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豐濤
(武警杭州士官學校,杭州 310023)
武警部隊搶險救災行動裝備保障淺析
溫豐濤
(武警杭州士官學校,杭州310023)
摘要:本文分析了武警部隊搶險救災行動裝備保障的特點:受領任務時間短,行動緊急、裝備隨機故障多,故障突發性強、裝備保障機構機動頻繁,“運動中保障”特點突出、前運后送困難,不易協同等。提出了搶險救災行動裝備保障的主要措施有:預有準備,快速反應、在裝備保障的編組上,以群隊式為主、在保障物資的供應上,以運行為主保障供應、在裝備的搶救搶修上,采取現地修理和集中修理相結合的方式。
關鍵詞:武警部隊;搶險救災;裝備保障
當前,隨著武警部隊裝備水平的不斷提高,裝備保障工作對部隊戰斗力水平的影響越來越突出。搶險救災行動是武警部隊擔負的重要多樣化任務之一,如何提高裝備保障工作效率,使武警部隊在搶險救災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目前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
1.1受領任務時間短,行動緊急
搶險救災行動大多事發突然,缺乏可預見性,一旦險情發生,時間就是生命,事發初期是“黃金搜救72小時”,武警部隊能否在第一時間趕到事發地區,既關系著救災行動的效率,也關系著事發地區的社會穩定。與搶險救災行動相比,裝備保障工作要先期展開,做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裝備保障工作的進度和效率直接影響部隊的機動速度和后續工作,因此,裝備保障工作的準備時間更短,對時效性的要求更為突出。
1.2裝備隨機故障多,故障突發性強
隨著部隊現代化建設的推進,武警部隊列裝了大量技術含量較高的裝備,實踐表明,裝備的技術含量越高,對保障的要求越高。搶險救災行動時,一方面,多數情況下外部自然環境惡劣,無法保證精密裝備穩定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部隊大多是緊急拉動,裝備啟用前的檢查、調整、保養等準備工作不充分;再加上在遂行任務中裝備又常常連續、超負荷工作,這些因素都容易導致突發故障,使裝備的隨機故障率大大高于平時。
1.3裝備保障機構機動頻繁,“運動中保障”特點突出
在搶險救災行動中,事發地區的社會環境和生產生活往往受到了較大的破壞,很難為部隊的搶險救災行動提供支持,裝備保障力量應以部隊運行、攜行為主。搶險救災行動遂行任務的時間、地點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在遂行任務時,又經常需要根據災情變化調整行動部署,因此,整個搶險救災行動中武警部隊機動頻繁,裝備保障機構必須適應這種行動特點,既要做好自身的機動,又要在機動中為部隊提供連續的、有效的、動態的保障。
1.4前運后送困難,不易協同
搶險救災行動中,事發地區的地形地貌大多有較大的變化,不便于保障物資的運輸。同時,部隊現有運輸車輛有限,現地征用車輛困難,進一步加大了保障物資運輸的難度。由于受到災情、道路、交通狀況的限制,各保障機構之間相互協同困難,物資前送困難,修理組不易機動,裝備保障機構內部各部門之間相互支援難度大,不便于保障機構的整體協同。
2.1預有準備,快速反應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近年來,我國各類自然災害呈高發態勢,武警部隊各單位應根據駐地及周邊地區易發災害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前做好裝備保障的各項準備工作。第一,在裝備的日常的管理中,裝備保障部門應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保證裝備科學使用、及時檢查、定期保養、適時維修,使裝備經常性地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第二,裝備保障部門應根據災害特點,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前制定各類裝備保障預案,確保預案的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第三,裝備保障部門應有針對性地提前儲備各類保障物資;建立保障物資應急采購、籌措的相關渠道;對保障物資按照攜行、運行、后留進行合理分配。第四,裝備保障部門應組織所屬人員,經常性地進行搶險救災裝備保障的各項訓練,把搶險救災裝備保障訓練納入部隊的年度訓練計劃,通過訓練保證部隊裝備保障人員隊伍素質過硬。
2.2在裝備保障的編組上,以群隊式為主
搶險救災行動在樣式上具有非線性,保障任務上具有多變性,保障力量內部不易協同,裝備保障應以伴隨式保障為主,群隊式編組較為適用。裝備保障力量可根據行動部署,編組若干個具有獨立保障能力的保障群,和各部(分)隊一起行動。通常可編為分隊保障群、基本保障群和機動保障群。分隊保障群和各分隊一起行動;指揮所掌握基本保障群,在搶險救災行動的關鍵時間、關鍵地點和關鍵環節實施集中保障;機動保障群負責執行臨時性保障任務。每個保障群都具有獨立、綜合保障能力。保障群內按照保障任務的性質編隊,如編組若干個搶救搶修隊、物資補給隊等。裝備保障群以隊為基本單元,根據保障任務需要,既可疊加成群,又可分割為隊,便于隨時編組、機動編組,適用于保障任務的多變性和保障行動的非線性,非常適合于搶險救災行動。
2.3在保障物資的供應上,以運行為主保障供應
搶險救災行動,遂行任務的時間和地點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部隊機動頻繁,運動中保障特點突出。遂行任務時的物資保障可以在補足攜行量的基礎上,盡量加大運行量。可采取以車代庫的方式,將保障物資裝在運輸車輛上,隨部隊一起行動。后方應及時籌措各類保障物資,并根據需要適時前送。也可以在災情嚴重的地區,建立臨時性的保障物資儲存庫,形成由后方到庫,再由庫到車的物資供應鏈,保證保障物資供應的連續性和時效性。在組織物資供應時,裝備保障部門應周密計劃,按需保障,盡可能減少供應中的重復和脫節,減少浪費,提高保障的質量和效率。
2.4在裝備的搶救搶修上,采取現地修理和集中修理相結合的方式
搶險救災行動中,裝備搶救搶修時效性強,加之事發地區交通不便,能現地修復的裝備盡量現地修復。各分隊保障群可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多法并舉恢復故障裝備的技術性能,對無法完全修復的,可以力爭恢復裝備的部分工作性能。對于故障裝備較為集中的地區,可以由基本保障群組織集中搶修,并及時組織修復的裝備歸建。對于故障裝備較多的分隊,裝備保障指揮機構可視情派出機動保障群,對該分隊的搶救搶修力量實施加強。對于現地無法修復的裝備,應適時組織后送修理,原則上以后方機關前出接修為主。
參考文獻:
[1]解思調.裝甲兵技術保障學[M].解放軍出版社,1998(9)
[2]王小榮.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搶險救災訓練教材[M].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司令部,2003(3)
作者簡介:溫豐濤(1976-),男,河南汝陽人,研究生學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裝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