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奎
(湖南省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洪江醫院 懷化418200)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一種,它是新生兒的肺部在受到較嚴重的感染和創傷后肺泡毛細血管受到損傷的一種臨床癥狀,這一綜合征也是急性肺損傷中比較嚴重的疾病[1]。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在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中發病率較高,胎齡越小發病的機率就越大,死亡率相當高,主要臨床表現是患兒出現呼吸困難,嚴重時易導致窒息死亡。我院針對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足月新生兒采取傳統機械治療,同時結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取得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足月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患兒,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實驗組男23例,女17例,平均體重為2 420 g;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平均體重為2 400 g。兩組患兒在性別和體重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機械通氣進行治療。醫護人員在治療前需先對患兒做酸堿平衡處理,以保障患兒體內電解質的正常。首先利用患兒的鼻子做正壓通氣,通氣過程中時刻密切觀察患兒各項情況,并根據患兒反應適當調整通氣,如患兒的正壓通氣值超過0.195 kPa,并且患兒的動脈血氧分壓保持在62~86 mmHg之間,即可采用頭罩給氧方式對患兒進行治療。
1.2.2 實驗組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結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在確診后的半小時內施以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肺表面活性物質均是同一家公司出產的豬肺磷脂注射液。醫護人員在為患兒進行注射時,需將注射液的溫度控制在37℃左右,讓患兒仰臥,吸干患兒氣管內分泌物,氣管插管,然后快速注入藥液,注入之后對患兒進行加壓通氣,通氣時間控制在3~5 min,以確保注入的藥液可以在患兒的肺部平均分布。最后將插管拔出,讓患兒自己利用鼻子進行正壓呼吸。如患兒沒有出現嚴重的呼吸阻塞,即不需要在給藥6 h之內對患兒做其他翻身等處理。如患兒在注射藥液12 h之后,仍出現較為嚴重的非低氧血癥,可再次對患兒進行給藥,但應該注意給藥次數不能超過3次。
1.3 觀察指標 用藥6 h后對患兒的體溫以及呼吸、心率等進行測量并觀察其變化。顯效:患兒呼吸日漸平緩,三凹征癥狀消失,面色逐漸恢復正常;有效:患兒在用藥之后呼吸平緩,三凹征癥狀有所緩解,面青也有所改善;無效:患兒用藥后呼吸困難的癥狀沒有得到緩解,三凹征癥狀沒有減輕甚至有所加重[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包,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平均數(±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0%,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在治療效果方面存在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例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患兒呼吸的速度較快并且窘迫,伴有進行性的低壓血癥,通過X光檢查可發現患兒有彌漫性的肺泡浸潤。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病因素有很多,例如:缺氧窒息、感染等。由于新生兒的肺部尚沒有完全發育好,因此這些炎癥會對肺泡上的毛細血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3]。
在針對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治療中,應用肺表面活性物質可以降低患兒肺泡的擴張力,提高肺部順應性,減少吸氣阻力,還可有效加快肺液清除速度,增加肺部通氣量,避免引起患兒肺水腫的現象[4]。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所采用的豬肺磷脂注射劑是從豬肺的胞漿中萃取出來的一種純天然表面活性物質,可以在患兒的肺部均勻分布,并在氣液界面發揮作用,維持新生兒的正常呼吸,改善新生兒呼吸窘迫的癥狀,減輕三凹征,增強患兒的雙肺呼吸音,提升患兒的血氧飽和度[5]。
本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0%,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肺表面活性物質在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上有明顯的療效,可以有效預防和減輕新生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病情,值得在臨床中應用和推廣。但這種療法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如極易造成患兒肺出血和腦出血等并發癥。從目前的情況上來看,我國還沒有良好的防治上述不良反應的藥物及方法[6],亟需相關的醫護人士對其進行進一步地深入研究和探討,并且做好隨訪工作,觀察患兒在進行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之后的遠期療效及不良反應。
[1]耿松喬,吳曉亞,趙廣云,等.珂立蘇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0,30(9):791-793
[2]欒永剛,董玉斌,曹亞芹.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機械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40例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9):3 726-3 727
[3]張雁,李東,陳偉新,等.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嬰幼兒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有效性評價[J].中國藥房,2008,19(17):1 321-1 323
[4]范禮英,陳艷華,陳娟.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新型鼻塞持續氣道正壓呼吸治療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療效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8,16(11):8-10
[5]馬莉亞,鄭海濱.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效果觀察[J].中國鄉村醫藥,2010,17(3):7-8
[6]秦素芳,蔡家平,嚴璐,等.肺表面活性物質聯合鼻塞持續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觀察[J].兒科藥學雜志,2012,18(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