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在南寧做糧油生意,一邊絞盡腦汁地忙著找銷路賺錢,還要一邊東游西看尋找穩定而又專業的市場,經銷商們這樣做是因為幾次搬家搬怕了。自從南寧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糧油區開業后,經營糧油的巨頭們都擺脫了這一煩惱,紛紛進駐做起了大生意。
糧油巨頭聚金橋
2011年以來,專業而又穩定的南寧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糧油區的一期和二期相繼開業,100多名經銷商匯聚于此,經銷商們在糧油行業是什么分量?目前的經營狀況如何?
11月13日上午,筆者來到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糧油區二期4-5號倉庫,只見幾名工人正在往一輛半掛車上裝大米,倉庫后面傳來轟隆作響的磨米聲,這里就是南寧市渭發大米加工廠的倉庫和加工車間。該公司的黃老板介紹說,欽州那邊的經銷商要貨,這車大米是送往欽州的。他說:“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倉庫專業又穩定,大貨車直接開進倉庫,啟動傳送帶,幾名工人一會就裝好一車米,貨車從二塘收費站直接上高速,方便又省心。”
黃老板是江蘇人,1998年來到南寧,租用了大學路一家市場進入大米銷售行業。到2009年,因為該市場附近路段修路,禁止大貨車出入,這事可把他愁壞了,運送大米的車輛都是大型貨車,如果禁止進入市場,這生意就沒法做了。2009年3月,他從大學路搬遷到五一路一家糧油市場。沒過多久,他在五一路這家市場又遇到很多麻煩:大型貨車的頻繁出入,未經硬化的道路變得泥濘不堪,逢雨必澇;倉庫的蓋子是彩鋼瓦的,未經隔熱處理,放在上層的大米因為溫度太高都變質了,大家的損失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市場又不賠償;隨后,該市場又被劃入舊城改造范圍,搬一次家損失很大,市場不穩定,大家都沒心思做生意了。一連串的麻煩出現后,黃老板落戶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而黃老板的遭遇,也是很多糧油行業經營者的切身體會。
目前,專門做大米批發生意的黃老板,銷售有產自江蘇、湖北、黑龍江、安徽等多個省份的大米,分別銷往欽州、北海、防城港和梧州等市縣,平均每天的銷售量達幾十噸。
在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像黃老板一樣把大米生意做得這么大的企業,有十來家。他們紛紛進駐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除了這里的倉庫最專業,道路堅硬牢固和交通便利,還因為這里的租金便宜。目前,五一路一帶糧油市場的租金在26元-36元/平方米/月,大學路一帶糧油市場的租金更高要40元/平方米/月左右。而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租金,才12元/平方米/月。綜合條件“高大上”的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租金低又可以安心地使用50年,備受規模型企業的青睞。
特色糧油受歡迎
目前,專業而又穩定的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匯聚了多家糧油巨頭,為了避免同行們在同一平臺上出現不良競爭,每個商家都有自己的經營特色。
南寧楓谷商貿有限公司位于糧油區二期4棟18-22號倉庫,其老板紀玉柱是東北人,主營黑龍江和湖北大米。紀玉柱說,他做大米生意已有24個年頭,經過多年的摸索,他發現產自黑龍江的北大荒精潔米和湖北的洪森米最受廣西消費者歡迎,原因是北方米一年一季,生長的周期長,品種優良,特別香甜,加上都是綠色食品,關鍵是價格還不貴。
廣西馥演天商貿有限公司也已進駐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幾年,主營金龍魚品牌的油、米、面和面條等。公司執行董事黃鐵說:“南寧市場金龍魚品牌的糧油產品都是我的貨,大家各營一樣,各有傾向,共同發展,把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這座專業市場做得更專業。”
打造更專業市場
據介紹,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糧油區規劃了大宗雜糧交易區、大宗糧油批發交易及倉儲加工區,還規劃了精品糧油交易區,總建設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還配套有大量的倉庫。目前,大宗雜糧交易區的招商率達100%,去年9月第二次開業的大宗糧油批發交易及倉儲加工區的商鋪也爆滿,只有精品糧油交易區還剩余部分商鋪待租,對急尋穩定糧油交易市場的廣大經營戶虛位以待,且優惠重重。
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負責糧油工作的邱經理介紹說,目前作為三期的雜糧交易區也基本招商完畢,也是爆滿,將擇日開業。
“我們不僅要在倉庫、道路和停車場等配套設施上做最專業的市場,我們更要把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糧油區打造成廣西首屈一指的專業糧油市場,甚至成為我國西南地區糧油市場的標桿,商家進入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不走了,消費者進入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不用再去其他市場了,讓專業的金橋農產品批發市場更專業。”邱經理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