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理


你聽說過辣木嗎?這可是近來紅遍全國的一種“新”植物。
2014年7月下旬,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古巴期間,辣木種子被作為國禮,贈送給了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特羅。中古兩國交流與合作的一個重要領域就是農業合作。在兩國農業部已簽署的“中古農業合作規劃”中,辣木種植和加工是一項重點。兩國領導人的關注,讓這一植物在中國名聲大振。被稱作“生命之樹”的辣木,究竟有什么名堂?
辣木(Moringa oleifera)為辣木科,屬多年生熱帶落葉喬木,根有辛辣味,原產于印度,又稱為鼓槌樹,全世界約有14個品種。
辣木生長快,是一種“藥菜兩用”、“藥食同源”的天然木本植物樹種。其營養成分豐富而全面,是優質的植物蛋白、維生素A、葉酸、泛酸、鈣、鐵、硒等多種營養素來源之一,具有多種藥用價值,有降血壓、降膽固醇、抗菌、抗腫瘤等功效,在印度傳統醫學中有悠久的歷史。
辣木的經濟價值很高,可以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保健等方面,被譽為“生命之樹”、“植物中的鉆石”。印度當地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辣木,鮮葉可作為蔬菜食用,嫩葉味道類似菠菜,可以做湯或沙拉。嫩果莢也可以食用,干種子可以打成粉末作為調味料,幼苗的根干燥后也可以打成粉末作為調味料,有辣味。辣木的花在略微變白之后也可以加入沙拉中食用。
1997年,美國基督教世界救濟會與塞內加爾當地組織合作推動的一項計劃中,將辣木加入當地人民的飲食中,用以對抗營養失調及預防疾病。這種耐干旱且成長快速的樹木也因此被稱為“奇跡之樹”,漸漸為人所熟知。
我國在上世紀60年代初就引入辣木進行栽培種植,近年來更加快了對它的研究開發。
云南省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成為我國最早引種辣木的省份。自2004年“辣木引種與開發技術研究”國際合作項目得到云南省科技廳支持以來,辣木產業的發展得到了從中央到云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2014年4月,中國—古巴辣木科技合作中心在云南省成立,標志著中古兩國辣木科技合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8月,世界上首個辣木基因組精細圖譜繪制在云南完成,破譯了辣木3.61億對堿基排序,獲取了辣木基因組中19465個蛋白質編碼基因信息。
如今辣木在云南到底有多火?從以下數據可見一斑:目前,云南的辣木種植面積大約為1.5萬畝,占全國的60%左右;曾售價700元每公斤的辣木籽,現已可以賣到1200元每公斤。這樣的發展速度和規模,得益于國家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在先后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國務院關于促進食用植物油產業健康發展保障供給安全的意見》《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云南省木本油料產業發展規劃(2008—2020)》等文件中,辣木產業的發展均得到支持。
不過,據云南省香格里拉縣圣寶食品進出口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即便在辣木產業發展較快的云南,真正成型有影響力的加工產品還不多。辣木產業多以交易辣木葉和辣木籽為主,整個產業急需產品化和規模化。”
據悉,曾長期從事農林產品國際貿易的圣寶公司投資成立了香格里拉縣山達農林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東川區久恩辣木合作社,在云南省昆明市東川區投入570多萬元,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建設了2000畝辣木名優經濟林基地示范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將集成育苗、種植、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該項目也同時成為迄今為止云南省最大規模的辣木種植項目。預計項目進入生產期后,將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亦將極大提高廣大山區群眾發展辣木的積極性,推動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加速云南省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
“我們新近開發的辣木精粉和辣木精片兩款產品,正是針對辣木產業的市場空白所推出的深加工產品,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延長、完備辣木的產業鏈,使之能在未來做大做強,成為云南的另一張特色產業名片。”在2014年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圣寶公司董事長趙久恩表示。
據悉,云南省熱帶作物科學研究所是我國辣木研究開發的權威機構,熱作所通過多年系統研究,取得了辣木種苗繁育、無公害栽培技術和辣木天然絮凝活性成分分離純化工藝等成果,試制出辣木葉粉、精油、膠囊和辣木花茶、面包等初級產品。同時,伴隨著這次市場熱潮,還需要云南圣寶這樣的企業做好辣木的產業化和規模化,從而切實推動辣木擺上千家萬戶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