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釗
(黑龍江省財政廳信息中心,哈爾濱 150001)
電子信息產業現狀及對策分析
王釗
(黑龍江省財政廳信息中心,哈爾濱150001)
摘要:電子信息產業是當前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產業和重要保障。本文首先分析當前電子信息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再根據實際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對策
1.1高級信息人才缺乏,阻礙了電子產業發展
在電子信息產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是以知識和技術密集性產業存在。因此,電子信息行業內競爭的實質就是人才的競爭。但是,在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中,大部分企業缺乏高級信息人才,嚴重阻礙了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其一,當前我國電子信息行業中,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很難讓高素質人才實現自我價值,高素質人才常常出現流失現象較為嚴重;其二,我國電子信息人才培養時間晚,信息人才尤其是高級信息人才在供需方面存在著極為不平衡的現象。
1.2電子信息產業環境較差,市場秩序混亂
通過實際表明,當前電子信息產業中大部分企業對環境不滿意,電子信息企業的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其中當前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在電子信息市場中,有些企業為了有效提高經營利潤,甘愿冒著侵犯其他電子企業知識產業的風險,開展一些盜版電子商品的活動。假冒偽劣現象較為嚴重,尤其是一些電子軟件產品,各個企業不斷實行價格戰術,從而形成了惡性競爭,這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中國市場,同時也讓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不斷降低。
1.3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缺少自主知識產權
當前我國電子信息企業雖然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仍然缺乏自主創新意識,從而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電子信息企業依靠國外技術的局面。我國電子信息企業存在空芯化的現象較為嚴重,擁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較少,科技水平較低;同時,以電子信息企業為發展主題,研、產一體化的技術體系尚未在電子信息產業中發展起來,嚴重阻礙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
2.1重視高素質人才培養,壯大電子產業人才隊伍
為了推動電子信息產業良性發展,需要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國家相關部門或者企業自身可以增加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資金,積極組織電子信息產業人員參加學習,盡量保持電子信息產業內人才的流動性,不斷加強電子信息技術人才管理,積極引進復合型人才,堅持實施有利于電子信息產業工作人員發展的激勵制度;同時,還應該積極聯合高等學校、民辦機構、企業等各種途徑,加大電子信息產業技術教育力度,不斷壯大電子信息產業的人才隊伍,為電子信息產業更好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2完善電子信息產業相關法律,嚴厲打擊假冒行為
國家相關部門應該根據電子信息產業的實際情況逐漸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尤其是應該嚴厲打擊電子信息產業內出現的假冒偽劣行為,加大對行業內惡性競爭的打擊力度,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競爭創造公平、合理的環境[2]。同時,針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出口額不斷增加,國外運用反傾銷、知識產權等保護手段,不斷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進行限制的問題,我國政府應該積極設置相關法律法規,以此規范和保護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2.3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切實提高市場競爭力
在當前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不斷強化自主創新能力,有利于提高電子信息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其中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方式:其一,國家政府應該積極轉變政府職能,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不斷增加電子信息科研方面的資金投入量,推動電子信息產業更好發展;其二,電子信息企業也應該充分利用國家各項政策,不斷進行電子信息產品深加工,以及注重對高科技的應用,努力實現電子信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效提高電子信息企業的經濟收益。只有這樣才能夠讓電子信息企業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占據優勢地位。
2.4積極優化產業結構,增強電子信息創新能力
雖然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發展,但是,電子信息產品的結構仍然不合理,很多低端電子產品仍然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同時國外在華投資搶先一步著手在高科技方面,也就率先搶占了中國的一部分消費市場。因此,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環境中占據優勢地位,便需要積極優化產業結構,提高電子信息產品的科技含量,推動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
在全球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電子信息產業有利于推動社會經濟快速增長,促進社會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社會經濟發展方式。因此,電子信息產業逐漸在國際貿易市場上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成為了很多國家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是當今國際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參考文獻:
[1]江鵬.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問題分析[J].消費電子;2014(4):149-149.
[2]何悅.重慶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建議[J].對外經貿;2014(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