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努力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本刊訊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于11月12日至13日在福建廈門召開治理“餐桌污染”現場會,受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張高麗委托,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總結推廣福建治理“餐桌污染”的成功經驗,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汪洋強調,要加快推進地方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保持監管體系的專業性、技術性、系統性,力爭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務。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食品安全城市創建活動,帶動更多的地區以至全國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吉炳軒:
應抓緊啟動農村金融立法
本刊訊 ?11月14至15日,新農村建設座談會及農業法制建設培訓班在京舉行,來自全國各省區市的近百名地方人大及農委的負責同志為我國的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立法建言獻策。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吉炳軒、張寶文出席會議并講話。
針對農村金融立法的問題,吉炳軒指出,深化農村金融改革迫在眉睫,搞好農村金融人心所盼,應抓緊啟動農村金融立法,運用法律手段為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金融保證。針對新農村建設的問題,張寶文指出,要側重于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有利于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長效機制,勇于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增加新農村建設的內在動力,同時健全金融支農制度以激勵更多的資金流向農民,流向農村。
“2014中國糧食與食品安全戰略峰會”在北京落幕
本刊訊 ?11月8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指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和中國經濟年鑒社聯合主辦的“2014中國糧食與食品安全戰略峰會”在北京圓滿落幕。本次峰會以“改革創新持續提升糧食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為主題,以專題討論會和圓桌會談的形式展開,著眼于全面深化糧食和農業政策改革,重點探討糧食與食品安全戰略、糧食貿易、農業科技創新、農業可持續發展等重要議題。
峰會自2013年舉辦以來,曾就多個重要議題如中國糧食安全形勢、全球糧食安全與中國的作用、中國糧食價格流通體制改革、糧食企業走出去等展開了熱烈討論和交流,同時也為中外糧食企業邁向國際化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互利共贏、協同發展的平臺。
三部委:
著力擴大農村學前教育資源
本刊訊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日前發布《關于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要求著力擴大農村學前教育資源,重點解決好連片特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留守兒童集中地區學前教育資源短缺問題。
《意見》要求,充分考慮城鎮化發展、老城區改造和人口流動的實際,重點解決好城鎮及城鄉結合部學前教育資源總量不足的問題。努力增加殘疾適齡兒童的入園機會。《意見》要求,深入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健全幼兒園動態監管機制。提高幼兒園教師、衛生保健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提升辦園水平,各類幼兒園的師資、班額、玩教具、園舍等逐步達到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標準。
農業部派出5個督導組赴主產區指導小麥、油菜冬前管理措施落實
本刊訊 ?目前,秋冬種已接近尾聲,正是加強冬前管理、培育壯苗的關鍵時期。11月17日,農業部派出5個由機關干部和專家組成的督導組,分赴河北、山東、河南、江蘇、安徽等10個主產省開展秋冬種工作督導和技術指導,及時掌握小麥、油菜苗情長勢,推動各項田管措施落實,確保壯苗安全越冬,為明年夏季糧油豐收打下基礎。
抓好冬前管理事關明年夏季糧油開局。農業部要求各地進一步完善冬前管理技術方案,廣泛組織機關干部和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開展分類指導,幫助農民因地因墑因苗落實好鎮壓保墑、肥水管理、病蟲防治、防寒防旱等關鍵措施,為明年夏季糧油豐收贏得主動。
科技部扎實做好農轉資金后續項目驗收監理工作
本刊訊 ?按照科技部農村司的要求,2014年8月,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下發了《關于做好2012年度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驗收工作的通知》(國科農技〔2014〕字37號)和《關于做好2013年度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監理工作的通知》(國科農技〔2014〕字38號)。各項目監理單位收到通知后,認真組織所轄區內2012、2013年度立項項目的驗收監理工作。截至2014年10月,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已收到農業部、北京市科委、新疆建設兵團、青海省科技廳、福建省科技廳等20余家監理單位上報的驗收監理計劃。為配合驗收監理工作需要,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管理平臺”進行了優化和維護,現已正式開通項目驗收和監理網上填報系統。
根據各監理單位上報的驗收監理計劃,為加強農業科技轉化資金項目的過程管理和經費監管,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還派員對部分項目的驗收監理工作開展了督導和抽查。
農業科研創新團隊能力建設高級研修班暨管理工作座談會在長沙舉行
本刊訊 ?11月11日至14日,以“加大種業人才培養力度,推動現代種業科技創新”為主題的農業科研創新團隊能力建設高級研修班暨管理工作座談會在湖南長沙舉行,90名種業相關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核心成員和種子信用骨干企業研究人員,以及70多名創新團隊所在單位管理部門相關人員參加了業務研修和工作交流。
高研班專門邀請15位種業領域專家分別就我國現代種業科技創新進展、企業自主創新與商業化育種體系建設、種業科研創新團隊科研進展與技術合作、種業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等主題作學術報告,并組織相關管理部門同志圍繞創新團隊管理服務與創新人才培養開展討論交流。
國內首臺八行花生撿拾聯合收獲機研制成功
本刊訊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持續創新,在成功創制出世界第一臺四行半喂入花生聯合收獲機基礎上,日前又成功創制出國內首臺八行花生撿拾聯合收獲機,填補了國內在該技術領域的空白。
該設備主要由輪式自走底盤、撿拾系統、輸送系統、摘果系統、清選系統、集果系統和機電液控制系統等組成,可一次性完成八行花生撿拾、摘果、清選、集果等聯合收獲作業,生產效率可達12畝/小時。八行花生撿拾聯合收獲裝備結構復雜、技術難度大,代表了當今高效花生聯合收獲技術發展方向。實現產業化后,對滿足我國花生機械化收獲設備高效化和多元化需求,打破美國花生撿拾聯合收獲技術壟斷,促進我國花生產業健康發展,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北方養豬高峰論壇在張家口召開
本刊訊 ?近日,“首屆北方養豬高峰論壇暨河北天兆種豬上市新聞發布會”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召開,來自北方6省市的200余名養豬業內人士參加了論壇。
與會專家指出,未來十年,我國養豬業呈現三大變化趨勢:一是生豬出欄數量將從目前的7億頭下降到5億頭左右;二是我國能繁母豬的數量將從目前的5000萬頭降低到2500萬頭;三是未來十年80%以上的豬場將不復存在。隨著國家對病死豬執法力度的加強,《畜禽污染防治條例》已在2014年1月正式實施,《環境保護法》也將在2015年1月正式實施,大量環保不過關的豬場將面臨關停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