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誠 廖俊
【摘 要】近年來,我國不斷提出促進強化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但由于無形資產價值的評估難問題,使得文化企業無形資產的價值不能得到充分的評估,這成為制約文化企業發展的瓶頸。本文從文化企業無形資產的特點入手,分析了文化企業無形資產的四種評估方法及其局限性,以期給文化企業的價值評估提供思路。
【關鍵詞】文化企業;無形資產評估;評估方法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第三產業的發展帶給經濟持續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出來。文化產業作為第三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對于優化區域產業結構、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由于無形資產本身的特點以及我國無形資產評估面臨的起步晚、發展慢、重視不夠等難題,使得文化企業無形資產的價值評估面臨一系列難點。因此,探析文化企業無形資產評估問題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文化企業的概念及其無形資產的特點
1.文化企業的概念
1998 年,英國創意產業工作組最早開始了對創意產業的概念進行研究,認為創意產業是源于個人創意、科技和智力成果,主要以知識產權為載體,并確定工藝品、設計等的 13 個行業為產業部門。而后,美國等多國也相繼提出了類似的概念和分類,但主要內涵相差并不大。
上世紀80年代,我國首次引入文化創意產業這個概念,經過多番演變,1992 年國務院首次在政府文件中使用“文化產業”的概念。
2.文化企業無形資產的特點
(1)文化企業的核心資產是無形資產。與其他產業不同,文化企業的核心資產非機器、產房等固定資產,而是商標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版權、特許使用權等無形資產。文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亦來源于無形資產的不斷創新導致的不可模仿性和唯一性。
(2)文化企業無形資產的價值具有不確定性。文化企業無形資產往往具有獨創性和唯一性,使得評估時很難找到其相似品作為價格參照,因此難以確定其市場價值。同時,文化企業無形資產的市場價值受宏觀政策、新技術的發展、替代品的出現、市場接受程度等各個方面的影響而表現出較大程度的波動,從而造成了無形資產價值的不確定性。
二、文化企業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及其局限性
1.成本法
成本法包括了歷史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歷史成本法是將研究和開發某項無形資產所發生的所有相關成本予以資本化,將其作為無形資產成本的方法。重置成本法是通過測算現實條件下建造或購置全新狀態下的無形資產所需的成本,再減去評估對象的功能性陳舊貶值、實體性陳舊貶值和經濟性陳舊貶值后的差額,以其作為評估對象現實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
以成本法評估文化企業無形資產的做法雖然可行,但卻有以下缺點:第一,某些無形資產真正價值無法揭示。如前文所述,無形資產的獨創性和唯一性決定了其在市場不具替代品,這導致如果按歷史成本法評估,那么最終提供的信息將缺乏決策相關性。第二,以成本法計量無形資產價值的做法不能體現資產的本質。資產是預期能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無形資產的開發與其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多少并不相關。
2.現行市價法
又稱市場法。其做法是,當對某項資產的現值進行評估時,可以選擇市場上現有的相同或類似的資產標價來作為標的資產的價值。由于文化企業無形資產的獨創性和獨占性,這種方法并不廣泛適用。常見的產品如音像制品、攝影作品等可用此方法,但類似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的價值評估就顯然不適用于此方法了。
3.收益現值法
收益現值法的思路是:計算無形資產在未來期間可能有的收益,再選定折現率,通過計算將收益折成現值,最后將現值加總。該方法有效避免了使用成本法造成的計量不準確,更加接近資產的本質。但是,未來的現金流量和折現率的選擇依賴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故會對評估結果產生較大的影響。而且,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對貼現率的變化非常敏感,貼現率的微小變化將導致貼現值的很大的出入。因此,此方法也難以保證無形資產的信息所應具有的可靠性。
4.實物期權法
期權是表示擁有在未來某個時間按約定價格買入或賣出某種標的物的權利的協議。這個約定價格被稱作執行價格。文化企業中的無形資產也大都具有某些實物期權的特點。文化企業無形資產可以借鑒實物期權定價方法的原因是:無形資產與衍生金融工具都沒有公開交易的市場確定其價值,且其價值要根據未來事項的發生與否來確定,其價值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實物期權法的基本思路為:首先,將無形資產看做是一種期權;其次,識別出標的資產及其當前價格以及期權的執行價格,可運用成本法、現行市價法和收益法等傳統的無形資產評估方法計算出來;然后,分析無形資產的收益變動情況和標的資產的價格變動情況;最后,采用適當的實物期權定價模型計算出實物期權價值。無形資產的價值就是常規價值與實物期權價值的和。
參考文獻:
[1]李先瑞.文化創意企業無形資產評估問題探討[J].國際商務財會,2010(2)
[2]聞多.期權定價理論的實質及無形資產評估中的期權方法[J].廣東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03(8)
[3]祁旭輝,郭長安.文化企業及其評估實踐研究[J].商業時代,2009(18)
[4]沈子嘉.幾種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的對比分析研究[J].財經界,2008(2)
作者簡介
成誠(1989—),女,漢族,江西贛州,碩士,單位:江西財經大學,研究方向:審計理論與實務;廖俊(1990—),女,漢族,湖南益陽,單位:江西財經大學,研究方向:會計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