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生,陳徐梅,趙 屾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北京100029)
伴隨著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發展,城市客運系統的理論與實踐越來越受到國家各級政府和行業管理部門的重視。城市客運作為一項民生工程和城市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促進城市發展和經濟快速增長提供了良好的支撐。2008 年大部制改革后,城市客運管理職能劃歸交通運輸部主管,并在業務范圍和管理職能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雖然,國家已經組織并出臺了相關的指導意見,但支撐行業發展的標準規范尚不能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城市客運專業領域范圍內的基礎性、通用性國家標準,如術語、分類、基礎性技術導則等,沒有統一的標準。因此,及時制定《城市客運術語》國家標準,并在城市公共客運行業推薦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3 年下達的制定《城市客運術語 第1 部分:通用術語》國家標準(20132785—T—348)的計劃,本標準由交通運輸部提出,歸口于全國城市客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29),由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濟南市城市交通研究中心、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同濟大學交通工程運輸學院、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城市客運管理局、湖北省交通運輸廳道路運輸管理局、北京市公共交通研究所、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長安大學、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輪渡公司等共同起草。本標準為推薦性國家標準,是對本專業領域中共性的術語加以收集、提煉形成的,是城市客運常用的基礎類、通用類術語。
2012年9月,正式成立了標準起草工作組,制訂了標準編寫大綱,并邀請部分專家開展了討論和論證。2012年10月—2013年4月,先后召開了3次標準起草工作會議,形成了標準工作組討論稿(草案),其中,在2013 年3 月份召開的城市客運標委會工作會上,決定將《城市客運術語》分為6個部分進行起草,并對6個部分內容按專業做了具體分工。2013年5月,標準起草工作組組織標準起草工作組人員,召開了標準第一次工作會,確立了標準的編寫原則,并對各部分的框架結構和編寫內容達成了共識。2013年6月,國家標準《城市客運術語》編寫工作組在南京市召開第二次會議,討論、確定相關的修改內容。2013年7月,各個部分起草工作組按照討論通過的標準框架結構和要求,進行各分部分的起草工作。2013年8月—12 月、2014 年4 月,起草工作組再次召開相關研討會,并按照客標委的要求,對標準的詞條逐條進行斟酌、梳理、確認,會后根據專家意見,進行修改完善,形成了《城市客運術語第1 部分:通用術語》國家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和編制說明。2014 年5 月—6 月,起草工作組會同全國城市客運標委會秘書處公開征求意見,并對標準文本進行了對應的修改,形成了標準的送審稿和編制說明送審稿。2014 年8 月26 日,全國城市客運標委會秘書處組織召開了《城市客運術語第1 部分:通用術語》國家標準審查會,與會專家一致同意通過該國家標準的審查,并要求標準起草工作組按照修改意見修改完善后形成報批稿上報。會后,標準起草工作組根據專家意見,對標準文本和編制說明再次進行修改,整理審查會專家意見并采納意見修改標準文本和編制說明,形成了標準的報批稿和編制說明報批稿。并于2014 年9 月進入國家標準報批程序。
本標準由7個部分組成,適用于城市客運專業領域,涉及到城市公共汽電車、城市軌道交通、出租汽車、水上旅游、城市客運輪渡以及纜車索道等不同客運方式領域的通用性、基礎性名詞術語。標準結構圖見圖1。

圖1 《城市客運術語第1部分:通用術語》標準結構圖
標準的主要內容包括基本術語、站類設施、運載工具、運營服務安全、信息系統、保養與維修以及經濟技術指標等七部分。
基本術語部分包括一般術語和城市客運方式,收錄了城市客運方式包含城市公共汽電車、城市軌道交通、出租汽車、客運索道纜車等最基本、最通用的術語和常用的專業術語。
站類設施部分主要收錄城市客運中涉及的車站及相關設施的術語。車站部分主要包含車站、站名等術語名詞,以及起點站、終點站、換乘站等車站類型的術語名詞。
本標準的運載工具部分主要收錄了在城市客運中為旅客提供服務的各種類型運載工具的概念性術語,主要包括城市公共汽電車、城市快速公共汽車、出租小轎車、城市軌道列車、索道、纜車、輪渡船等客運方式詞條。
本標準的運營服務與安全部分可以分為運營、服務、安全三大塊內容。運營部分包括人員、乘客及客流、運行調度、票務等術語。服務部分包括城市客運服務中涉及的行為、用語、態度等術語。安全部分包括運行安全、運營安全指標、事故等術語。
信息系統部分主要包含城市客運中涉及的公共交通信息系統、行業監管系統、運營調度系統、乘客信息服務系統、應急處置系統、電子收費系統等各類信息系統的術語名詞。
本標準的保養與維修部分收錄了城市客運中涉及對車輛的保養護理和維修檢測等內容,包括的術語詞條有保養、分級保養制、例行保養、報修、搶修、檢修周期等。
本標準的技術經濟指標部分主要收錄了城市客運中涉及對各種設施與設備、車輛、運營及服務等的質量要求、運營狀況或服務效果的衡量指標。
《城市客運術語第1 部分:通用術語》國家標準的宣貫,首先應進行標準化意識的培訓,營造廣泛的標準化文化氛圍,利用現代化網絡建立標準化知識傳播和交流的平臺,利用電視、廣播等媒體來提倡標準化的作用和意義,做到婦孺皆知。宣貫不僅僅是針對城市客運領域中的運營、管理與服務崗位上的人員,也要針對從事相關崗位的人員;不只包括標準文本本身,還應包括標準的制定依據、執行的程度。
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以便加強標準的宣貫力度。《城市客運術語第1部分:通用術語》國家標準的宣貫制度應規定以下內容:一要規定本標準宣貫要有專人(組織)負責;二要規定本標準宣貫計劃;三要規定參加標準宣貫的對象;四要規定作為特定崗位,應知應會的標準有哪些,應了解的相關標準有哪些;五要規定新發布的標準組織宣貫的期限;六要規定宣貫的考核評價;七要規定標準宣貫效果跟蹤反饋信息等。
加強過程控制以便提高標準的宣貫效果。在《城市客運術語第1 部分:通用術語》宣貫過程中,首先要對宣貫的講師提出較高的要求,要求其在宣貫前應編寫適宜的教案。另外,應該對宣貫過程中的每個工作環節的情況進行監視控制,對參加宣貫的人考核達不到要求的,應進行再次培訓,并進行原因分析,指定糾正預防措施。
做好信息反饋和適用性評價以便提高標準的實施效果?!冻鞘锌瓦\術語第1部分:通用術語》國家標準宣貫工作是要落實到實際的工作中的,在本標準宣貫后,要時刻跟蹤本標準在城市公共交通領域中的實施情況,記錄標準在實際應用中的具體效果,對于實用性不強、適用性差的詞條要及時反饋到相關的標準化管理部門,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
《城市客運術語第1 部分:通用術語》是城市客運專業領域中最基本的標準之一。按照全國城市客運標準體系表的內容,城市客運術語除通用標準外,還將制定公共汽電車、軌道交通、出租汽車、汽車租賃等相關專業的國家標準。目前,其他專業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已經進入項目立項階段,即將于2015年開始正式起草。城市客運術語國家標準的制定,將作為城市客運行業標準體系的基礎標準,為其他標準提供最基本的支撐。制定并實施《城市客運術語》系列國家標準,對于加強城市客運管理、滿足行業發展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1] CJJ/T 119—2008,城市公共交通工程術語標準[S].
[2] GB/T 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標準的結構和編寫[S].
[3] GB/T 20001.1—2001,標準編寫規則第1部分:術語[S].
[4] GB/T 10112—1999,術語工作原則與方法[S].
[5] GJ/T 3024.1—93,城市公共交通客運服務[S].
[6] GJJ/T 114—2007,城市公共交通分類標準[S].
[7] GB/T 50546—2009,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編制標準[S].
[8] GB/T 22484—2008,城市公共汽電車客運服務[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