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林 張德珍 張德偉
(1.臨沂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山東 臨沂276000;2.臨沂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山東 臨沂276000;3.臨沂大學信息學院, 山東 臨沂276000 )
帶傳動是機械傳動重要的傳動形式之一,隨著工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對機械設備輕量化、個性化、功能化和精密化的要求,帶傳動不斷向高速度、高效率、大功率、高可靠性、高精度、長壽命、低噪音、低振動和緊湊化發展,其傳動形式愈來愈多,應用范圍愈來愈廣。作為帶傳動中的主體部件—傳動帶也由原來的易損件向功能件方向轉變,在許多場合替代了其他傳動形式,其品種規格也想多樣性發展。
在我國, 普通V 帶是主要的傳動帶產品, 占V 帶產量的80%以上。 窄V 帶,是美國蓋茨公司在20 世紀50 年代開發的一種全新系列高馬力V 帶品種,由于結構緊湊、傳動功率大、強力層線繩受力均勻等,很快取代普通V 帶作為V 帶的主要產品,在我國石油行業得到廣泛應用。 聯組窄V 帶,就是將幾條相同的窄V 帶由聯結層將其頂面聯為一體而形成的V 帶組,聯組窄V 具有良好的整體性,各條窄V 帶受力伸長較均勻,使用壽命長,尺寸穩定,承載能力高,已廣泛應用于各種機械設備的動力傳遞,特別是在油田抽油機傳動系統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普通V 帶和聯組窄V 帶傳動都是摩擦傳動, 這種純摩擦傳動必然存在彈性滑動及打滑現象。 當出現過載或雨雪天氣時,帶傳動打滑丟轉現象會更嚴重,有可能造成皮帶過早失效甚至出現燒帶被迫停機的情況。 需要經常更換皮帶,這嚴重影響了機器的正常生產與機械效率。 此外,使用V 帶和聯組窄V 帶還需要經常進行現場維護,確保有足夠的張緊力以減少打滑和丟轉,但如果張緊力過大,會增大傳動軸的載荷,影響軸承及電機的壽命,也會降低傳動帶的壽命。因此能否對帶傳動設計進行突破性的創新研究,尋求一種既能進行大功率傳遞又能解決打滑丟轉問題的傳動方案, 是一向意義重大而又艱巨的任務,也是非常必要的。
針對抽油機帶傳動大小帶輪直徑差別大,小輪包角太小,小輪打滑嚴重,膠帶發熱、采油效益低下及包布式V 帶摩擦系數低,易破損,散熱差、頻繁更換等問題,研發了同步齒形聯組窄V 復合傳動,替代原抽油機皮帶。 進行了前期深入探討、設計、制造與工業化試驗與應用,研究試驗應用結果表明:完全可以將摩擦帶傳動與嚙合帶傳動融合在一起,同時實現兩種模式的傳動復合。 該帶帶底側設計特種齒是嚙合傳動,側面為切邊窄V 帶摩擦傳動。 這種復合傳動其優點為傳動比準確、不打滑,傳遞功率大,有著廣闊的應用市場。
實現復合傳動, 在消除打滑丟轉的同時, 可實現同步大功率傳動。為此, 我們開展了技術創新與試驗研究。其基本設計思想為:原聯組窄V 帶及帶輪整體外廓尺寸及外形保持不變, 將聯組窄V 沿長度方向設計成同步齒形帶結構, 相應帶輪輪槽底部也設計成輪齒結構,以便實現嚙合傳動; 聯組窄V 帶兩側面與帶輪溝槽仍保持原摩擦傳動。 這種復合傳動,即能依靠嚙合傳動實現準確傳動比、消除打滑丟轉,又可通過摩擦及嚙合同時傳遞動力,實現大功率傳動。
嚙合傳動方面,同步齒形設計是關鍵因素,圓弧齒相對梯形齒在嚙人嚙出時順滑性好,承載能力高,無應力集中,選擇圓弧齒較為理想,為方便觀察分析齒形嚙合及干涉情況,筆者設計了多種圓弧齒形方案,包括單圓弧、雙圓弧等,在進行油田現場試驗前,采用線切割制造了多種齒形輪盤模型,利用原15J 聯組窄V 帶加工出齒槽,制造了相應多種同步齒形窄V 帶模型,在實驗室內進行反復嚙合觀察分析,以確定實際使用齒形。
抽油機聯組同步齒形窄V 帶傳動技術參數與材料構成, 如表1所示。

表1 聯組同步齒形窄V 帶傳動技術參數與材料結構
抽油機聯組同步齒形窄V 帶及帶輪結構,如圖1 所示。 原聯組窄V 帶為包布V 帶,該V 帶存在摩擦系數低、包布易破損、散熱差、更換頻繁等問題,新研制的抽油機聯組同步齒形窄V 帶采用切邊V 帶,切邊V 帶其兩側工作面為切割面、無包布,與帶輪間的摩擦系數增大,帶的彎曲性能和散熱性能優于包布帶。 皮帶采用氯丁橡膠, 膠體內增加與運動方向垂直的定向短纖維,以提高膠帶橫向剛性,橫向剛性的提高可以讓窄V 帶受載后徑向變形小, 強力層內沿帶寬排列的線繩束受力均勻,強力層線繩采用聚酯纖維或芳綸,以便減小拉伸變形,帶成型硫化冷卻脫模后進行切割磨削。

圖1 聯組齒形窄V 帶傳動
由于同步齒形帶傳動設計為非共軛齒廓嚙合,因此會存在齒形干涉。 理論上可按照共軛曲面原理將帶及帶輪設計成一對共軛齒廓,但膠帶繞入帶輪時會發生彎曲變形與折邊形效應,實際嚙合時難以實現真正共軛傳動;如果共軛齒廓的一方選擇易于實現的簡單齒形,另一方將是較難實現的復雜曲線。 實際上,齒形的微量干涉可以由帶齒彈性變形吸收,并不影響傳動性能,因此該聯組同步齒形窄V 帶按非共軛齒廓設計。
理論上,帶節線與輪節園是對滾關系,帶與帶輪節距相等。帶繞人帶輪后,將發生彎曲變形,節線以外部分拉長,節線以內部分壓縮,那么呈直線狀態的一個帶節距,在逐漸嚙人輪齒過程中漸變為近似弧線狀態( 由于多邊形效應),由于直線節距與近似弧線節距的弦長不相等,而所選齒形又是非共軛齒廓,因此齒形干涉就會出現。 顯然,節距越小或帶輪直徑越大, 直線與其相應長度弧線的弦長差別就越小,干涉越輕微。節距越小,帶齒及輪齒厚度就相應越小,齒根彎曲強度就越低。 結論:在保證一定齒根彎曲強度前提下,節距盡量取較小值,以便達到較好的傳遞摩擦力及嚙合力,經過優化計算,抽油機聯組同步齒形窄V 帶節距取為10.62mm。
因存在膠帶內側齒槽,同步齒形窄V 帶的撓曲性能提高,膠帶外側彎曲應力大幅下降,這使得膠帶的散熱性和疲勞強度大幅提高,延長其使用壽命。
聯組同步齒形窄V 帶傳動是摩擦與嚙合兩種傳動方式的優勢復合,這種復合式帶傳動具有傳動比準確、傳遞功率大、傳動效率高、撓曲及散熱性好、膠帶壽命長等優點,可推廣應用于各行業的帶傳動系統中,特別是在石油工業中的游梁式抽油機帶傳動中。
[1]丁昌京,于健.大型同步齒型帶成型機的研制[J].橡塑技術與裝備,2001,27(2):23-25.
[2]金春虎,朱玉華,方瑋琳.油田用大型同步齒形帶膠齒設計[J].橡膠工業,1999,46(11):671-672.
[3]李蓮香,張慶德,金義明,閆明軍.油田抽油機用防滑V 帶[J].化學工程師,1995,47(2):19-20.
[4]張守林,崔旭明,張志超.XXH-6350 型同步帶的裝機試驗研究[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1994,18(1):117-119.
[5]濮良貴.機械設計[M].8 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