迎面和尾追攻擊各種低空和超低空目標,殺傷概率15%~60%。

從蘇聯陸軍野戰防空部隊裝備特點看,陸軍各級部隊裝備了數量巨大的多種防空導彈和高炮,構成了遠、中、近程及高、中、低空相結合的嚴密火力配系。蘇軍將各型防空武器系統分散配置在寬大縱深內,要求地面防空火力從最前沿空域開始部署,一直延伸到縱深40~150千米空域,實現梯次防御配置,使之能夠多層面、多梯次對來襲目標進行攔截。并且其防空武器系統大部分為自行式,可全天候、全天時伴隨坦克、摩步部隊行進,掩護和協同主戰坦克、步兵戰車及自行火炮作戰。蘇聯陸軍野戰防空作戰指導思想強調以強大的防空火力全高度、全方位抗擊敵空襲兵器,各火力單元除能夠運用單套防空系統發射多枚導彈對目標進行攔截攻擊外,更注重在統一的指揮下,多套防空系統協同作戰。蘇軍尤其強調戰時采取可靠的通信指揮實現強大的火力集中,對來襲目標實施飽和攻擊。同時力爭與空軍及國土防空軍進行相互支援協同,以更有效地消滅各種來襲目標。

盡管陸軍野戰防空與國土防空軍在任務上有所區別,但同屬整個蘇聯防空體系的組成部分。蘇軍要求兩者之間保持密切的協同,相互支援,以更有效地應對現代空中威脅。戰時,航空兵負責外圍防空作戰,當需要航空兵進入地面防空部隊空域時,則劃出空中走廊。但蘇軍認為,有效運用防空導彈為代表的現代防空武器比使用殲擊機具有更高的效費比。1枚防空導彈通常只有數萬至數十萬美元,而1架現代殲擊機則至少要花費數千萬美元。即使對一個來襲目標實施飽和攻擊,以4枚導彈消滅一個目標計,所花費也不過數十萬至上百萬美元。在冷戰時期,許多裝備蘇制防空導彈及自動高炮的第三世界國家都有出色的戰績。特別是在蘇聯支持的幾次中東戰爭中,采用蘇式野戰防空體系的埃、敘等國軍隊曾令善戰的色列空軍付出幾乎難以承受的沉重代價。截止蘇聯解體前,蘇軍陸軍所裝備的防空導彈系統與西方國家軍隊的防空導彈在性能方面雖然大致相當,但在裝備數量上則大大高于對方,為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野戰防空體系。

俄羅斯陸軍防空體系的演變

蘇聯解體后,1992年5月7日,根據俄首任總統葉利欽“關于組建俄羅斯武裝力量”的命令,俄陸軍防空部隊完成重新組建。這支建立在蘇聯陸軍防空部隊基礎上的防空力量繼承了蘇軍型號眾多、數量巨大的作戰裝備。根據同期相關資料,俄陸軍防空部隊這時至少擁有SA-4防空導彈系統約500套、SA-6和SA-8系統各約400套、SA-9系統約200套、SA-11系統250套、SA-12系統100套、SA-13系統350套、SA-15系統100套以及數量不詳的2S6M“通古什卡”-M1彈炮一體防空系統等。不過,獨立后的俄羅斯隨即陷入較長一段時期的嚴重經濟困境,使之根本無力維持其繼承自蘇聯的龐大軍事遺產。此后幾年,由于國家軍費開支極度緊張,俄軍被迫對其國防力量構成內幾乎所有軍、兵種的兵員和裝備進行了大幅度裁減,俄軍總兵力在短時間內削減了50%以上。劇烈的裁軍風暴無疑使包括國土防空軍和陸軍野戰防空部隊在內的俄軍防空作戰能力受到極大削弱。盡管俄軍高層在裁軍過程中多次聲稱,只是削減那些超出保障基本國防安全不必要維持的軍力規模。然而,這種由于國家經濟急劇轉軌導致軍費極度拮據,從而使軍隊被動而非經過嚴格論證后實施的猛烈裁軍行為,實際上不可避免地給軍隊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混亂,并進而對國家的國防安全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為此,俄軍高層也一直在以種種努力,力圖通過對兵力結構進行改革來保障裁軍后的基本國防能力。

1993年,俄軍頒布了《俄聯邦組建防空組織》這一法規性文件。根據該文件精神,俄軍計劃組建新的統一的“空天防御”系統,從而將先前空軍、防空軍、陸軍、海軍和空降兵所屬的防空兵力裝備進行集中,并強調今后擔負國土和軍隊防空作戰任務的陸軍和海軍防空部隊必須接受俄防空軍總司令指揮。應當說,俄空天防御作戰理論和對防空作戰體系進行改革的措施,很大程度是基于對1991年海灣戰爭外軍的經驗教訓,以及對當代戰爭形態的信息化趨勢進行充分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海灣戰爭期間,美國空中力量對伊拉克全境所實施的殲滅性空中打擊和伊拉克軍隊曾在戰爭期間大量使用彈道導彈,使俄高層認為只有建立高效和統一的“空天防御”系統,才能有效對抗敵在現代戰爭實施的空天進攻。并且,這樣也有利于以較低限度和合理的兵力規模達到保障國防安全基本需求的目的。然而,對于當時信息化裝備技術條件下的俄陸軍和海軍基地而言,如果不能同時實現自己編成內時刻掌控可靠的防空作戰兵力和裝備是無法接受的。因而,俄組建統一的組建“空天防御”系統計劃因陸軍和海軍的抵制在以后幾年內實際上被擱置。endprint

1997年12月31日,俄國防部發布《關于完善對俄軍隊防空指揮》的命令,將陸軍防空部隊、海軍岸防部隊、空降兵防空部隊以及最高統帥部預備隊的防空部隊整合為軍隊防空兵。但俄軍的防空和國土目標防空仍分別由陸軍和空軍負責,并由此形成了兩個互相獨立的防空組織指揮體系。在俄防空軍和空軍合并后,擔負國內目標防空作戰任務的俄羅斯空軍防空作戰實力也已無法與蘇聯時期相提并論。防空雷達站數量由蘇聯時期的2000多個減少到目前的幾百個,覆蓋面積縮減至原先的1/23,對本土2/3的領空失去監視能力。防空殲擊機數量嚴重不足,并急需更新換代;防空導彈部隊數量由蘇聯時期的150個減少到30個,并且約有80%的防空導彈接近甚至超過使用壽命期,急需大修和更換。俄軍在總結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先后發生的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等局部戰爭經驗教訓時認為,隨著空天武器裝備的迅猛發展及其作戰使用的日臻完善,西方發達國家軍隊在戰爭初期已經不再將防空作戰能力較強的陸軍部隊列為首選空襲目標,而是將大量使用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先進作戰飛機、無人機等對國家政治、軍事、經濟中心及其它國家重要戰略目標發動攻擊,以奪取戰爭初期的戰略主動權。倘若戰時俄防空力量無法對首都及其他國家重要戰略目標進行有效保護的話,俄軍必定將在戰爭初期喪失戰略主動權并陷于被動挨打的不利局面。因而,俄軍及時將先前以對抗敵作戰飛機為主的傳統防空作戰方式轉變為既能對抗敵作戰飛機和無人機,也能防御敵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空天防御作戰方式。而面對目標防空作戰力量的削弱及空軍防空部隊作戰能力急劇下降的嚴峻形勢,則需借助其陸軍防空力量,以加強對國內重要戰略目標防空作戰的實力。

2003年,俄軍頒布《俄組建空天防御系統》草案,“空天防御”系統計劃重新啟動,為新時期防空作戰理論中注入了新內涵,明確了空天將是今后從事軍事斗爭最重要和密不可分的領域。“空天防御系統不僅關系到戰爭初期結局的成敗,甚至關系到整個戰爭結局的成敗。在未來的戰略性空天防御戰役中,俄空軍總司令將對空軍、航天兵、陸軍、海軍和空降兵等組成的‘空天防御作戰實施集中統一指揮”。為滿足新時期空天防御作戰的需求,2005年起,俄開始將防空部隊劃歸空軍指揮,著手組建空天防御系統。2006年4月5日,俄安全會議在正式通過了空天防御系統2016年前及此后的發展構想。根據構想,擔負此項任務的軍隊集團,其戰斗編成與數量編成、作戰能力、戰斗準備程度和戰斗值班強度,應與現有和未來的空天襲擊威脅相適應。為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為導彈襲擊預警系統、反導防御系統和太空監視系統,以及火力及功能性毀傷系統,偵察、通信和自動化指揮系統裝備最新型的設備。2008年1月1日,俄軍將擔負軍隊防空作戰任務的遠東軍區、西伯利亞軍區和列寧格勒軍區直屬防空導彈旅和直屬雷達旅,正式納入擔負國土目標防空作戰任務的俄空軍空防集團軍指揮編制體制,從而使俄羅斯軍隊防空作戰指揮體制向集中統一邁進了一步。

然而,發生在2008年8月的俄格軍事沖突,使俄軍內部有機會對陸軍野戰防空力量的地位和作用冷靜地進行了重新審視。在這場短時間和有限規模的軍事沖突中,盡管俄軍以壓倒性兵力優勢擊敗了格軍,但暴露出的問題也相當嚴重。由于情報準備不足,俄軍沒有準確掌握格魯吉亞空軍現代化改裝后的蘇-25強擊機已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和一定電子對抗能力的真實情況,因而沒有制定使用空軍蘇-27和米格-29殲擊機攔截格空軍蘇-25強擊機的作戰計劃。結果,參戰的俄第58集團軍和南奧塞梯軍隊作戰能力有限的防空部隊事實上沒能阻止格空軍蘇-25強擊機對戰區地面目標的空襲。反而是格軍地面防空部隊在交戰初期使用從烏克蘭引進的SA-11防空導彈系統,在軍事沖突的頭三天就擊落俄空軍1架圖-22M偵察機和3架蘇-25強擊機。在8月8日—8月10日雙方交戰最激烈的3天時間里,格空軍的蘇-25強擊機一度占據了戰場上空的空中優勢,對俄地面部隊實施了有效的空中打擊。同時在沖突爆發后的5天時間里,俄軍沒有出動一架無人機升空遂行軍事任務,反而是格魯吉亞軍隊頻頻使用無人機遂行空中偵察等任務,少量格空軍強擊機和無人機對地面火力的引導竟然使俄軍地面部隊在這場短促沖突中損失坦克達數十輛。這對于一支曾經擁有世界最強大陸軍野戰防空體系的軍隊而言,簡直是難以想象的。

為此,俄前任國防部長伊萬諾夫指出:“我們必須改變什么是現代戰爭和如何在現代戰爭中取勝的觀念。在現代戰爭中,以無人機為主導的空中作戰力量將是‘非接觸戰爭的主要偵察和打擊力量,并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些迄今為止仍指望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坦克突擊作戰樣式取得現代戰爭勝利的人應該懸崖勒馬了。”在認真總結這場短促戰爭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俄軍再度調整了對其軍隊防空作戰體系的新一輪軍事改革方向。2008年12月25日,俄陸軍軍隊防空兵主要官員米哈伊爾·克魯什宣稱:“俄陸軍防空部隊將不再歸屬俄空軍編制體制,仍然歸屬陸軍編制體制。同時,俄陸軍總司令部決定將以陸軍防空部隊為基礎,組建軍區{聯合戰略司令部)統一的防空系統”。隨著陸軍防空部隊重新劃歸陸軍指揮,俄陸軍防空部隊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截止2008年底俄軍啟動最新一輪軍事改革前,俄陸軍擁有總兵力約34.8萬人,編為6個軍區、1個戰役戰略集群、8個集團軍司令部、2個軍司令部。其戰役防空力量一級編有19個防空導彈旅,這些防空導彈旅有的屬于軍區(戰時稱方面軍),有的隸屬于集團軍(或戰役集群),基本上每個軍區下轄2~3個防空導彈旅,每個旅裝備SA-4防空導彈發射車27部,或SA-11防空導彈發射車24部,或SA-12(S-300V)Ⅰ/Ⅱ防空導彈發射車72~96輛。在戰術兵團一級,還有約28個摩步(坦克)師屬防空導彈團(或獨立防空團)和100多個(獨立旅)屬防空導彈/炮營。每個摩步師和坦克師通常編有1個防空導彈團,裝備SA-6/SA-8/SA-15防空導彈發射車20輛;少數摩步師還編有1個高炮團,裝備S-60式57毫米高炮24門。摩步團和坦克團均編有1個防空連,裝備ZSU-23-4式23毫米自行高炮4門(或“通古什卡”彈炮合一系統6套)、SA-13防空導彈發射車4輛、便攜式防空導彈發射器27具。摩步營編有1個防空導彈排,裝備SA-18“針”系列便攜式防空導彈發射器9具。根據同期相關資料,俄羅斯陸軍防空兵擁有的各種地空導彈發射架仍有約2500部,便攜式防空導彈發射器數千件。endprint

2008年,俄軍開始全面推進“師改旅”的改革舉措,戰役軍團一級撤消了戰役戰略集群、集團軍司令部和軍司令部的編制,轉而組建了7個“戰役司令部”,從而使俄陸軍兵力規模進一步精減至27萬人。同時,對戰役防空力量也進行了精減,原有的19個防空導彈旅被削減至7個,基本上每個“戰役司令部”配屬1個防空導彈旅。原有的28個師屬防空導彈團和100多個防空導彈/高炮營也被整編為90余個合成旅屬防空導彈/高炮營。然而僅僅過了1年多,有俄高層官員又在2010年下半年指稱,撤消集團軍是一個錯誤,遂又開始全面恢復改革之前的集團軍編制,使俄陸軍集團軍的總數恢復至10~11個。與此調整相適應,俄陸軍在2011年又補充組建了3個防空導彈旅,從而使目前俄陸軍防空導彈旅的數量又達到了10個。軍事改革后,俄陸軍防空部隊基本淘汰了SA-4“圓形”、SA-6“立方”等第一、二代防空導彈系統。優化后的俄陸軍野戰防空武器裝備主要由SA-12(S-300V)、SA-11“山毛櫸”-M1-2和“山毛櫸”-M2、SA-15“道爾”-M1、SA-8“黃蜂”-AKM、SA-19“通古什卡”-M1、最新研制成功的“鎧甲”-S1、以及北約代號SA-16/18的“針”、“箭”-10M3等防空導彈系統組成。

方面軍屬防空導彈旅負責擔負戰區及重要目標的防空掩護任務,主要裝備S-300V1、S-300V2和S-300V3即(“安泰”-2500)系列遠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射程100~200千米,具有反彈道導彈和反飛機目標一體化作戰能力,可在強電子干擾環境下對抗大規模空襲。通常每個防空導彈旅下轄3個營,每個營包括1個營部連和4個發射連,每營配備1套9S457-1防空作戰指揮所、1部9S15圓周搜索雷達和9S19扇掃雷達,每個發射連配備1部9S32-1多頻道相控陣制導雷達、2輛9A82兩聯裝導彈發射車、4輛9A83四聯裝導彈發射車和40枚待發導彈。根據發射車類型的不同,1個防空導彈旅裝備的標準導彈數量為96~192枚。集團軍屬防空導彈旅負責戰役縱深內部隊和重要目標的防空掩護任務,主要裝備“山毛櫸”系列中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最大射程36~50千米。具有在強電子干擾環境下對付各種戰術和戰略飛機、無人機及巡航導彈大規模空襲的作戰能力。每個防空旅下轄4個導彈營,每營配備1套9S470MI-2指揮所、1部9SM18M1-1目標搜索雷達、6部9A310M1-2四聯裝導彈發射車。全旅共裝備9A310M1-2四聯裝導彈發射車24輛,配備導彈數量192枚。

合成旅屬防空營主要負責為隨行機械化部隊提供高效的伴隨防空掩護能力。俄軍在實行師改旅后,每個摩步旅/坦克旅都編有1個防空導彈營或1個防空導彈/高炮營。其中,防空導彈營主要裝備“道爾”-M1野戰防空導彈系統。每個營編有3個防空導彈連、1個指揮排、1個技術保障排;每連裝備“道爾”-M1防空導彈發射車4輛,全營共12輛,主要任務是為機械化部隊提供高機動的近程、中低空伴隨防空掩護,最大防空掩護火力半徑10~12千米。而防空導彈/高炮營則主要擔負末端、低空的防空掩護任務,每個營編有2個防空導彈連和1個防空導彈/高炮連,其中1個防空導彈連裝備“箭”-10M3/4防空導彈發射車6輛,另1個防空導彈連裝備36部“針”式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防空導彈/高炮連裝備“通古什卡”-M1或“鎧甲”-S1彈炮一體防空車6輛,最大防空火力半徑8~10千米。

從上述看,俄羅斯野戰防空體系仍以地空導彈為主,總體編制結構、性質作用與運用原則與前蘇軍相比并沒有本質區別,但根據形勢的變化做了一定調整和改進。從方面軍到營以下分隊均裝備有不同型號、適合不同需要的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構成多層次、多種武器覆蓋遠、中、近空域和高、中、低空相結合的密集防空火力配系,具有射程0.5~200千米、射高0.01~30千米的防空反導作戰能力,整體水平仍居當今世界前列。雖然編制和兵力規模較蘇聯時期已有大幅縮減,但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

與美歐等西方技術發達國家相比,俄羅斯軍隊在防空預警技術方面相對落后,可以說是其防空作戰的薄弱環節。俄軍認為,戰場感知能力對于以射擊為主要作戰手段的防空部隊而言尤其重要,陸軍防空部隊應當具有對整個戰場實現全天時、全天候、全方位和超視距的觀察、監視能力。近年來,俄軍尤其注重預警衛星、預警機、預警雷達和指揮控制系統的整體配套建設,已經形成一個覆蓋范圍廣,探測精度高、預警時間長、反應迅速的預警探測網和自動化程度很高的指揮控制系統,從而使俄陸軍防空部隊基本實現了目標觀察網絡化、信息處理實時化和作戰指揮的自動化。通過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歷次世界局部戰爭的分析研究,俄軍認為,采用多種發射平臺、大規模使用各種遠程精確制導武器以及大量出動各種先進戰機突然實施防區外非接觸打擊將是今后高技術戰爭的主要作戰方式。面對當今最先進的空襲兵器、戰法、及其功能配套的強大空襲作戰體系,俄軍需繼續加緊防空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和綜合運用各種防空武器完善和發展強有力的防空作戰體系,以適應21世紀防空作戰的需要。

(編輯/王路)endprint

猜你喜歡
系統
Smartflower POP 一體式光伏系統
工業設計(2022年8期)2022-09-09 07:43:20
WJ-700無人機系統
ZC系列無人機遙感系統
北京測繪(2020年12期)2020-12-29 01:33:58
基于PowerPC+FPGA顯示系統
基于UG的發射箱自動化虛擬裝配系統開發
半沸制皂系統(下)
FAO系統特有功能分析及互聯互通探討
連通與提升系統的最后一塊拼圖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一德系統 德行天下
PLC在多段調速系統中的應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www.av男人.com| 天堂亚洲网|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97久久精品人人| 日韩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色视频国产| 久久久成年黄色视频| 亚洲黄色激情网站|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1024精品| 久久黄色毛片| 色婷婷久久|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二级特黄绝大片免费视频大片| 中文字幕资源站|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亚洲国产系列| 国产aaaaa一级毛片|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奇米777| 久草中文网|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永久在线播放|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四虎AV麻豆|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伊在人亞洲香蕉精品區|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欧美一级高清片久久99|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综合一区国产精品| 欧美有码在线|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久久|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国产在线第二页| 欧美一区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日本在线国产| 亚洲色图在线观看| 91亚洲免费|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免费aa毛片|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五月六月伊人狠狠丁香网|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纯品|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青青操国产视频| 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狼人色|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中日韩欧亚无码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