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瑛
摘 要:反腐防變是關系到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是我黨在新時期將長期堅持的一項及其重要的工作。建立反腐防變制度體系是確保我黨不變顏色的重要保證,是黨和國家制度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永葆思想政治的革命性,才是中國共產黨反腐防變的根本。
關鍵詞:反腐 ?革命性 ?思想 ?政治 ?制度
中圖分類號:A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c)-0247-01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上已經走過了93年的光輝歷史,90多年來,黨在自身建設上不斷地完善自己,在曲曲折折的奮斗道路上奮勇前進,取得了中國革命和中國社會主義的建設的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但是,黨內的不正之風卻始終一路伴隨而來,腐敗就像瘟疫一樣在一些意志薄弱者的群體中蔓延,腐化變質的危險始終存在,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30多年的時間里,這種現象尤為嚴重,那么,如何使黨的肌體永葆健康而不變質那?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永葆思想政治的革命性,才是中國共產黨反腐防變的根本。
1 永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性,必須做到的幾個方面
(1)牢記“兩個務必”,樹立“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繼續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的思想,防止“和平演變”,任何時候都不能自我解除思想政治上的革命武裝。鄧小平在晚年的時候還念念不忘:“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江澤民同志也多次強調過,要防止和平演變的企圖在我們這一代身上出現;胡錦濤在西柏坡考察時說過“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曾多次要求全黨同志和領導干部要堅持艱苦奮斗。他說:“要使全體干部和全體人民經常想到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國,但又是一個經濟落后的窮國,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他強調:“我們要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拚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1];習近平同志強調要防止重蹈蘇共亡黨亡國的覆轍,落到偌大一個黨“作鳥獸散”,“竟無一人是男兒”的境地,這些都說明在改革開放環境下,執政黨自身的蛻化變質是最大危險。
(2)以肩負繼往開來的使命精神加強學習,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著力解決中國共產黨所面臨的突出問題,提高黨領導國家建設能力。在國家改革發展深化和各種社會矛盾積重凸顯的情況下,黨內如何統一政治共識,認識存在問題,增強執政本領,重塑作風形象,仍然要靠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通過革命性的學習來解決。
(3)以零容忍的態度、不留縫的制度和強有力的行動,堅決防范和查處腐敗行為,依靠群眾整頓黨風。從“三反”、“五反”、處決劉青山、張子善,到開展廣大群眾幫助和監督下的整風運動,給全黨注入了政治清醒劑,對于防止黨脫離群眾、腐化變質,起到了重大深遠的影響作用[2]。這也正是今天習總書記用此真經,一面狠抓反腐打“虎”除“蠅”,一面開展群眾路線學習實踐活動,敞開大門整頓黨風,深得人民歡迎擁護的原因所在。
(4)切實加強黨的組織制度建設,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不論黨內黨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真正把問題敞開,讓群眾講話,在集中正確意見的基礎上,做到統一認識,統一政策,統一計劃,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叫做集中統一。實踐證明,真正把民主集中制落到實處,才能有效防止黨改變性質,脫離群眾,成為官僚主義和既得利益者的個人工具,才能有效避免黨犯大的錯誤,犯了錯誤也較易及時糾正,才能有效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持堅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毛澤東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留給我們執政黨建設的寶貴思想和經驗,是黨反腐防變不可丟失的利器和法寶。當然,也需要結合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實際情況給予不斷豐富和發展,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如果舍本就末,丟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性質這個宗,就丟掉了共產黨的魂,必然走向歧途、走上絕路。
2 在繼續深入改革開放環境下保持黨的革命性需要解決新問題
在思想建設上要突出解決現階段共產黨人的利益觀問題。市場經濟是趨利的,有不可回避利益矛盾。共產黨人要一心為公,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之路,但不等于說自己不能有利益,不能走合法致富道路。共產黨人在現階段如何處理先富與共富、個體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必須給出一個具體可操作的思想行為準則。現在有一種思潮認為核心價值觀體系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已經過時了,更有一些人認為這是階級斗爭產物,不講人性,這種思潮是極其荒謬的,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就是為人民服務,利益觀必須體現這個核心價值,否則就不是共產黨。
在組織建設上要突出解決黨員隊伍特別是領導干部隊伍的純潔性和黨組織的戰斗性問題。目前領導干部隊伍不純是大問題,各種各樣的投機者、謀利者、貪腐變質者,甚至內外勾結、企圖出賣國家利益者都混進黨員干部隊伍,有的還在重要領導崗位上,只有思想政治作風的整頓與組織上的清理雙管齊下,黨才能堅強起來[2]。黨組織戰斗性是革命性的重要體現,必須扭轉組織生活庸俗化傾向,敢于同不良傾向做不妥協斗爭,敢于洗滌自身污濁,否則黨就沒有希望[4]。
在作風建設上要突出解決保持與人民群眾密切聯系問題。共產黨打天下是為了保證人民坐天下,不是自己做大官發大財。要避免李自成悲劇,就必須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和最廣大勞動群眾站在一起,按照群眾的意愿、集中群眾的智慧、依靠群眾的力量辦事情,防范和糾治脫離群眾的各種傾向3。特別是還要跟上時代發展,充分利用互聯網,建立黨直接聯系廣大群眾的新型工作平臺,使黨與民眾之間無障礙溝通,始終心心相連。
在制度建設上要突出解決反腐防變的民主機制問題。制度措施一大堆,為什么防不住一個腐敗?為什么在改革中腐敗愈反愈烈?說到底,是權力漏洞太大,民主機制很不健全。從黨員主權到人民主權,從人大最高權力到民眾知情權管理權,從干部選拔任用、家庭財產公開到全民所有的財產監管等,都沒有充分體現民主力量。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真正把黨政各級權力置于陽光下運行,隨時接受群眾的監督和約束,才能保證官不變壞,黨不走邪道。
綜上所述,永葆革命性才是執政黨反腐防變的根本。
參考文獻
[1] 楊墨林.重溫”不要沾染官僚主義作風”題詞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J].世紀橋,2010(4).
[2] 王磊.新中國成立初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策略與啟示[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
[3] 劉思睿.保持純潔性:我們黨肩負執政興國歷史使命的內在要求——訪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原副院長甄小英教授[J].上海黨史與黨建,2012(5).
[4] 張浩.關于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純潔性的幾點思考[J].前進,2012(8).
[5] 郭杰忠.堅持群眾路線是轉變領導作風的關鍵[J].前沿,20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