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存宏 壽超群
(浙江 杭州310016)
建筑工程造價指的是進行該項建筑工程項目所發生的費用,也就是從建設項目前期手續籌建一直到項目驗收合格交付使用時所耗費的全部費用。建筑工程造價的組成要素包括:活勞動價值、物化勞動價值和剩余價值三者相對應的價格。 其主要構成框架如圖1 所示:

圖1 建筑工程造價的成本構成
建筑工程造價的計價方法分為兩種:清單計價和定額計價。
清單計價主要指招標人也就是建設項目的甲方,公開整個建筑工程的工程量清單,然后項目的乙方也就是投標人根據甲方所提供的清單,根據自身成本估算,進行統一報價,也就是參與投標的建設企業需要根據招標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單核算出該項工程的全部費用。清單計價的方式本著公平、公正和客觀的原則。 清單計價有利于為招投標工作提供公平競爭的基礎,有利于標底的控制和管理,具有實用性和競爭性的特點。
定額計價主要基本構成就是該項建筑工程的造價=定額+費用+文件規定,并根據相關政策法規強制執行,無論招投標的報價和標底都要以此為依據。 它所體現的是政府對建筑工程的宏觀調控和直接管理。 不能直接體現建筑企業根據項目特點和自身情況的自主報價。
建筑工程造價的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在滿足工程質量和項目工期的前提下,將建筑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預算范圍之內,并制定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和監管措施,優化建筑工程的成本支出,來保證工程造價成本的最優計劃實現。 隨著建筑行業的激烈競爭,降低成本追求利潤最大化,提高市場占有率已經是建設企業發展進步的最終目標。 筆者認為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項目的材料、器械和設備的采購成本要占據整個成本的40%-60%,是我們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 控制好采購環節的成本,應該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科學化和系統化的統籌分析,根據項目特點制定批量采購和集中采購的方式方法,增加議價的空間,降低采購成本。 第二,建立相應的采購責任制度,培養采購人員的責任意識,并且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 第三,采購過程中應盡量減少中間環節,直接向廠家進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直供制度。 第四,加強建筑企業的自身技術力量,從根本上降低采購成本。
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流程的優化,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進度,使得施工企業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這就要求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遵守施工程序,杜絕蠻干、投機取巧的工作方式。在施工之前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工藝流程,為建筑工程優化做好基礎。
首先,要建立一套高效的施工質量保證體系。 在施工過程中要做到邊施工邊調整,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最優成本控制。為了降低材料損耗和費用支出,可以實行限額控制,責任到人。 其次,嚴格控制原材料的質量,做好材料的驗收工作,為工程項目的質量做好準備。再次,依靠科學管理水平,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在施工過程中要推行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做到低成本高質量。 最后,完善工程項目的驗收制度。 要嚴把質量關,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問題工程采取“零容忍”的工作態度,力求把質量隱患直接消滅在施工過程中。
資金是每一個建設工程項目的奠基石, 沒有資金是萬萬不能的。但是每一項資金又都是有成本的,無論是長期借款,還是短期融資,甚至債券和股票,都是有機會成本的,減少資金的占用,可以減少資金成本,提高收益。建筑施工企業一般,資金使用量大,資金回收速度較慢,這就要求企業需要統籌合理的安排建設資金,減少無形的浪費。
在當今以清單計價為主導的市場運行模式之下,建筑工程項目的造價主要以“控制清單量、共同參與、施工企業自行報價”為基本原則,主要風險有以下幾種:
在建筑工程項目招投標前,投標方因對招標方也就是甲方的資金情況了解不夠,未能客觀深入的核實甲方的資金情況,致使在項目施工過程中,一旦甲方的資金斷裂,經濟情況出現惡化,就會導致其履約能力差,不能按時或者無力支付工程款,這樣就會給施工方帶來極大的影響,導致停工或無法施工。 雖然近年來國家政策法規已經將該項風險降至最低, 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的施工單位為了早介入工程,在手續和配套設施不完善的情況下,就進行現場施工,如業主不同意拆遷和拆遷工程不善,資金落實不到位等等,都會導致滯工或者停工。
施工企業在拿到投標文件后,沒有及時、準確、有效的對招標文件進行深入的分析了解,這就容易出現以下問題:對招標條件理解不透,對需要墊資的工程項目未能對施工期間的資金流動進行有效的分析,這就導致了投標方中標以后, 會對該建筑工程項目造成極大的影響,無法墊資或者工程施工條件和施工質量無法滿足甲方需求等等。
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單位中標以后, 將該項目工程分包給資質低,施工水平不足, 或者根本就是掛靠在具有相關資質公司下的小公司以后,如果分包人在轉包過程中疏于對分包商的管理和監督,這就勢必導致工程項目的質量、安全以及投入成本的風險大大增加。
甲方和施工企業在合同簽訂之前未能對合同統一認識,造成合同條款不全面,文字不完善,責任不清,致使合同存在很多漏洞。 建筑工程項目的特點就是時間跨度長,金額較大,合同履行過程中突發事件、干擾事件多和不可遇見風險多。 項目的管理者往往對工程質量、施工進度和物資供應比較重視,往往忽視了對合同條款的深入研究,這就造成后續出現問題以后,雙方根據合同劃分責任不清,資金結算不到位等風險。
本文通過對建筑工程造價的成本控制及風險分析闡述了筆者的一些觀點,主要認為施工企業應該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優化施工工藝,減低工程造價成本,監管到位,避免相關的風險,來增強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實現最優成本控制。
[1]張增慧,劉金鐸.建設單位對工程造價的控制[J].河北水利,2006.
[2]劉立英.論建設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
[3]劉志.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及控制分析[J].科技信息,2009(05).
[4]陳鳳嶺.工程造價風險管理方法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10).
[5]吳燕玲.施工項目工程造價風險管理研究[J].改革與戰略,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