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囡
還記得我剛參加工作時的情形,走進一中,心情既緊張惶恐,又興奮期待。緊張惶恐的是從現在開始我成了一名人民教師——這是我夢寐以求的工作。身份的轉變帶來了心理上的不適應,尤其是當學生稱呼我為老師時,內心總感到不安和忐忑,害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夠,折辱了老師的名頭。
初為人師,懵懂無知,率性而為
開學的第一節課,我進行了充分的準備,認真地了解了授課班級學生的信息,并創設了相應的情境,期望跟學生進行良性互動,由于年齡和性別的優勢,很快我跟學生打成了一片,學生有什么問題也愿意跟我聊,我也將自己對一些問題的看法跟他們分享,我們之間的關系讓一些老師“嫉妒”,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友善地提醒我,對待學生給個好心,不能給好臉,要不然他們會上頭,不利于管理,我一笑而過,心想,現在的情形挺好,學生對我很尊重。
中考過后,所有班級英語成績出來后,我傻眼了,我自己所帶的班級英語成績排在后面,面對同事、領導,一向不甘人后、好勝心強的我無地自容。我沖進教室,狠狠地批評了學生,表達了自己的失望和憤怒:“我感覺你們辜負了我的良好意愿,我為你們做了力所能及的一切,你們呢?就是這樣來回報我的?”面對著我的怒火,學生低下了頭,教室鴉雀無聲……
幾年以后,迷茫彷徨,無所適從
若干年后,在效仿一些嚴厲老教師的過程中,我起早貪黑,認真備課,孜孜以求學生的成績,當然,學生成績也有很大起色,我所帶的班級成績從中下游也躍居前列。領導表揚,同事贊嘆,我也沾沾自喜。但學生跟我不再像以前一樣無話不談、開心分享,下課之后他們也不再圍繞著我嘰嘰喳喳,問這問那,我也很少再能品嘗到學生從自家帶來的具有泥土氣息的土特產品,很多學生見我之后老遠繞道而行,只有撞到眼前實在無法開溜就打個招呼,語氣中透出的客套和不自然還有莫名其妙的尷尬……這一切都讓我倍感困惑,為什么我跟學生的關系少了當初的率性、多了若干難以名狀的羈絆,我跟學生之間若有若無的隔膜究竟是什么?
對照學習,轉變觀念,找準方向
痛定思痛,我開始認真向那些教學成績優秀而又深受學生愛戴的老師學習,學習他們怎么跟學生相處、溝通;向過去的、現在的大師和專家學習,學習他們教書育人的理念,傳道授業的方法,對照自己的工作,慢慢地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教學其實就是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構成的整體,教學成績的取得在很大程度
上取決于師生雙方的溝通是否順暢,教師和學生雙方在教學活動
中關系的建立,相互的信任及配合是教學活動取得高效的前提條件。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教育活動的核心在于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他們良好的公民意識和自覺遵守規則的能力;教育的本質是為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即社會化服務的),所以沒有必要為了某一個學生暫時成績不好而耿耿于懷,因為東邊不亮西邊亮。全面考查學生的才能,鼓勵發揮他們的特長,因為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出狀元。
調整心態,充實自身,恬淡自然
想清楚了以上環節,理清了教育教學思路,找準了方向之后,我就不再為了某一件事而著急上火,也不用為一個學生某一個問題沒搞清楚而大發雷霆,其實,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我選擇了教育,就應該用教育的精神和方法,調整身心,不斷充實自身的生命狀態,以恬淡自然的心境面對生活中的所有,因為生活的品質取決于你對生活的態度。教育既然是一種慢的藝術,就需要我們多點耐心;教育既然不能急功近利,就需要我們目光長遠,不以一時一地計量成功。構建良性而又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終生發展提供教育服務才是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我自己的生活得以充實和提高,我的生命狀態也得以深化,我找到了教育生活的真諦,感受到了她的美好!
從大師那里,我受到了愛學生,愛教育的人文熏陶,從身邊的前輩那里我學到了教育教學的具體操作規程,慢慢地我自己也有一些體悟:熱愛學生,因為那是你生命的延續、工作的對象、價值的體現;熱愛學生,因為那是你生活的意義,既然選擇了教育,如果你不能熱愛并努力為他付出,那么請盡早離開,這一行如果有失誤,那將是誤人子弟、貽害終生,所以責任重大,影響深遠。要有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敢于擔當,勤勉盡力。熱愛教育,因為教育能成就一個人的未來,知識能改變人生。熱愛教育,善待你的學生,積極生活。學生固然要向老師學習專業知識、處世方法,效法做人品行,但老師更應該向學生討教新思路、新方法,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在老師不再壟斷知識的背景下,老師更應該承認自己的不足,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勤于學習、不斷充電,有錯必糾。任何時候,具有淵博的知識、親民的作風,民主的態度都是學生喜歡老師的必備要素。當我們具備了這些要件后,師生關系自然就良性互動了。
教育在成就別人的同時,也在成就著我自己。感謝教育,讓我有了現在的這一切:獨立思考的意識,較為深厚的專業知識,廣博的見聞,更重要的是我擁有無價之寶——我的學生,跟他們相處,我感到永遠活力充沛,激情無限。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