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10月23日,《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大學》新書首發式暨學術研討會舉行。這部歷經近三年的編纂,匯聚了眾多參與者辛勤汗水與努力的煌煌一百八十余萬字的史料集在新上海大學組建20周年、老上海大學成立92周年之際正式面世了。
本書的編者從多方深入搜集史料,除《申報》《民國日報》等報刊資料,以及由黃美真、石源華、張云主編的《上海大學史料》和王家貴主編的《上海大學——1922-1927年》等已出版的研究著作外,又從上海市檔案館、上海圖書館、“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和江蘇、安徽等地,以及臺灣地區的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國史館”等處查閱摘錄有關檔案,使本書的內容更為全面和豐富。臺灣地區有關檔案的收錄,不僅是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大學史料收集的重大突破,也是本書不同于其他有關上大史料集的一個亮點。
會上,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就20世紀20年代上海大學進行研討交流,并均對史料集的出版給予了高度評價。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余子道著重闡釋了20世紀20年代上海大學史料集的學術意義,認為《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大學》是一部完整、系統、紀實反映上大歷史的史料性著作;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石源華以豐富的史料將上海大學定位為一所革命的學校,并認為史料集具有學術性、原創性、開拓性和系統性;鄧偉志教授則圍繞上海大學的文化傳承做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從繼承老上大的“愛國精神”“開放精神”“追求自由民主、正確對待自由民主的精神”“合作精神”“喚起民眾的精神”幾個方面闡釋了文化傳承的重要性;胡申生教授重點介紹了上海大學史料集的編撰與史料發掘;劉長林教授則圍繞上海大學與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發展進行了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