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谷洪 周友華 冷胡峰
(江中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江西南昌330096)
通常風冷式模塊機組安裝在空曠的室外,這樣就擁有足夠的新風來進行補充。然而,在對整體設計進行考慮時,又需將機組安裝在室內,只有保證足夠的送風及排風空間,設備運行才能穩定,才能更好地滿足工作需求。當安裝空間受限不足時,在運行過程中,將會導致高溫故障報警或設備停機,無法滿足工作需求。
本文將針對風冷式模塊機組安裝空間不足的現象,探索其解決方案,進行實地性的改造,以保證設備運行穩定。
風冷式模塊機組(圖1)是以空氣為冷(熱)介質,作為冷(熱)源兼用型的一體化中央空調設備,可分為單冷型和熱泵型,其中熱泵型風冷式模塊機組集制冷、制熱功能于一體,既可供冷,又可供熱,能實現夏季降溫、冬季采暖,一機多用。

圖1 風冷式模塊機組
風冷式模塊機組集高效、低噪音、結構合理、操作簡便、運行安全、安裝維護方便等優點于一體,能夠滿足電子、制藥、生物、輕紡、化工、冶金、制藥、電力、機械等行業的工藝性的空調系統的不同使用要求。另外,機組布置靈活,外形美觀,節省建筑空間,調節方便,可以單獨停、開而不影響其他房間。
風冷式模塊機組作為一種兼用型的一體化中央空調設備,能夠滿足各行業的工藝性的空調系統的不同使用要求,其具有以下技術特點:
(1)模塊化設計:可根據用戶需要進行多機自由組合。
(2)高效節能:機組采用了高效的渦旋式壓縮機和換熱器,對系統進行了最優化的匹配,換熱高效。多壓縮機多回路設計具有多級能量可調能力,同時可降低啟動電流,減少電力投資。單冷機組制冷能效比分別高達3.17和3.32,達到國家節能產品標準。
(3)安裝方便:每個模塊自帶2根主水管,兩側均可連接,可方便地在現場與其他模塊拼接,且拼接時不需考慮主模塊與子模塊之分。
(4)控制先進:單模塊為大屏幕液晶顯示線控器控制,多模塊為集中控制器控制,多達8個模塊可靈活拼接,集中控制,操作簡單。
(5)自由配接:機組可以配接不同形式的末端產品,滿足客戶不同的需要。
(6)運行噪音低:機組采用渦旋壓縮機和低噪聲風機,運行噪聲小。
(7)運行安全:機組采用了多重保護功能,確保了機器的使用壽命。
風冷式模塊機組采用模塊化設計(圖2),可安裝在室外,也可安裝在室內。安裝在地面或合適屋面的室外時,具有足夠的通風量,設備運行比較穩定,能更好地滿足工作需求。故一般情況下安裝在室外,使其具有足夠的安裝空間,運行環境溫度在15~46℃。

圖2 風冷式模塊機組的模塊化設計
但是,鑒于對廠房整理布局的考慮,需安裝在室內時,則對室內的安裝條件具有一定的要求:
(1)機組安裝在機房內,地面要求平整,具有足夠的承重量。
(2)機組間距必須保證具有足夠風量通過盤管。
(3)頂部安裝排風風管引出室外,以防止在機房內形成回流。
(4)機房可設置進風百葉窗,用于為機組提供良好的通風。
(5)方便冷凝水的排放。
(6)必須避免機組與房屋共振以及產生回音。
在室內的安裝過程中,為了防止冷凝器空氣回流,避免機組運行故障,對其最小安裝距離進行限制,如圖3所示。如果不能滿足其間距,機組通過盤管的空氣就會受到限制,或者導致排風回流,機組的性能可能受到影響,或者出現運行停機故障。

圖3 風冷模塊機組室內安裝預留尺寸示意圖

圖4 風冷式模塊機組安裝示意圖
在廠房的設計和規劃建設中,各項能源值計算的實際值和理論值存在一定量的偏差,或者是出于對廠房外觀的綜合布局考慮,在最終的建設過程中,機組的安裝空間不能達到設計安裝所約束的最小空間尺寸,導致通過盤管的空氣受到限制,發生排風回流現象,形成高溫故障報警。圖4、圖5為受空間限制的風冷式模塊機組現場安裝模式。
此種安裝模式的實際安裝空間和設計安裝空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導致由熱泵機組排風口排放的冷卻熱都散在室內,使該空間溫度急劇上升,同時形成排風回流,“V”型空氣側換熱器吸入高溫空氣,運行過程中,壓縮機過載、排氣溫度過高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設備故障報警和停機而無法工作,尤其是在高溫夏天,這種情況更為嚴重。
為了保證機組正常運行,達到穩定的冷卻效果,其關鍵點是保持室內通風,及時排除熱空氣,引入室外新空氣,保證“V”型空氣側換熱器吸入的新空氣溫度在15~46℃。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可以進行如下技術改造:
(1)在主機冷凝風扇口上加裝導流風管,將熱空氣引出排向室外。
通過導流風管將主機的排風直接引至室外。在加裝導流風管的過程中,對于風管及彎頭的選擇十分重要,它將直接影響排風氣流的輸送效果。風管可分為圓形風管、矩形風管、扁圓風管等多種,其中圓形風管要想達到阻力最小的高度,其尺寸最大,制作復雜,所以在改造過程中以矩形風管為主。風機排風管口的面積應與風機出口面積保持相同,且保證至少1 000 mm直管段,以防止排風回流。風機出口與風管連接時應采用柔性接頭,以避免傳遞振動。在不銹鋼風管咬口縫、鉚釘縫、法蘭翻邊四角等縫隙處涂上密封膠(如中性玻璃膠),防止空氣輸送過程中發生泄漏。涂密封膠前應清除表面塵土和油污。

圖5 風冷式模塊機組現場安裝實景圖
在選擇風管彎頭時,不能隨便彎,彎頭無導流葉片時,其彎曲半徑R最小不得小于1/2W(W為風管的寬度),一般以1W為宜。風管彎頭半徑按風管寬度計算,也就是彎頭的長邊半徑為寬度的1.5倍,短邊半徑為寬度的1/2。設計風管系統時,彎頭與彎頭之間、彎頭與出風口之間的距離不能過小。過小則渦流嚴重,氣流分布不均,出風口排風達不到設計的送風量。通常出口設在一個彎頭之后時,由彎頭至出風口的距離應為:普通彎頭不帶導流葉片時,L≥8W;普通彎頭帶導流葉片時,L=4~8W。圖6、圖7為添加排風管后的前后對比,圖8為排風管的設計。

圖6 未添加排風管

圖7 添加排風管

圖8 排風管設計
通過加裝導流風管,將原來排放在室內的熱空氣引出到室外,進風百葉窗又為“V”型空氣側換熱器提供了新鮮空氣,大大降低了機組的運行負荷,減少了故障報警和設備停機次數,保證正常的工作需求。
(2)在“V”型空氣側換熱器處增加自來水霧化噴頭,進行表面霧化冷卻噴淋。
在高溫的夏季,外界環境溫度可能會高出機組運行所需要的環境溫度,即使通過排風管將熱空氣排除室外,但是“V”型空氣側換熱器通過百葉窗吸入的空氣溫度依然很高,同樣會造成負荷報警或者制冷能效降低。為有效地解決這種現象,通過在每個模塊的“V”型空氣側換熱器增設2個霧化冷卻噴淋裝置,將自來水加壓后形成霧化,噴淋到換熱器表面,進行冷熱交換,對其進行表面降溫,使其吸入的高溫空氣經過熱交換后保證在正常的溫度范圍。有效防止因吸入空氣溫度過高而發生故障報警或停機,保證正常工作需求。圖9、圖10為添加霧化噴頭的前后對比。

圖9 改造前——未添加霧化噴頭

圖10 改造后——添加霧化噴頭
在室內安裝的風冷式模塊機組,其按各項能源值計算的實際值和理論值存在一定量的偏差,或者是出于對廠房外觀的綜合布局考慮而出現的安裝位置受限時,排出的熱風在室內形成熱回流,導致“V”型空氣側換熱器吸入的空氣溫度過高,設備超負荷運行,造成高溫故障報警或設備停機,無法保障正常的工作需求。鑒于此,需在此基礎上進行實地性的改造,一是通過加裝導流風管,將排出的熱風引出至室外,降低室內溫度,保持室內新風回流。二是對“V”型側換熱器加裝自來水霧化噴淋設施。因為在高溫夏季,即使是在安裝導流風管的情況下,由百葉窗引入的空氣溫度依然很高,通過加裝自來水霧化噴頭,對換熱器表面進行霧化冷卻噴淋,使進風溫度降低,保證設備運行。這兩者方式結合在一起,形成雙保險,使風冷式模塊機組在受安裝空間限制的室內同樣能保證其運行穩定,滿足工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