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華忠
(安徽省銅陵縣環境保護局,安徽 銅陵 244100)
淺析防治揚塵污染的對策
谷華忠
(安徽省銅陵縣環境保護局,安徽 銅陵 244100)
本文通過分析城市揚塵污染來源、產生揚塵污染的原因及城市揚塵的危害,提出了控制城市揚塵污染的幾點措施。
揚塵污染;來源;危害;防治;對策
隨著我國的霧霾現象越來越嚴重,而導致霧霾天氣的主要元兇就是漂浮在空氣中的塵埃,而我縣環境空氣中的塵埃主要來源于建筑施工、交通運輸、石料礦山、碼頭區域、工業企業排放的煙(粉)塵以及機動車尾氣等引起的揚塵。
1.1 建筑施工場所的揚塵污染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近年來我縣正處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高峰時期,建筑、拆遷、道路施工及堆料、運輸潑灑等施工過程產生的建筑揚塵不斷增多,由于在施工過程中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建筑揚塵目前已成為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交通運輸產生的揚塵污染
一是由于路面破損而未及時修復,在運輸過程中因路面顛簸而造成的物料潑灑引起的;二是裝載礦粉、煤炭、砂石、渣土等物料的車輛在運輸過程中超限超載引起的潑灑。
1.3 石料礦山企業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揚塵污染
2011年全縣有石料礦山企業20余家,石料礦山企業在礦石的開采、破碎和運輸等過程中產生的揚塵污染,對全縣的空氣污染指數貢獻率較大。
1.4 碼頭區域作業場所產生的揚塵污染
一是裝載散裝物資車輛潑灑嚴重;二是裝卸方式落后,機械化裝卸水平較低,粉塵排放點多,作業場無任何配套灑水、抑塵等措施;三是小碼頭的重復建設,占用大量岸線資源。
1.5 工業企業排放的煙(粉)塵
2011年全縣涉及排放煙(粉)塵的重點企業有100余家,工業企業排放的廢氣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權重最大。
1.6 機動車尾氣
2013年底全縣機動車保有量為5萬輛,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機動車已成為城市大氣中最重要的污染源。
2.1 顆粒物危害人體健康
不同粒徑的顆粒物對健康的影響與其在大氣中停留的時間、滯留在呼吸道的部位以及所吸附的有害物質有關。粒徑小的顆粒在大氣中穩定度高,沉降速度慢。顆粒物在大氣中停留時間越長,被吸入人體的幾率越大。 一般10微米的顆粒物沉降到地面需要9小時,而1微米的顆粒物需9~98天,0.4微米需120~140天,小于0.1微米則需5~10年。
可吸入顆粒物的直徑越小,進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徑的顆粒物通常沉積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徑的顆粒物可進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可100%深入細支氣管和肺泡。可吸入顆粒物被人吸收后,會累積在呼吸道中,引發許多疾病。粗顆粒物可侵害呼吸系統,誘發哮喘病。細顆粒物可能引發心臟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因此,對于老人、兒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風險較大,另外,環境空氣中的顆粒物還是降低能見度的主要原因,并會損壞建筑物表面。
2.2 顆粒物讓人體免疫力下降
顆粒物本身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又是污染物的載體,所以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顆粒物可以刺激和腐蝕肺泡壁,長期作用可以破壞呼吸道的防御機能,致使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疾病發生。其次,顆粒物可以造成人體免疫機能下降。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在顆粒物污染環境下的小學生免疫功能會受到明顯抑制。另一方面,顆粒物還可以增加動物對細菌的敏感性,從而導致肺對感染的抵抗力下降。再次,顆粒物能吸收和散射太陽輻射,從而降低地面紫外線的強度,而紫外線具有殺菌和抗佝僂病的作用。最后,降落在皮膚或眼內的顆粒物,可以引起皮脂腺和汗腺阻塞,導致皮膚炎和結膜炎等病的發生。
3.1 扎實開展建筑施工揚塵污染整治工作
一是提前介入、條塊聯動,對新開工的工地實行文明施工管理,重點檢查施工工地的圍墻、大門、車輛清洗設備等方面的落實情況,對項目建設、施工、監理單位等有關人員進行文明施工的有關規范、標準、文件的宣傳教育工作,營造文明施工的良好氛圍;實行文明施工測評,強化現場管理。每月對全縣建筑工地進行文明施工及揚塵控制進行檢查評分,督促施工單位落實各項文明施工措施,提高現場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二是嚴格執法、齊抓共管,開展文明施工及揚塵污染防治專項檢查,對施工工地進行全面檢查,對于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并落實長效管理機制,確保現場文明施工措施達到整治標準。
3.2 加大道路運輸揚塵污染防控力度
通過加大道路管護力度,開展聯合執法,加大對超限超載等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加強對散裝物料運輸車輛的監管,加強路面保潔工作等多項措施降低道路運輸揚塵污染。
3.3 重點開展石料礦山揚塵污染整治工作
一是結合城市區域規劃,在全縣范圍內劃定禁采區、限采區和可采區,關閉了12家石料礦山企業;二是對可采區內的8家保留石料礦山企業開展深化整治,分別從石料礦山的開采、加工、運輸和企業管理等四個方面,制定了18條整治標準來規范企業的生產經營。
3.4 碼頭區域揚塵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編制全縣小碼頭(港口岸線)規范設置規劃,整合岸線資源,改造提升碼頭港口形象;二是重點做好貨運碼頭的專項整治,加強揚塵污染防治工作;三是結合長江岸線整治工作,關停了4家碼頭,遷移2家。
3.5 開展工業企業環境污染整治工作
一是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共關停20余家工業企業;二是結合“三線三邊三小”環境整治活動,對全縣重點排放廢氣污染物的相關企業加大監管力度,嚴肅查處排查中發現的問題,加大環境違法行為打擊力度。
3.6 加大機動車尾氣管理力度
一是落實公交優先戰略,推行城市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的城市交通模式,積極采用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及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替代汽油;二是嚴把車用成品油生產和流通準入審查關,從源頭上凈化成品油市場;三是嚴格機動車環保管理,對排氣不達標的車輛不發放環保合格標志,公安部門一律不予年審。
[1]張晶.胡春玲.城市揚塵污染現狀及防治對策[J].環境保護科學.2008,2):68-70.
[2]權進香.城市建設引起的揚塵污染的防治對策[J].太原科技.2008,2 :44-46.
[3]趙普生.馮銀廠.建筑施工揚塵特征與監控指標[J].環境科學學報.2009,8 :80-81.
[4]潘鴻章.環境與化學[J].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
[5]李友乾.科學防治揚塵污染讓城市天更藍[J].環境保護.2010,7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