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聰
作為中國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向世界的重要平臺,深圳文博會迎來辦展的第十個年頭,在打造“文化強國”的背景下,中國文化產業在本屆展會上的新趨勢、新動態備受外界關注。開幕當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充分肯定深圳文博會十年的發展歷程,展會規模不斷擴大,政府組團實現滿堂紅,采購商遍布全球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在參展商、采購商“兩商”配套上取得實質性成果,交易額逐年增加,已成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臺。
在2013年評選的70家全國首批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中,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又優中選優,圈定了其中44家單位參加文博會新聞出版館的展覽展示。他們顯示了傳統新聞出版單位在數字化建設方面的顯著成果,成為本屆文博會的一大亮點。北京市委前線雜志社等參加展會的黨刊,弘揚了黨刊數字化融合發展的方向,受到很多專業觀眾和熱心讀者的關注,取得了良好的參展效果。
數字化融合發展:
傳統新聞出版單位的華麗轉型
文化是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黨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決策,要求加快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但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信息化大潮日益洶涌澎湃,網民數量成倍增長,網上輿論陣地的爭奪日趨激烈。出版業以及紙質的圖書、期刊等傳統的新聞出版單位奮起應對挑戰,出版和文化事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正如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孫壽山在本屆文博會數字出版高端論壇所言:“傳統新聞出版單位只有通過實施數字化轉型升級,才能在鞏固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充分借鑒新興媒體的技術優勢和渠道優勢,實現在全媒體背景下深入融合、深入發展。”
有些商業媒體主要關注數字化轉型的點擊量和盈利模式。而黨刊的領導者則從更高的層次上認識到,如何做好網上理論宣傳教育、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提高理論宣傳的影響力,是時代對黨刊提出的必須破解的課題,也是提升輿論引導能力的必由之路。由于在新媒體群建設方面上的超前思維和突出成績,2013年,前線被評為全國首批70家數字化轉型示范單位之一,全國僅2家黨刊單位入圍。
縱觀國內各大傳統媒體的新媒體探索,可謂任重道遠、充滿艱辛。回首前線新媒體群的建設,雜志社積極解放思想,主動順應互聯網技術發展趨勢,積極推動刊物數字化轉型發展,及早起步建設新媒體平臺,已經形成了涵蓋網站、手機報、視頻節目、電子刊、微博、微信等多種新媒體平臺的前線雜志社新媒體群,通過全媒體、個性化、大容量的傳播手段和模式,打造出一個基于互聯網、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的理論學習新陣地,在全國地方黨刊的數字化轉型發展中走在了前列。
前線雜志社新媒體群主要涵蓋了以下單元:
前線網——綜合性理論網站。網站創辦于1999年5月,并多次改版升級。以滿足廣大干部群眾理論學習、交流探討為宗旨,充分發揮北京市委機關刊具有的工作優勢和理論優勢,堅持差異化、精品化戰略,著力突出理論特色、北京特色、黨刊特色,前線網成為眾多網站中獨樹一幟、特色鮮明的思想理論學習網站。
前線學習手機報——濃縮指尖精彩,助力學習人生。前線學習手機報以滿足廣大黨員干部“碎讀”、“快讀”、“精讀”、“勤讀”的時代需求為導向,為全市處級以上干部特別是局處兩級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提供一個思想理論學習新平臺。自2011年創辦以來,前線學習手機報已成功編發200多期,受到廣大干部的普遍認可和好評。
前線視頻——麻辣觀點,網絡課堂。講壇依托首都高校名師資源,陸續邀請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黨校等知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青年專家,通過網絡授課的方式,對當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層解讀,通過深入淺出的語言打造互聯網上的“理論熱點面對面”。
前線電子刊——理論熱點,e刊解讀。以全新的載體形式展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和創先爭優活動,兩大系列并行,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料,具有專題性、資料性、理論性、前瞻性的特點。
前線微博、微信——接駁大眾,點讀理論。官方微博“@前線網”、官方微信賬號“前線理論圈”自推出以來,訂閱用戶不斷上升,通過互動的形式拓展了黨刊在人民群眾中的影響力。
在新媒體建設中,前線堅持兩個原則:一是主流媒體原則。前線新媒體群是黨刊新媒體群,在宣傳上必須遵循黨的領導,以建設引導主流輿論為首要任務,自覺成為黨輿論宣傳的主陣地,發揮主流媒體作用。二是前線雜志和新媒體群堅持正確的辦刊方向,并努力實現跨越式互動發展,即繼承前線雜志的光榮傳統和優勢,努力打造網絡多媒體形式的“新前線”;通過辦好網絡多媒體形式的“新前線”,為前線雜志注入新的活力,共同構筑前線刊網媒體群,形成協同作戰的集團效應。
雜志社這樣的做法得到了同行和讀者的贊同。當代貴州社長在文博會的交流現場表示:“前線的新媒體群建設與時俱進,充分利用新的閱讀方式抓住了數字化時代增強黨刊影響力的新方式和新途徑。”
展示交流互動:
黨刊引起各界關注 影響不斷擴大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為首批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中的44家提供了文博會的免費展位,突出成果展覽展示。前線的展位占據新聞出版館挨通道的有利位置,充分展示了前線雜志和前線新媒體群的風采,突出展現了雜志社近年來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方面作出的積極探索成果。
本屆文博會切實落實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要求,進一步強調了簡約、節儉、低碳辦會,更加務實和注重效率。如展前各類籌備會議精簡高效;各類紙質宣傳資料大幅減少,更多地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發布信息;展館的裝修布置更加強化低碳、環保要求,綠色展會的特征更加突出。
前線雜志社也本著勤儉赴會、節儉參會的原則,嚴格遵守中央和北京市相關規定,從雜志社實際情況出發,做到了既注重參會效果,又處處節儉。在籌備和參展過程中,雜志社多部門通力協作,從宣傳內容的確定到展品的設計制作,從展臺的搭建到現場接待,都較好地體現了前線人的團隊精神和節儉意識。以紅色為主基調的36平方米的展位設計,現場效果大方簡潔,體現了黨刊的風范。
經過十屆的成長與發展,文博會越來越得到媒體和社會各界的關注。200多家境內外媒體、1510名記者參與報道文博會。社會各界踴躍參與文博會各項活動,盡管受陰雨天氣影響,本屆文博會主展館、分會場、相關活動點總參觀人數達507.98萬人次。觀眾結構進一步優化,專業觀眾達89.83萬人次,同比增長9.52%,其中境外專業觀眾16.20萬人次,同比增長11.57%。
專業觀眾愿意了解同行的發展模式和經驗,普通觀眾對黨刊也并不陌生,來到前線展臺前的有了解前線歷史的老年人,有關注黨刊新發展并給予意見建議的熱心讀者,也有地方政府宣傳部門的同志。
江西省信豐縣宣傳部長認為,理論學習要與時俱進,學習的手段也要更新。這次從前線學到了很多經驗。“我是前線的老讀者,前線的文章耐琢磨。”一位黨刊“發燒友”留言。參展單位四川省稻城亞丁景區管理局的干部余彬告訴我們:“在近期正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看了《前線》等黨刊,獲益良多,學會了用理論結合實際,指導日常工作。”前線的子刊物《北京文化創意》也得到了從事文創企業的讀者的歡迎。一位在動漫企業工作的年輕女孩買走了兩套《北京文化創意》合訂本,希望學習借鑒雜志中報道的優秀文創企業案例。
很多年輕人紛紛用智能手機拍攝關注了前線雜志的二維碼。在手機閱讀成為一種新潮流的今天,二維碼可以實現紙質媒體與智能手機、互聯網等終端的有效融合,將成為新形勢下刊網一體化的有益嘗試,而這些年輕的網上關注讀者也將是前線未來要了解和服務的新讀者群。
未來,在新的征途上,前線將繼續秉承優良傳統,開拓創新,努力服務于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思想保障,永遠站在理論宣傳的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