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愷 王 吟
(浙能長興發電有限公司,浙江 長興313100)
鍋爐的汽包水位保持正常是保證鍋爐和汽輪機安全運行的重要條件之一,調整操作不當,將造成兩種水位事故。 一種是汽包滿水事故,另一種是汽包缺水事故。 在機組正常啟停和運行中通過科學的判斷分析和正確的調整汽包水位,才能很好的防止惡性事故的發生和間接地降低發電廠的生產成本。 浙江浙能長興發電有限公司四臺300MW 機組鍋爐均為北京巴威公司生產的亞臨界、一次再熱、自然循環、前后墻對沖燃燒、單汽包、固體排渣煤粉爐,汽包水位正常允許變化范圍為±50mm;報警水位±150mm;鍋爐MFT 動作值為±230mm,延時20s。 下面,就鍋爐運行中的幾個典型關鍵工況,分析如何能更好地進行汽包水位的調整。
1)點火至沖轉前的水位調整。 可以根據鍋爐熱負荷增加的速度,鍋爐5%旁路、汽機主蒸管道疏水、鍋爐連排開啟量來估計維持汽包水位所需要的給水量。 由于我廠機組在汽機疏水伐開啟時,可能會造成汽機中壓抽汽區溫差增大,點火初期主蒸汽疏水伐與本體疏水伐可交替開啟,此時應注意在開啟瞬間,由于汽壓變化而造成的虛假水位現象,在點火初期應加強對鍋爐5%旁路、汽機主蒸汽管道開啟時的水位監視。
2)15%給水旁路切換。 隨著汽包壓力上升,機組負荷的增加,當利用15%旁路調節水位裕度減小時,應及時將給水泵切至給水主電動門運行,在切換的過程中,應注意維持給水流量不變,在給水主電動門開啟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給水流量的變化逐漸關小給水泵轉速,以防止流量突增而引起的滿水事故或由于給水泵進口壓力低跳泵而造成的缺水事故。
3)機組沖轉和并網時,因我廠采用高壓主汽門沖轉,所以汽輪機沖轉前應退出旁路,退旁路時結合燃燒的減弱,水位將有一個下降的虛假過程。 而在汽輪機沖轉和并網時,會因機側閥門的開啟而產生上升的虛假水位,此時壓力、水位都在下降,說明現在反應出來為真實水位。這時需要給出比實際蒸汽流量大的水才可以把水位拉回來同時補充上汽包水位從上升到開始下降這段時間內消耗的水量。
并泵時應維持負荷、汽壓的穩定,根據運行前置泵出口流量,轉速估計兩泵并列時,各泵的流量、轉速、再循環及調門動作情況。 本人覺得并泵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始終要維持給水流量與蒸汽流量的平衡; 監視運行泵及待并泵的的流量分配及轉速變化和調門動作情況;水位總操輸出與兩臺汽泵轉速控制輸出是否對應。

圖1
如圖1 所示,為我廠#3 機組3 月19 日并泵曲線,以B 泵為例,在并泵過程初期,B 泵并未出水,此時B 泵輸出“OUT”值逐漸上升,A 泵自動時,指令會由于B 泵“OUT”的上升而下降,A 泵轉速下降,但此時B 泵仍未出水,因此給水流量下降,水位也隨之下降,此時可將B 泵提速至出水流量, 注意兩臺汽泵的出口壓力接近,B 泵再循環開始往下關,給水流量呈上升趨勢,A 泵轉速下降至兩泵轉速較為接近時,可將B 汽泵投入自動,通過減小B 泵偏置,使兩汽泵均衡出水。在整個并泵過程中,當發現給水流量大幅度偏離蒸汽流量時,應及時調整,當發現汽泵已無法控制水位時,可開啟電泵參與調節,在利用電泵搶水位時,應密切監視給水流量與泵進口壓力。
當發生磨煤機RB 或風機RB 時,由于1~2 臺磨煤機跳閘,燃燒的突然減弱,汽泡破滅會造成汽包水位的收縮,跳磨臺數越多,下降趨勢越大。 此時,應根據情況投油穩燃,密切注意水位變化,在后期水位升高時可適當降低水位設定值,防止過調。 額定工況下,當發生汽泵RB時,電泵聯啟,應迅速增加電泵轉速,關注其潤滑油溫及工作油溫在正常范圍內。 若電泵因故障未自啟, 兩臺磨煤機跳閘, 機組負荷將以600MWmin 的速率降至150MW 左右,四抽壓力的下降使汽泵出力受到很大影響。此時,應立即關閉該臺機組的連排、供熱、輔汽,減少額外的工質損失;可將機組控制切至基本級,在穩定燃燒的前提下,迅速減弱燃燒,同時手動適當關小高壓調門,將機組控制在較低負荷,盡量使汽包進、出達到平衡狀態。
高加出系, 就是汽輪機的一二三段抽汽量突然快速為零的過程。對于鍋爐來說,發生了2 個工況的變化,一個是蒸汽流量減少壓力升高,另一個是給水溫度降低100℃引起的爐水溫度降低,水位將先低后高。 如圖2,為我廠#2 機組2 月27 日高加出系曲線,因為蒸汽流量的不真實上升,再加上汽包水位的快速下降。 這樣形成的汽包虛假水位對自動調節品質要求就比較高,從曲線情況看,在自動調節情況下,因汽包水位的下降,給水流量在上升,至蒸汽流量開始下降,給水流量還在上升,最高至767t/h。 直至汽包水位低至-85mm 并開始回升的時候,給水流量才開始下調。 個人以為應在汽包水位從-85mm 開始回升時就進行干預。 因為這時候的汽包水位上升是真實的,是前一波虛假水位導致多余給水補充的真實反映,必須要在后面的調節中把這多余的補充消除掉。

圖2
汽包水位受影響的因素眾多,所以,正常運行中應認真監視各項參數及工況的變化,及時進行有關的調節,一旦發生水位變化時,應迅速查明引起水位變化的原因,及時分析判斷汽包水位的變化趨勢和進行必要的調節,保證汽包水位的穩定運行及機組的安全運行。
[1]張曉梅.汽包水位的控制與調整 燃煤鍋爐機組[J].中國電力,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