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

農產品批發市場一頭連著農戶,一頭連著消費者,是農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現在,各地都在加大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力度,面積達到千畝以上的大市場不斷出現。本來市場變大變多是好事,能夠讓農產品有更多的銷售渠道,但是過多、過密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導致無序競爭,給市場的運行帶來了困擾。
大連水產品交易市場始建于1996年,到現在已經成立了18年,有“東北第一漁市”之稱,是大連海鮮市場的晴雨表。今年對他們來說,可以說是不平靜的一年,根據大連市城市發展規劃,市場從去年11月底開始停止營業,隨后,近千名戶主跟隨市場搬遷至大連市甘井子區大連灣新建的國際水產品市場。剛搬到新市場,他們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大連水產品交易市場負責人孫女士說:“新市場一建好,業戶大部分跟我們都過來了,但是又滋生了幾個無序的市場,甚至也沒有誰批,人家找塊地就做了,業戶去了就給幾萬。”
業戶流失,競爭加劇,是大連水產品市場面臨的新挑戰。而這樣的情況,在全國不少地方都有出現,寧夏銀川是一個只有200余萬人口的城市,而近年來,這里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也呈現大爆發的態勢。
寧夏中衛四季鮮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有限公司總經理趙中偉介紹:“那么小的一個城市,已經有4家批發市場,而且即將還要再開一家大型的市場,這對我們來說是殘酷的。”
為了留住業戶,這家農批市場向業戶開出了一系列優惠條件。
趙中偉說:“市場商戶進入我們市場交易,免收費用,用的庫房、攤位、衛生費我們都是免費的,甚至天冷了我們還要給暖氣費,進入我們市場的商戶我們還給予補貼,倒給錢。但是我們的股東還談不上有回報,股東們已經賠得很厲害了。”
除了農批市場自己的損失之外,這一變相競爭更在商戶間造成了嚴重的“后遺癥”。據吉林省某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的一經營戶介紹,為了降低經營成本,雖然市場方對他們實行了免租、免管理費、免進場費、免停車費等一系列優惠措施,但由于兩個市場拼命打壓菜價,加上全國各地的蔬菜紛紛涌入,客觀上造成了供大于求,幾乎沒有利潤空間,經營者難以為繼。
吉林省某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經理提出:“國家應該根據城市的大小、人口的多少,控制市場的數量,不要惡意競爭。”
即便是獲得補貼的供貨商也叫苦不迭,雖然每車對他們給予了最多7000元、最少300元的補助,但由于新鮮果蔬保鮮比較麻煩,腐爛得快,加上惡性競爭擠壓菜價,致使他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損失,每供一車貨多者損失兩三萬元,少則也要虧兩三千元。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曾寅初分析稱:“因為批發市場的門檻也不高,而且現在沒有法律,規劃也不完整,有好幾個地方出現了這樣的惡性競爭,有人就專門劃一塊地,離你還不遠,就跟你拉客戶,競爭客戶,結果通常是兩敗俱傷。”
據悉,近些年,各級政府都把農產品市場建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流通的重要支撐體系和溝通農產品生產與消費的橋梁紐帶。在寬松的政策導向下,大量民間資本如房地產業、餐飲服務業、鄉鎮供銷業以及其他產業以合作方式紛紛投資圈地建設綜合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在這種背景下,農產品批發市場如火如荼迅速膨脹興起。全國農貿中心聯合會副會長納紹平認為,主要由于政策導向寬松、行業規劃缺乏、市場設立門檻過低三大因素造成。
納紹平指出:“現在有一些新的資本在進入這個行業,用搞農產品物流等等相關的名義獲取相關的土地資源,比較容易,也會有一些政策的優惠,所以說一些非原有的大資金的進入是一個比較主要的原因,第二個主要原因就是某些地方缺少統一規劃,弊端逐漸顯現。第三就是目前這個行業還是缺少監管,沒有準入的門檻。”
農批市場涉及市場、經銷商、消費者、生產者等多個環節,雖然市場競爭是行業充分發展的前提,但惡性競爭不利于企業與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而過度競爭會造成整個行業的資源浪費,影響農產品市場價格體系,擾亂農產品市場秩序等。
“在某些地方可能需要一個市場就可以,但是出現很多市場就會造成土地資源的大量浪費。第二個就是建設投資方面的浪費,一家市場還要建冷庫等設施,兩家三家同樣也要建設這些設施,那它的投資,人力物力上,都會造成重復浪費。另外還有一塊就是會擾亂市場秩序,甚至會對物價造成比較大的波動影響。” 納紹平說。
農批市場一般都是經過先有市后有場的發展過程,先聚集消費群體,或者消費習慣,再設立市場進行經營,這樣才能有效地產生市場效應,在目前的這種競爭環境下,行業間及從業者的自律意識還沒有得到提升,更沒有在這一方面形成規范、完善的體系。
任何一個農批市場設立時,首先必須考慮自己的定位,這樣才能避免重復競爭;此外,短時間內做旺市場是一種追求,但任何市場都需要有一個培育過程,如果單純為了達到利益目的而采取不當的經營策略,其后果都是不堪設想的。
面對以上種種現實情況,農批市場如何才能緩解同質化現象,納紹平表示,有關部門應當盡快制定出臺農產品批發市場法規,以法律形式規范、保障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行為,同時完善農產品市場管理相關標準。“加緊出臺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規范意見,明確規定不正當競爭行為及其處罰,嚴格規范市場競爭行為,特別是新開辦市場的開業促銷活動。應當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科學規劃,明確市場開辦條件及數量,明確市場準入、退出和運營規范。對已經建成的舊市場,可單獨設立相應的條件,不符合可持續經營條件的,應進行改造。對‘有場無市以及圈地后轉做他用的市場,要及時清退,實現資源的再利用。” 納紹平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