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陽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社會條件的發展和教育背景的變化,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必須不斷的進行更新和變革以適應新的形勢下對高等學校財務管理體制的新要求。為此,中國于2013年發布新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并于2014年開始執行。新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在會計制度基礎、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等方面有著較大的調整,這將對中國高等院校的現行會計體系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應加強對新高校會計制度的研究,分析變動內容,預測將帶來的影響,并對當前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提出優化建議。
關鍵詞:新高校會計制度;高校財務管理;優化建議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3-0145-02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條件的發展和教育背景的變化,高等學校財務管理體制也面臨著新的形勢,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必須不斷地進行更新和變革以適應新的形勢下對高等學校財務管理體制的新要求。自1998年實施《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實行)》以來,中國高等學校會計制度逐漸建立和完善,對于推動高等學校會計和財務管理系統的規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隨著中國會計制度逐步同國際接軌,會計制度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原有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經濟形勢需要。為此,2009年中國發布《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對原有高等學校會計制度進行修訂,最終于2013年發布新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并于2014年開始執行新的會計制度。
一、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變化內容
新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是在高等學校教育事業面臨新需要的背景下修訂的,主要是為了全面反映公共財政改革的需要,進一步規范高等學校財務管理,從而促進高等教育健康發展。對比新舊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可以發現存在著以下兩個方面的主要變化。
1.會計制度基礎的變化
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第一,會計制度依據。這個變化,主要是舊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試行)》來制定,而新版的會計制度除了依據上述兩個法律條例,還依據《高等學校財務制度》來制定,會計制度依據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第二,會計核算基礎。在舊版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中要求,采用收付實現制,只有經營性收支業務采用權責發生制。而在新版會計制度中雖也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但是將權責發生制的核算范圍進行了擴大,不只局限于經營性收支業務。第三,會計科目。這個變化,主要體現為設置會計科目的自由度增大了。舊版會計制度規定不可減少或合并會計科目,而新版會計制度則可以減少沒有相關業務活動的會計科目,自由度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2.會計業務科目和報表的變化
在具體的會計業務操作上看,主要對會計科目和報表進行了部分調整,甚至有較大變動。第一,會計科目的變化。科目變化較為明顯,同舊版會計制度相比,科目有增有減。資產類科目刪除借出款,新增在建工程、固定資產清理、累計折舊、累計攤銷等科目。負債類科目調整了應交稅費、長期借款等科目,新增應付職工薪酬等科目。其他凈資產類科目、收入類科目和支出類科目均有較為明顯的科目調整和變化。第二,會計報表的變化。在之前的舊版會計制度中,會計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和支出明細表。而新版的高校會計制度中則將會計報表進行了更新,保持同國際會計準則同步或者趨向,會計報表包括報表內容和附注,而報表也調整為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及財政補助收入支出,主要是新增報表以反映財政補助資金的收入和支出,有利于財政資金的合理利用和監督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二、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
從今年執行新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以來,通過對比分析新舊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以及結合本人的工作經驗來看,新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將會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產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1.會計制度的變化會增加當前高等學校會計工作的難度
在當前的高校中,會計工作一般由經驗豐富的年齡較大的擔任會計工作的負責人和骨干。在這種形勢下,一方面對會計工作的穩健開展起到了良好的帶動作用,但另一方面,會計制度的變化對當前會計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和會計工作能力提出了挑戰。比如,這次調整的會計基礎中,就大幅度調整了會計科目,同時由于權責發生制下將調整許多原有的會計科目,必然會增大會計工作人員的壓力和工作任務量。
2.執行新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有利于更為準確和真實地反映高校財務狀況
在舊的高校會計制度中,基建會計可以不實行當時的會計制度,進行單獨核算,游離于高校財務管理之外。這實際上就形成了高校財務管理“兩本賬”。而且,隨著近些年來高校規模的擴張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基建會計的賬本越來越大。僅僅依靠學校財務會計的賬本已經越來越不能反映高校的資產狀況。因此,就基礎設施建設這一項調整來說,新的會計制度就將它納入了學校的統一的會計工作中來,有利于更為準確和真實地反映高校的資產狀況。
3.執行新的會計制度有利于加強高等學校的財務管理
這次執行新的會計制度,在會計科目上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這將有利于高校按照通行的會計制度來分析和判斷學校的資產狀況和實現成本控制與績效管理。同時,實行權責發生制,學校可以通過計提折舊等方式真實地反映學校資產狀況,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學校和上級主管部門掌握學校的債務情況,反映學校的財務風險狀況,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實際工作效益,提高高校管理效能。
三、對當前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優化建議
高校執行新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對當前的會計工作形成一定的沖擊,我們應做好相關工作來銜接,從而達到優化高校會計工作的目的,實現新舊會計制度的平穩過渡。
1.組織會計工作人員進行學習和培訓
由于此次會計制度變化較大,因此,學校應將對新會計制度的學習和培訓作為銜接工作的重點。首先應組織學校的教師和會計負責人共同研究新高校會計制度的不同點,然后研究培訓方案,爭取將會計工作以及資產管理等相關人員都納入培訓工作中來。同時,學校的會計部門還應組織專門的針對新會計制度的技能培訓,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績效。
2.安排專項會計銜接工作計劃
由于新舊會計制度中的會計科目變動較大,因此,學校應專門進行研究和安排會計銜接工作的專項計劃。首先,應對學校的會計軟件進行升級或者更新。由于是采用新的會計制度,原有的會計軟件肯定需要及時進行升級,如果和新會計制度相差較大,則需要學校重新購買專門的會計軟件。其次,應做好數據的錄入和比對工作。由于會計科目調整,將會對以前的會計數據部完全相同,因此,會計部門應對之前年度數據余額進行比對和分析,盡量做到會計科目和新會計制度相對應,并做好新數據的錄入工作。
3.對固定資產進行補提折舊
新的高校會計制度中設置了對高校固定資產的會計科目,累計折舊,這在舊的高校會計制度中是沒有的。因此,學校應組織會計或資產管理部門對學校固定資產進行重新核實,并依據新會計制度進行補提折舊。會計部門或者資產管理部門應在全面核查的基礎上,設定相應的折舊率,計算出固定資產價值余額,并按照新的固定資產價值計入學校凈資產。
4.做好基建賬目的并賬工作
新的高校會計制度要求將基本建設投資業務納入高校會計賬目中,并設置了“在建工程”會計科目來反映基建賬目。因此,學校必須將基本建設項目納入到會計報表中來。會計部門應首先核實學校的基建項目和基建賬目,然后依據新的會計制度,并入新的會計科目中。
四、結束語
新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在會計制度基礎、會計科目和會計報表等方面有著較大的調整,這將對中國高等院校的現行會計體系產生一定的影響,也將推動高校會計制度同國際會計規則的接軌。因此,做好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將有利于推動高校會計制度的規范化、標準化,準確反映高校財務狀況,提高會計工作效能。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教育部.高等學校會計制度[Z].2013:12.
[2] 尉清平.高校會計制度改革拉開序幕——學習《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的思考[J].會計之友(上旬刊),2010,(3).
[3] 楊洋.新舊高校會計制度銜接的建議[J].財經界,2014,(10).
[責任編輯 陳鳳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