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動我國網絡空間安全立法和信息安全法制建設,豐富和發展信息安全法學基礎理論,加強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戰略、安全保障能力建設,以“空間、戰略、權利、能力”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信息安全法律大會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北京舉行。
隨著信息技術的革新,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領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信息安全威脅。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加強互聯網領域立法,完善網絡信息服務、網絡安全保護、網絡社會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規。”“依法治網”、“互聯網立法”等已成為四中全會之后社會廣泛關注的熱詞。
在本屆中國信息安全法律大會上,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表示,已看到中國網絡空間安全與發展的未來前景,希望發揮力量貢獻于國家網絡空間法治體系建設。有專家表示,當前網絡空間法制體系建設還存在一些“軟肋”。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總工程師郭啟全表示,作為執法部門,面對逐年遞增的網絡犯罪數量和不斷出現的新型犯罪形式,網絡信息領域現行的相關法律難免有“捉襟見肘”之感。“我們還沒有建立起對各種網絡事件的應對機制,很多法律法規在可操作性上也還存在問題。”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網絡安全協調局調研員張勝表示。北京郵電大學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曉認為,“互聯網法律體系不是由運營商、互聯網服務機構或者由政府部門去控制一切,更不是網民完全自我表達一切,而應是一種多方面利益平衡的狀態。”
據了解,中國信息安全法律大會于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成功舉辦4 屆。該大會本著“凝聚各界力量,繁榮信息安全法學發展,推動信息安全戰略與法制建設”的思想,由中國信息安全法律大會組委會主辦,探討當下信息安全方面的熱點法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