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

11月14日至16日,第五屆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在琶洲廣交會展館舉行。廣東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馬興瑞到農博會現場考察,對廣東省現代農業發展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廣東省副省長鄧海光、農業部總農藝師孫中華出席開幕式并講話。鄧海光指出,廣東將以舉辦農博會為契機,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深化農業交流合作,加強農業品牌建設,切實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孫中華表示,第五屆農博會辦展理念先進,主題特色鮮明,展會規模更大,參與程度更高,形式更加新穎。
此外,農博會上揭曉了廣東省首次評出的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其中,50強名牌農產品企業現場承諾,在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產品品質,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實現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幸福”。
展會共吸引了600多家企業3000多種名優特新農產品參展,吸引數十萬市民前來觀展選購,展銷3天現場銷售額達2193.5萬元,包括簽訂的銷售合同、意向合同在內,本屆農博會合計成交金額21億多元。其中,較大的簽約項目有:茂名市企業廣東糧豐園食品有限公司與廣州芳鼎奇食品有限公司簽訂的餡料、休閑食品供應意向書8000萬元,大埔縣金山茶業有限公司與深圳市侯寶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簽訂了玉露茶銷售合同3200萬元,客天下農電商產業園有限公司與廣州奔田網-中國小城鎮聯盟成功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約定一個月內轉換成正式合作合同,全面開展農業電商合作。
此外,與前四屆農博會相比,本屆廣東農博會體現了“品牌、科技、智慧、特色”四大亮點,整個農博會現場可謂亮點紛呈。
十大名牌農產品各領風騷
今年下半年廣東省在全省范圍大力開展首次廣東省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評選推介活動,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展會開幕式上,廣東省副省長鄧海光親自為10家名牌產品企業代表授牌,以鼓勵其使優秀品牌不斷發揚光大,發揮其質量管理的示范帶動作用。
同時,獲得稱號的企業集體在承諾書上簽字。并鄭重承諾:牢固樹立品質是企業發展壯大命脈的意識,以質量為企業發展的基礎,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為己任,履行企業作為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社會職責……廣東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承載著嶺南文化、廣東特色和現代農業科技新成果。
眾所周知的廣東“清遠雞”,是嶺南人的最愛,來自廣東天農食品有限公司的“鳳中皇”清遠雞榮登本次評選出的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名雞”系列的榜首。沒有人想到,以往只有線下熱賣的生鮮雞,在今年電商的狂歡日雙十一時,在2014年11月11日零點45分時,銷量就已經突破100萬只,截至凌晨1點整,1個小時內共賣出115萬只清遠雞,在行業(水產肉類/新鮮蔬果/熟食)支付額排名第一。消息一出,瞬間成為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話題,在預感農產品電商時代的正式來臨,不容忽視的是“清遠雞”自身的品牌效應,是促其在雙十一中瞬間走俏的內核。
同樣,榮登本次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名鴨”系列的古塘板鴨的負責人陳雪飛女士向記者表示,希望借廣東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的品牌效應起航,目前,其公司正在根據周邊省份,如湖北、江西等地消費者的口味,生產研發新口味的臘板鴨,屆時將打開省外市場,預估該品牌板鴨今年冬季的銷售量可較往年翻一翻。
農產品品牌化是現代農業建設的重中之重。在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的評選活動中,活動主辦方邀請了幾十家媒體,進行全方位的對外宣傳報道,后經消費者、各方專家等層層把關,嚴格評選,并將整個環節通過報刊、電視臺、電臺等媒介實時呈現給消費者,該活動的成功推出,成為廣東省農產品品牌建設道路上的有力引擎,給廣東省優質農產品品牌營造了一個重要的展示窗口。
農博會上,記者看到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中的十個系列各自為陣,名雞、名鵝、名米等精美的布展吸引著觀眾的眼球。其中,為了給品牌展示增添活力,很多企業將黑土豬、土雞、獅頭鵝等禽畜直接拉到展會現場,讓消費者零距離感受名牌產品,不少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實現了從“產地到餐桌”全程質量可監控。好品質的農產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圍觀。
現場,一位前來農博會淘貨的阿姨表示,她對傳統的食品展銷會不太“感冒”,但對農博會不一樣,農博會上的品牌農產品安全可靠,價格劃算。農博會期間,不少精明的家庭主婦購買各式臘味、干貨,好似辦年貨,大包小包往家拎。
創意農業極具廣東味
“這圍巾是我們最熱賣的款式”農博會上怎么出現了圍巾和服飾?這正是當下流行的創意農業。走進農博會“農耕文化與創業農業”展區,精美的絲織品、工藝品、微型傳統農具、香云紗、創意盆栽和龍門農民畫等充滿了廣東味,引來不少市民圍觀。
在惠州龍門農民畫展示區,一位20歲左右小妹現場作畫,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龍門農民畫是中國四大民間繪畫之一,創始于1972年,此類畫作色彩鮮明,對比強烈,以濃墨重彩渲染人們豐富多彩的勞動和生活,極具嶺南傳統文化特色。
“我是三年前一次到龍門泡溫泉的途中,真正認識了龍門農民年畫。”胡麗華是惠州鵝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從事多年的工藝品和服飾行業的她,在三年前與龍門農民畫結緣,并開始研究和開發有關龍門農民畫和農民畫絲巾、禮盒等多種農民畫衍生產品。在此之前,龍門農民畫僅存在于原畫創作的層面,從事畫畫的人并不多,也沒有任何衍生品開發。
如今,胡麗華公司在惠州投資新建了一座近400多平方米的繪畫展館,開館半個多月后,就收納了來自當地的70多名學生,有專人進行義務教學。學生中有老、中、青不同階層的農民畫愛好者。目前,胡麗華公司的龍門農民畫已遠銷馬來西亞、歐美等地,龍門年畫以工藝品的形式正在向世界傳播著嶺南農耕文化。
同時,在農耕文化與創意農業展示區還展示了香云紗時裝及各種染布。據介紹,香云紗及其傳統的染整技藝源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倫教,有500多年歷史,2009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正在申請列入世界級文化遺產。農耕文化展示區,以另一種形式向人們傳遞著農耕文明的信息,吸引不少人們拍照留念。endprint
健康時代,現代科技來添彩
在農業科技成果展示區內,記者看到一款原木制成的“一鍵式智能活米機”。研發人朱偉新告訴記者,這臺家用活米機一分鐘可以碾出半斤米,有了這樣一臺小小的活米機,每餐都可以吃上新鮮的、營養價值頗豐的活米。與一般精米不同的是,活米機碾出的大米可以完整保留其米皮、胚芽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天然成分,故又名其為“活米”,是適宜人類健康的原生態食物。活米一詞最早源自日本,據悉,活米的營養價值比普通米高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此外,大米一旦碾完,活米機可以自動斷電,操作既簡單又安全。據了解,這樣一臺活米機的市場價格約在3000元左右。現代科技在農業領域無時無刻不在展現著其魅力。
農產品電商時代到來,淘寶廣東館很熱乎
電商無疑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在農博會智慧農業展示區,記者看到淘寶網特色中國之廣東館,及京東網兩大電商平臺設專區,正接受意向企業的咨詢。
淘寶網特色中國·廣東館的項目負責方——廣東云圖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一位黎姓業務經理,談到廣東館,可謂滔滔不絕。他表示,廣東館在今年10月剛剛上線,通過不同主題篩選廣東省知名特色農產品;在10月16日至19日的開業前四天銷售額達到了1500多萬元,排名前三的是廣東特色的滋補類藥包、潮州肉丸和梅州金柚,都是極具廣東特色的產品。這次在廣東省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評選結果揭曉之后,廣東館順勢推出了廣東農博會主題,50強名牌農產品都將在廣東館上線。
“必須是質量過關,能代表廣東特色的農產品。”談到廣東館農產品準入標準時,黎經理首談如上兩要素。對于即將上線的50強農產品,他表示,目前有部分企業已經落地,另外一部分缺乏電商基礎的企業,他們正準備通過為其新配備的電商人員進行相關的業務培訓,幫助企業快速成立自己的電商團隊,讓名牌農產品盡快走入線上。
進入廣東館,正是許多涉農企業最想和最需要打開的一扇窗。前段時間,記者在走訪參選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的企業時,企業普遍反映想要通過電商渠道拓寬銷售渠道,擴大品牌影響力,而苦于不懂技術,沒有團隊。本次,通過政府的橋梁作用,淘寶網特色中國·廣東館將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推向線上,必將為大批廣東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提供一個有力平臺。
此次農產品電商在農博會的另一亮點是,客天下農電商產業園有限公司在農博會現場成功與廣州奔田網-中國小城鎮聯盟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約定一個月內轉換成正式合作合同,全面開展農業電商合作。梅州市一直是廣東農業電商領域的先行者,在梅州市農業局的推動下,該市圍繞農業十二協會,一直不斷向進軍電商發力。已投資1.6億元的客天下農電商產業園正是依托梅州農業十二協會共1000余家經營主體進行打造的,是一座集農產品展示、電子商務基地、粉絲體驗基地、草根創業基地于一體的全國第一家體驗與展示相結合的綜合型電商產業園。對于廣州奔田網,記者在農博會采訪該公司咨詢人員了解到,該網是一家新農產業鏈資源整合平臺,為農場提供規劃、培訓、運營、推廣和融資等服務。兩家的聯姻,將為梅州農業在電商領域的發展辟出新的路子。
農博會,不僅是展與銷的平臺,更是洞察南粵農業發展態勢和涉農企業尋找先進戰略合作伙伴的一大平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