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青
(山東萬杰醫學院,山東 淄博255213)
在供應鏈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往往是由于信息問題而引發的。 面對供應鏈中存在的信息風險問題,應當加強信息共享意識,減少或消除信息風險存在的可能性, 依靠建立起的基于EIP 和CRM 信息共享機制,及時互動信息,同時利用拉動式解決信息傳遞過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及時、失真和不對稱的問題,避免牛鞭效應產生。企業應該建立一體化協作戰略模式,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資源,與組織內外緊密聯系,合理改善信息流向,使企業有效規避信息風險,正確進行決策,實現有效供應,共同建立企業合作共贏模式。
信息是要經過傳遞才能實現其價值的,因此應從源頭上對可能出現的信息風險進行遏制,避免牛鞭效應產生。在供應鏈中,牛鞭效應是導致信息風險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傳遞過程中,要想消除或減輕風險,就要建立合理應對機制,利用各類信息共享機制,如EIP、CRM 等技術系統對信息進行實時共享,減少或消除信息風險,并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見性防御。 利用有效的拉動需求計劃,制定切實有效的戰略計劃,減少或弱化信息傳遞過程中的風險。 以此來對信息風險進行有效防范。
建立適合于企業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統對風險進行合理規避。在基于EIP、CRM 式的信息共享系統下,對企業實施一定的措施。
第一,縱向一體化戰略。
以制造業為例,對于生產廠商而言,上游原材料供應商市場分布狀況、資源情況對下游是有影響,而下游非終端購買者對于生產廠商的影響則是更為重要,產品最終消費者信息反饋也需要通過下游商家的傳遞。 這些信息是需要進行正確的傳遞,否則在這些環節中出現一個漏洞就會導致更大危機的出現。
縱向一體化戰略可以通過協調供應鏈企業的利益目標,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并為整條供應鏈帶來持續競爭優勢。 縱向一體化戰略實施通常是由核心企業通過各種方式, 進入其供應鏈上下游并進行干預,以獲得更大利潤的同時減低牛鞭效應的影響。
第二,信息共享是必要的。
應用到供應鏈中的拉動式模式,加快對信息流的流動,供應商能夠獲得其產品在零售渠道中銷售的準確信息,將更有利來管理和決定下游零售商的庫存情況。根據從零售分銷中心和倉庫中返回的數據和從POS(銷售點)獲得的數據來規劃整個供應鏈庫存配置并進行合理預測,將商品價值調整到事先預測水平。 通過供應商管理庫存可以優化控制功能,實現整個供應鏈庫存的優化程度。 而供應商管理庫存滿足了庫存信息和銷售信息的共享需要, 也起到了削弱牛鞭效應的作用。供應商通過分享從建立的信息機制中得到的采購方需求信息,可以保證產品在采購方處處于零庫存或維持在最低庫存水平,并及時進入正確的目的場所。 庫存儲存地址在下游的企業,需要利用POS 機等進行庫存監控,當庫存水平降低到預定水平時,供應商及時為庫存補貨。上游組織和下游組織通過信息共享分享信息和計劃,可以減少風險的發生并排除一定風險。 企業充分利用現代Internet 和Intranet 相關信息技術,利用EDI、POS、條形碼等現代設施對物流過程進行優化配置,建立起一套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供應鏈信息交換共享平臺,通過這些技術對各個節點進行連接,使企業物流流動從最初用戶的需求到產品的預測、計劃、生產、運輸和銷售,實現整個供應鏈系統中信息的共享和集成。
傳統的供應鏈中各個環節都是線性結構,其他的成員沒有任何的關聯,這樣使得運作都是獨立進行的,成本很高,卻會造成需求信息的扭曲,信息傳遞有時間過長等局限性。 現代融入了柔性機制,利用技術,進行系統安排,信息得到合理共享,對未來市場需求能進行較準確的預測,減少風險,提高信息利用率,使得需求與供應緊密結合在一起,節省了重復成本。 如圖1:

圖1
供應鏈中企業間進行互相的合作,建立信用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減少信息傳遞過程中的波動和遇到的障礙。但是由于企業根本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經濟人” 這一假設使得其局限性存在,那么僅靠信用約束是不夠的,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應對策略,建立約束和激勵機制來制約并激勵企業各種行為,這涉及的不僅僅是道德風險的問題。 在機制下制約組織個體的不利行為,同時供應鏈中的企業要加強對代理人的監督,建立一種全面有效的監督機制,確定一定的指標進行評價,減少在管理中個體行為的不確定性,有利于改進信息共享系統的整體性能。 建立有效公平的利益分配機制,使合作的雙方都按合理的比例來獲得應得利潤。 這樣既對雙方產生激勵作用,又使合作雙方不必獨自承擔所有由于信息波動產生的風險,也就是信息風險分攤化,從而在次優條件下防止了其中一方由于博弈而產生的對信息的隱藏和篡改,提高了信息傳遞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此來確保信息傳遞的可行性。
總的來說,對于信息風險不僅要采取正影響,也要同時采取負刺激,雙管齊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共享或改善信息流,才能更有效保證系統順利實施,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目的。
[1]何小洲,鄧正華.信息不對稱下的供應鏈契約設計[J].價值工程,2007,26,7.
[2]馬士華,林勇.供應鏈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3]楊愛杰.基于“牛鞭效應”的供應鏈管理的信息風險防范[J].現代管理科學,2004,10.
[4]李曉英,等.供應鏈風險形成機理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03,9.
[5]林宓,李超鋒.民營物流企業新型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期刊,2008,6.
[6]李曉英,等.供應鏈風險形成機理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