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光茫
2013 ,世界經濟是平穩恢復的一年,中國經濟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如何梳理2013年的經濟走勢,各種經濟類圖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線索。

現在的中國經濟正處在一個變革的時代。英國經濟學家羅納德·哈里·科斯與中國學者王寧,在《變革中國:市場經濟的中國之路》中,講述一個有著中國特色的獨特故事。改革伊始,中國領導人痛定思痛,在堅守社會主義立場的同時,官方和民間改革并舉,共同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該書向讀者展現中國走向現代市場經濟的曲折險途和波瀾歷程。張維迎主編的《改革》,為讀者展示10位經濟學家的理性思考和討論。中國改革與發展的命運取決于我們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并且能從中看到困境,找到希望;理解中國社會,直面中國問題。
葉檀的《中國經濟站在了十字路口?》,濃縮了全球資本市場的智慧精華,與讀者共同分享看懂經濟趨勢的全新視角,傳授了理性投資的基本思維及操作技巧。其中包含了作者對國際國內市場的分析與預測,對股市、樓市、金市、期貨等領域的投資指導,對電商、傳媒、能源、航空等各行各業的經濟分析,對百姓如何正確理財的建議等。巴曙松、楊現領的《城鎮化大轉型的金融視角》,從更廣闊的視角思考中國城鎮化轉型之路。該書以中國城鎮化轉型為研究重心,直面城鎮化轉型中必然遭遇的諸多現實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中國人民銀行12月5日發布《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一種虛擬貨幣為什么要央行勞師動眾?嚴行方的《貨幣之王比特幣》,全面解讀比特幣的前世今生。比特幣為什么火?比特幣會像互聯網一樣改變世界嗎?比特幣能否終結美元陷阱?這些問題在書中一一得到了解答。張化橋的《影子銀行內幕》,透過描寫作者在影子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的三年經歷,系統性地陳列影子銀行體系的功能、監管、困境及改革建議等,也批評監管的嚴苛和缺失,金融危機隨時重臨。曾為最佳中國分析師的張化橋,亦在本書中分析中國股市低迷的原因。

現在是一個房價的時代,全社會都在關注房價,只是想說愛你不容易。綽號地產界“任大炮”的任志強,朋友稱他是“干著開發商的活,操著總理的心”。他的《野心優雅:任志強回憶錄》,想讓讀者知道他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有辛酸,也有委屈,一張表面嚴厲的面孔背后,也有“不可告人”的弱點。任志強的書里除了八卦內幕,更側重“社會責任論”。他多次談到“如何對社會說真話”,并揭秘了與很多高層領導往來的細節。《潘石屹、任志強:微博二人轉》一書,則剖析社會化營銷趨勢,面對危機如何成功轉化,并將品牌文化于無聲處深入人心。
史玉柱是中國商業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他從27歲4000塊錢白手起家,到全國排名第八的億萬富豪,從一夜之間負債2.5億,到借腦白金、網游東山再起。2013年4月,史玉柱宣布退隱江湖,可他的《史玉柱自述:我的營銷心得》,讓人讀到他困境中尋找成功的亮點。史玉柱向讀者娓娓道來,歷經時間沉淀的商業智慧和人生感悟。史玉柱出身“草根”,他的成功與失敗經驗,才是貨真價實的“真金”。這本書在啟迪讀者的同時,也為中國商界留下了一份彌足珍貴的商業思想記錄。趙偉的《給你一個團隊,你能怎么管?》,手把手教讀者打造企業中的尖刀團隊。
我們每天40%的時間不是選擇,而是習慣;建立新習慣,需要勇氣、智慧和能量。查爾斯·杜希格的《習慣的力量》,是一本可以改變人類生活軌跡和生命歷程的書。作者指點迷津,向讀者揭示了其中必備的智慧。倫敦商學院的資深教授朱爾斯·戈達德和托尼·埃克爾斯,在《常識的正面與反面》中,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詮釋了為什么一些企業能夠持續地領先于競爭對手。他們以最新的經濟學和心理學調查為參考依據,并參照數百名世界級企業管理人員的工作成果與教訓,揭示出企業管理上的偏見和盲點,指出如何打破常規,爭取企業致勝的關鍵。

《貨幣戰爭》前四部中,宋鴻兵對2008年經濟危機、歐債危機、中國出口市場放緩等預言,次次準確,給讀者帶來深刻的啟迪。而《貨幣戰爭5:山雨欲來》,再拋驚世大預言:貨幣泛濫的時代何以出現“錢荒”?“中國大媽”能否逆襲華爾街?什么不是“中國夢”?宋鴻兵帶領人們,認識貨幣時代的冷暖與預言。書中的重點,以財富分配作為解剖經濟活動的手術刀,把當今的“美國夢”與歷史上的“羅馬夢”和“宋朝夢”,進行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對比,為未來的“中國夢”提供歷史的參照系。
國學大師錢穆的《中國經濟史》,剖析歷代政治得失經濟根柢,把握五千年來中國經濟史脈。該書高屋建瓴、小中見大、鑒古喻今、充滿人文理想,是一本融政治、社會、經濟于一體的中國經濟專門史。吳曉波的《歷代經濟變革得失》,對中國歷史上十數次的重大經濟變法的種種措施和實踐,作了系統的概述和比照,指明因革演變,坦陳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總括了中國式改革的歷史脈絡,又剖析了隱藏在歷代經濟變革中的內在邏輯與規律。該書辯駁得失,以史為鑒,實不失為一部簡明的“中國經濟史”。
劉軍寧的《投資哲學》,是中國本土首部關于投資哲學的著作,論述了投資背后的哲學理念,投資的道德基礎。越追求卓越的投資者越需要卓越的投資哲學,這比投資者的專業技能更重要。徐志斌的《社交紅利》,從最基礎、覆蓋面最廣的分享數據切入,詳細分析了目前憑借微博、微信、QQ空間迅速成為國民級應用背后的原因、企業在微博、微信、QQ空間中可以如何更好地展開運營等。王巍的《金融可以顛覆歷史》,詳細描述了一系列小的金融創新,如何在歷史的縱深中產生令人驚嘆的蝴蝶效應,足以挑戰你的固有認識。
金融危機加速了西方主流經濟學家的反思:譬如市場失靈、政府失靈、體制不平等,幾乎顛覆了西方經濟和政治體制的根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在《不平等的代價》中,通過走訪世界各地的普通人,發現東西方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在很多方面都失敗了。書中揭示了繁榮的脆弱性以及掠奪行為難以避免,即使觀點值得商榷,但仍可激發對改革的次序、影響改革進程沖突的重新思考。《貧窮的本質》一書,作者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以扎實的發展經濟學實證研究,強調了起點的平等和機會平等的重要性,并且就一些現象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釋。

大數據是當前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被譽為“大數據時代的預言家”,牛津大學教授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其所著的《大數據時代》中,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向讀者介紹大數據如何變革時代。大數據將逐漸成為現代社會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就像公路、鐵路、港口、水電和通信網絡一樣不可或缺。每個人也都是大數據的一部分,不論我們想不想與大數據牽扯到一起,大數據都會找到我們,覆蓋我們。“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毫無疑問會給人類帶來空前便利。

3D打印將給幾乎所有產品的制造方式帶來革命性變化。利普森的《3D打印:從想象到現實》,揭開3D打印神秘面紗,讓傳統制造瞬間過時,規模經濟的鐵律從此被打破。整本書帶給讀者的不僅僅是極大的震撼,還有更多的觀察與思考——3D打印這個全新的世界將給你帶來什么?威廉·西爾伯的《力挽狂瀾:保羅·沃爾克和他改變的金融世界》,講述沃爾克如何力挽狂瀾,擊敗美國積重難返的通脹,并向讀者展現了沃爾克公共利益下的獨立人格。
綜上所述,這些圖書見證了2013年經濟發展的軌跡,見證了我們努力探尋的步伐,見證了一個開拓創新的不息的夢想,值得我們深深地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