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聲喧嘩的網絡世界,網絡作家拿什么獲“點贊”?是靠低俗與審丑,是靠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尖銳”,還是靠傳遞好聲音、弘揚正能量呢?答案顯而易見是后者。
新華網報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
網絡創作同樣應當如此。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以各種形式在網絡上發表過作品的有2000多萬人,注冊網絡寫手200萬人。數量驚人、繁華炫目的背后,問題也不少,作品質量參差不齊,低俗甚至惡俗,攻擊甚至謾罵,仍不時讓人驚詫。
互聯網也需要更加清朗明澈的文風和作風。旗幟鮮明地弘揚中國精神、傳遞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是網絡作家的共同使命,也是獲得高人氣的正道和大道。
網絡作家來自草根,要深耕于草根,要為草根鼓與呼。網絡作家不能漂浮在虛擬世界里,要接地氣、揚正氣,多創作給人希望、給人力量、給人溫暖的作品。在這方面,很多網絡作家和寫手都寫了不少傳遞好聲音的作品,引發網民大量點贊和轉發,弘揚了正能量,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在人人擁有麥克風的新媒體時代,應當鼓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復興之路上奔跑向前的中國,需要積極的鼓勵,同時也歡迎善意的批評和建設性的意見,但不等于可以隨意謾罵與攻擊。
我們相信,觸網20年的中國網民已經有更強的鑒別力和更高的鑒賞力,知道如何贊美好聲音、怎樣傳遞正能量。作為有影響力、有號召力的網絡作家,更要發揮好帶頭作用,讓網絡時代的這支文藝生力軍著文立言,為天地立心、為百姓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