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祝文琪


▲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主任王鋒(左四),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楊秀文(左三),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左五),上海市奶業行業協會會長、光明食品集團副總裁莊國蔚(左二),上海牛奶集團監事長沈敏惠(左一),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喬綠(右一)等領導啟動論壇
2014年9月4~5日,第五屆南方奶業論壇在江蘇大豐隆重召開。論壇由上海牛奶(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上海牛奶(集團)海豐牧場、上海鼎牛飼料有限公司、上海牛奶集團技術中心、上海荷斯坦奶牛科技有限公司承辦,論壇以“激揚壯思?迎接挑戰?共贏天下”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牧場、奶業集團、知名企業負責人,以及國內外專家、領導和媒體代表500 余人參會。
上海牛奶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沈偉平致歡迎辭,他希望能夠通過此次論壇解決進口奶粉沖擊國內市場的難題,能夠化解我國飼料和人工成本不斷上升的難題,能夠突破奶牛養殖現存的瓶頸和困難。
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楊秀文,上海奶業行業協會會長、光明食品集團副總裁莊國蔚,上海市畜牧辦主任李建穎,江蘇省大豐市副市長黃正桂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楊秀文在致辭中提出了四點關于迎接挑戰、共贏天下的思考:一是加強奶源基地建設,但要考慮建設規模;二是從各方面入手提高奶牛單產,最終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省會效益共贏;三是提振公眾信心;四是行業要加強自身修煉,視產品質量為生命,并避免產品同質化。
莊國蔚表示,上海牛奶集團作為理事長單位發起和成立了上海優質原料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上海牛奶集團還創立了院士工作站。這意味著,今后奶牛養殖的高精尖技術將會更多地匯集并注入牛奶集團,對上海奶業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建穎談到,受散養戶退出、牛肉價格上漲影響,2013年我國奶牛存欄量和牛奶產量降幅分別達10%和6%左右。但上海奶牛存欄量和牛奶產量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有小幅增長。2013年上海奶牛存欄3.37 萬頭,同比增長1.5%,其中成乳牛3.9 萬頭,同比增長1.2%,牛奶總產量33.4 萬噸,增長4.4%;成乳牛年平均單產8 702 千克,同比增長3.9%,成乳牛年均單產最高的奶牛場達到11 024 千克。2014年上海成乳牛年平均單產預計可于達到9 000 千克,創歷史最高水平。另外,上海的奶牛養殖已實現100%的適度規模和標準化養殖,100%參加了生產性能測定和良種登記,100%實施機械化擠奶、全程冷鏈質量控制、按質論價,100%實行特定疫病的強行免疫和日常的監測。

▲海豐二期工程萬事俱備等牛來

黃正桂副市長在致辭中介紹到,近年來,江蘇省大豐市將奶業作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著力點,努力打造華東地區有影響力的奶業基地。目前,全市建有奶牛場3 家,存欄奶牛1.11 萬頭,海豐奶牛場二期工程即將完工,將新增奶牛1.3 萬頭。
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主任王鋒作了題為“我國奶業轉型升級加快,進入關鍵發展期”的主題報告。在報告中王鋒主指出了當前我國奶業正在發生的十大變化,以及面對的機遇和挑戰。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李松勵博士、上海荷斯坦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慧亭,海豐牧場繁殖團隊、先馬士奶牛繁殖與AI專家布萊恩?肖,上海外高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陳志飛,吉林農業大學教授甄玉國等專家和領導分別作了專題報告。其中,宋慧亭總經理的觀點得到了眾多代表的響應,他對今后我國奶業的走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并表示不管奶業如何演變,我們都需要有個選擇,“要么快速地死去、要么精彩地活著”。至于怎樣實現精彩地活著,他提出了自己的四點想法,概括成八個字即是:產量、質量、管理、經營。

大會還開設了規模化奶牛場營養配方師論壇,規模化、標準化奶牛場俱樂部論壇,奶牛新技術發布會,并安排了與會代表參觀海豐生態奶牛養殖示范基地二期工程。該項目是上海牛奶集團在海豐萬頭牧場一期的基礎上設計建造的。基地設計存欄奶牛13 000頭,其中成乳牛7 000 頭,總投資6 億元。奶牛場在中央控制管理、TMR飼料配制設備、糞污循環、牛舍水沖、氣泡式發酵、轉盤擠奶、開啟式屋面、軌道式送料八大系統實現了智能、創新。
本次論壇的參會展商包括上海鼎牛飼料、上海荷斯坦奶牛科技有限公司、寧波第二激素廠、北京元亨匯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徐州市凱信電子設備有限公司、北京東方聯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馬德羅擠奶系統全球營銷公司、北京時代桃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