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友
(皖西學院 資源環境與旅游管理學院,安徽 六安237012)
霍山縣位于安徽省西部偏南、大別山北麓,地處北緯31°03′~31°33′,東經115°52′~116°32′之間。東與舒城縣比鄰,南與岳西縣相望,西與金寨縣和湖北省英山縣交界,北與六安市接壤。 105 國道貫穿全境,距寧西鐵路40 公里,至省會合肥120 公里。 屬北亞熱帶溫濕季風區,植被豐富,物種眾多,森林覆蓋率達75.01%,生物物種多達6500 余種,是一個生態系統相對完備、森林植被垂直分布、珍稀物種豐富的天然基因寶庫。 這里有豐富的礦產、藥材、茶葉、蠶桑、毛竹、水電、板栗、森林等自然資源,素有“金山藥嶺名茶地,竹海桑園水電鄉”的美譽。
霍山縣是藥材之鄉,現有藥園5 萬畝,為全國中醫中藥試點縣,有“軟黃金”之稱的霍山石斛和斷血流、天麻、茯苓、杜仲等名貴中藥材。1985 年中藥材資源普查統計,霍山縣中藥材共有1735 種,其中常用中藥200 多種。經過近30 年的變化,全縣中藥材除少數引種栽培品種由于自然條件不適或后來的市場變化而淘汰外,大部分地道、名貴藥材都有了較大發展,部分品種如霍山石斛、天麻、茯苓、靈芝等生產情況良好;野生藥材由于生態保護的不斷增強,資源蓄積量逐年增多。經調查了解,全縣中藥材蘊藏量達8000 萬公斤,其中家種藥材占25%,野生藥材占75%。 在所產的200 多種常用中藥中,人工種植(養殖)品種占20%,其它均為野生藥材品種,其中年產量在10 萬公斤以上的有葛根、魚腥草、斷血流、貫眾、虎杖等;年產量在5 萬公斤以上的有野菊花、夏枯草、連錢草、益母草、仙鶴草、矮地茶、紅藤等。
霍山縣的藥材生產主要分布在南部中山區和中部低山區,丘陵和平原地區種植品種和面積均較少。主要生產品種有茯苓、天麻、霍山石斛、靈芝及木本藥材等,面積約2 萬畝,產量200 萬公斤,產值4000 萬元。 生產以農戶分散種植為主[1]。
2.2.1 種植(養殖)品種
經過多年的探索、 實踐, 霍山縣的藥材生產主要集中在大宗、地道、名貴,生產技術普及,產量相對穩定,市場銷路廣闊的品種,主要有茯苓、天麻、靈芝、杜仲、厚樸、山茱萸、辛荑、山梔、金錢草、葛根、桔梗、丹參、蒼術、白術、射干、玄參、皖貝母、霍山石斛、靈貓香、麝香等,其它還有款冬花、木鱉子、紫蘇子、雞冠花等。
2.2.2 中藥飲片加工情況
目前初具規模的是六安祥龍大別山中藥有限公司,該公司為一家中藥飲片加工股份制企業,注冊資金100 萬元,廠區面積6000 平米,建筑面積2000 平米,年加工能力100 萬公斤,目前飲片產量50 萬公斤,產值約500 萬元。
2.2.3 中成藥生產情況
目前,霍山有三家中成藥生產企業。
1)杭州回音必制藥集團霍山公司
該企業由外商獨資經營,生產品種40 多個,主導產品有:斷血流、板蘭根、益母草、腰痛片、六味地黃丸,年產值3000 萬元。
2)東方靈芝寶制藥有限公司
該企業由澳大利亞客商獨資,主要生產品種有靈芝膠囊、口服補液鹽、速膠傷風膠囊等,產值1000 萬元。 該企業在與兒街鎮的真龍地建有靈芝生產基地。
3)霍山綠億生物有限公司
該企業是由淮南客商和安農大投資的股份制企業,主要生產葛根黃酮和葛根素系列產品,以葛根為主要生產原料,可實現年產值500萬元。 該企業有在霍山建立GAP 生產基地的意向。
2.2.4 中藥材貿易流通情況
多年來,中藥材經營以私營公司(戶)為主,目前全縣已有經營單位(戶)80 多家,分散在產區各地,經營品種從幾十種到上百種不等,銷售額約2500 萬元。
隨著世界范圍內“回歸自然”思潮的興起,國際市場對中草藥和天然藥物的需求日益擴大。 據統計,在亞洲有60%的人利用中草藥進行保健與治病,市場上出售中藥材約2000 種,90%從內地輸入;中成藥有3300 種,75%從內地輸入。 如新加坡每年從中國內地進口中藥材2萬噸,泰國每年需價值5000 萬美元的中藥材,英國和法國自1997 年以來動植物藥材的購買力分別上升了70%和50%, 美國市場每年以高于20%的速度增長。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和接受中草藥,目前世界上有130 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傳統藥物。 據有關專家預測,今后5~10 年, 非洲和阿拉伯國家對中藥的需求量將增加10%~20%,銷售額將達100 億~200 億美元,全世界將達2000 億~3000 億美元[2]。所以,21 世紀初, 是我國拓展全球中藥國際貿易市場的黃金時代,也是我國大力發展中藥材栽培生產的關鍵時期。 需求的不斷增加,勢必為我國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而市場是產業發展的有效保障,所以作為我國中部地區中藥材市場的佼佼者,霍山縣一定會迎來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新時代。
衛生部等9 部委局《關于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意見》(衛藥政發〔2009〕78 號)提出要求,到2010 年各地政府必須實現不少于60%的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 這就意味著,進入醫保目錄特別是基本藥物目錄的中成藥產品將在今后幾年內大幅度提高市場占有率和消費量,因而也會加大原料成分中的中藥材的需求量。由此可見,國家政策對中藥材產業大發展有一定的導向性,更加有力地促進中藥材產業向中醫藥業的不斷轉化。除國家重大醫藥衛生政策外,突發性事件引起的政策導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藥材的需求。 這些突發性事件有正面的,如國家授權國藥控股按照總人口比例的2%準備抗流感藥品作為戰略儲備, 這必將推動莽草酸采購量大幅增加等。 另外,近些年負面事件在保健品、中藥注射劑領域多次出現,如保健品領域的打假行動;中藥方面的“魚腥草針”事件導致大批量成藥銷毀,造成魚腥草原料生產基地關門倒閉,市場上魚腥草行情持續低迷;“雙黃連” 注射液由于質量問題造成多起臨床不良事件,在2009 年上半年曾嚴重影響到該產品在國內的市場推廣工作, 造成雙黃連注射液連續2 年銷量下降[3]。
為了加速中藥材產業開發,霍山縣積極發揮專業合作社和行業協會等中介為中藥材種植、加工、經銷戶決策活動提供參考依據、降低市場風險的功能。 霍山縣先后成立了霍山縣中藥材行業協會、石斛銷售協會、獅山東巖石斛專業合作社等各類信息中介組織17 個,發展中藥材專業經紀人634 名,把企業、市場、農戶連接起來,為中藥材產加銷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優質服務。 為了給分散的農村提供實用的中藥材種植信息, 中藥材產業局在藥材種收季節開展科技小分隊下鄉活動,大量地散發中藥材信息、技術資料等。 全縣通過發揮信息的強有力作用,使中藥材產業開發有了新的進展,全縣種植中藥材達26 個品種3459 畝。 為霍山中藥材產業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霍山縣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濕度適中、光照足、通風好,適宜中藥材貯存保管,倉儲設施齊備。霍山山區氣候干燥涼爽,藥材存放不宜生蟲、霉變,具有“天然藥倉”之稱,加上倉儲成本低廉,全國各大藥材產區甚至部分國外的藥材在隴西都有儲藏,并吸引千金藥業、九芝堂、廣藥集團等制藥企業建立了倉儲基地,全縣有倉儲企業23 家,倉儲容積13 萬m3,年倉儲周轉量50 萬t,市值50 億元,倉儲優勢獨具。
雖然信息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還是沒有形成有權威性的專業信息服務組織,缺乏有效的預測預警體系,藥農為了追逐高價盲目引種擴種的現象比較突出,造成周期性藥材供大于求,價格變動頻繁,藥農種植效益不穩定。所以霍山縣應該不斷優化和升級中藥材產業信息服務業和倉儲物流業,以便更好地為霍山縣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服務。
由圖1 可以看出,霍山縣中藥材加工、種植企業共6 戶,2012 年產值1.9 億元。 中藥材的加工、和種植繼續呈增長趨勢,預計到2015年產值可達3.3 億元, 由此可以反映出霍山縣中藥材加工技術水平低,產值增長空間較大。雖然霍山縣中藥材加工的規模在不斷的擴大,但中藥材產業的發展不僅要依靠規模的不斷擴大,更需要技術的提高和創新來提高其產值的增長能力。

圖1 霍山縣種植、加工名優中藥材企業
[1] 霍山 縣 中 藥材產業 化 發 展 概 況[OL].http://www.ada.gov.cn/webinfo/shengju/adaweb/zhxx/xxjl/2012/06/12597.html
[2]古方中醫網.國際市場對中草藥的需求日益擴大[EB/OL].2008-09-11. http://www. cn939. com/tcm-article-read-28954.html
[3]藺海明,武延安,張自華,等.韓日藥材產業及加工技術考察報告[J].甘肅農業科技,20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