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英+范廣慧+劉偉+張可為
摘 要:畢業論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高校本科教學水平的質量。該文主要根據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結合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畢業論文(設計)的問題,探討了如何提高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質量,并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信息與計算科學 ?畢業論文(設計) ?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c)-0244-01
畢業論文(設計)是學生學習、研究與實踐成果的全面總結,也是對學生素質與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是高校本科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是以信息處理、科學計算和應用數學等學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理科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是1998年教育部新增的數學類專業,我校從2004年開始招收和培養該專業學生。通過調研了解到,目前多數院校尚未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許多教育工作者為提高畢業論文或設計質量進行了有益的嘗試,獲得了不錯的效果,見文獻[1-3]。
1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1)學生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時間得不到保障。一般來說,高校會把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的時間安排在第八學期,因時間較短,加上在這段時間里學生又要面臨找工作和考研,因此,論文的水平也就難以保證。
(2)學生投入不夠。部分學生對畢業論文(設計)工作不夠重視,投入的精力不足,導致部分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在低水平徘徊。
(3)指導教師和選題方面的問題。指導教師隊伍比較年輕,指導經驗少。有的教師教學或科研任務較重,在指導畢業設計(論文)的過程中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現象。部分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不適合學生和時代的要求,不能很好地體現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特點和優勢,影響了畢業設計(論文)的整體質量。
2 提高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途徑
2.1 提前啟動選題工作
根據大多數學校的教學計劃,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通常安排在第八學期,此時正是學生求職考研期間,學生很難將主要時間和精力投到畢業論文(設計)工作上。為此,建議適當修訂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提前講授一些重要的主干課程,在第五學期開始動員學生提早為畢業論文(設計)作好準備。指導教師可以在第六學期將選題范圍給學生,教師也可依托自身的科研課題,鼓勵學生在大學二、三年級就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學校通過設立本科生創新基金,支持本科生申請立項開展科研。通過前幾年知識的儲備和能力的鍛煉,到了大學四年級學生就可結合畢業實習或實訓,從容地完成好畢業論文(設計)了。
2.2 結合專業特點,合理選擇畢業論文(設計)題目
畢業論文(設計)選題是撰寫畢業論文的關鍵。一篇好的論文(設計)選題應該具有價值性、可行性和創新性。首先,指導教師應該認真了解學生的需求,使得論文題目應盡可能處于本專業科學研究或生產實踐的前沿,要有利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結合科學研究、社會生產、教育教學的實際。其次,根據培養特色應用型人才的目標,題目應突出專業特色,并與學校其它相關專業內容結合。選題時注意與其它專業內容的融合,有利于發揮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在數學建模、信息處理、科學計算、統計分析等方面的優勢,這樣既擴大了選題范圍,減少純理論性的論文題目,受到學生的歡迎。
數學建模競賽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極好的載體,能充分鍛煉學生的綜合分析、應用數學和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誠信意識和自律精神。競賽題目的來源一般均為當今社會生活和工程實踐中要解決的熱點問題。我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把競賽的一些題目也作為畢業論文的題目。
2.3 畢業論文(設計)與實習和就業相結合
為使學生寫出高質量的畢業論文(設計),應將學生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過程緊密結合。各高校應根據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特點,經過認真調查與研究,投入一定經費加強校內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建設;同時,還應加強與本專業相關的IT企業、銀行保險公司、培訓機構、軟件公司的合作,共建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學校為相關機構提供技術支持與技術保障, 相關機構為學校提供學生實習的場所和環境,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實際工作的全過程,把學校教育與工程、生產和科研等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對接。我校近幾年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畢業論文的實踐表明,采取與就業結合的在崗畢業設計和在校外實習基地做畢業設計的做法對學生的就業是很有幫助的。
2.4 建設高質量的指導教師隊伍
指導教師隊伍對畢業論文質量的高低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導師隊伍需由從事多年教學科研工作,且有很強責任心和實踐能力的專業教師組成。指導教師不僅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科研水平,還要加強自身的實踐能力。我校2013年出臺了《黑龍江工程學院教師參加社會實踐管理辦法》,鼓勵教師與企業聯合申請科研項目或選派教師直接到企業中去參加各種實踐生產活動,將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全面提高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真正承擔起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任。
我們考慮適當擴大指導教師的范圍,如聘請與本專業有關的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相當于中級專業技術職務及以上的研究和工程技術人員作為指導教師,這樣不但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也為增加求職機會和縮短了工作初期適應工作崗位的過程。為保證指導效果,對于校外的導師還應配備一個校內的副導師,對學生的論文工作進展等情況進行管理,掌握進展,保證質量,協調解決有關問題。
2.5 加強畢業論文的過程管理
畢業論文(設計)的過程管理既包括導師對學生的管理,又包括學校對導師的監管。學校應該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強的畢業論文工作量化考核標準。根據學校畢業論文工作推進時間表,指導教師要對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的開題、中期檢查、畢業論文的撰寫、畢業答辯等環節都進行監控。導師每周至少要與學生溝通一次,進行輔導答疑,并對學生工作及時給出合理評價。學校和教研室要組織專門人員結合教學檢查對畢業論文(設計)各個環節進行隨機抽查,從而保證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正常進行。
參考文獻
[1] 孫海義.對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提高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探索[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4):509-512.
[2] 賴俊峰.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探索實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23(11):141-143.
[3] 謝海英,楊韌.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畢業設計的現狀及改革研究[J].大學數學2012,28(4):22-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