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邦
摘 要:從生活英語的資源背景、存在形式、學習效應等方面進行論述,旨在開發與利用英語課程資源、聯系學生學習與生活、培養個人學習興趣等方面提供一點思路。
關鍵詞:生活英語;影響;存在形式;學習資源
現代社會伴隨著政治、金融、教育、科技等領域的全球化發展,英語逐漸波及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給人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重大影響。
一、資源背景
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邊出現的英語很多,如中非合作論壇的召開、奧運會的舉辦、上海世博會的籌辦等。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宣傳,英語輻射到了我國各個層面,無論大街小巷,城鎮鄉村,還是老人孩子都知道“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懂英語的人群了解更多的是:“One World,One Dream(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New Beijing,Great Olympics(新北京,新奧運)”等等。在日常生活的其他領域,英語的運用更為廣泛。
二、存在形式
生活英語存在于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Legal Report(今日說法),Morning News(朝聞天下),Top Talk(高端訪問),Smoking is harmful to your health.(吸煙有害健康)等。
它的存在形式主要如下:(1)食品類。(2)化妝品類。(3)洗滌用品類。(4)影視媒體類。(5)文學作品類。(6)宣傳品類。(7)音像類。(8)電器類。(9)煙酒類。(10)文體類。(11)游戲、玩具類。(12)藥品類。(13)單位名稱。(14)裝飾材料。(15)交通工具。(16)衛生潔具。(17)服裝類。(18)信件賀卡。(19)學術刊物。(20)學科類知識等。
三、學習效應
1.生活英語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英語覆蓋的范圍廣,承載的內容龐雜,存在的形式隨意,有利于我們獲取信息。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將生活英語的情趣特點融入其中,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趣味性,發揮視覺學習、聽覺學習、觸覺學習的特長,體現“學中用,用中學”的理念。我們可以設計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的作業,鼓勵學生進行搜集與分析、歸納與整理,并讓他們展示出富有個性特點的成果,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體現學生的成就感,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其他學生,還能為學生在課堂之余了解英語、學習英語提供更多機會。如,安排學生周末搜集有關通訊類的英文名稱。通過學生的親身參與既增加了學生的生活閱歷,又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2.生活英語有助于人們掌握語言習得規律。生活英語的存在形式和功能決定了它的語言特點:詞匯生活化、語法單一化、結構直觀化、意義大眾化。如:“One World,One Dream”,Tell it like it is(實話實說),“Build Your Dreams”,比亞迪(汽車)等,它們以平白簡明的形式展示在生活中。語言教學的第一階段是教學生學會語言,第二階段是教學生會學語言,第三階段是引導學生掌握語言規律,養成語言習慣,從而形成自主的語言學習策略。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聯系生活英語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將書本知識真正地體現到生活中。
四、生活英語的意義
生活英語的涉及領域及存在形式給我們提供了四種可能:
1.盡可能幫助學生理解學科。英語既是學生學習的內容,又是學生學習的工具,英語是人們獲取外界信息的平臺。生活英語的廣泛使用,讓學生明白語言的功能就是運用、溝通、交際和表達。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如下作業:觀看電視節目“天氣預報”,并找出該節目中的英語;當學生觀看電視劇《DA師》時,讓學生揣測“DA”的主旨,然后告訴學生答案:Digital Army,即配備高科技的信息化軍隊。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英語有出處,處處都有生活英語。
2.盡可能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生活英語是人們生活的異域文字展示,它在一定意義上涵蓋了社會生活等內容。基于生活英語的特點,學生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英語,更多地獲取信息。如,Buzheteng(不折騰)等詞匯的出現,展示了中國發展中的里
程碑。
3.盡可能幫助學生關注生活。日常生活中Potato Chips大薯片,Corn Candy玉米軟糖,服裝sports等,都是生活英語的載體。教師指導學生留意生活、了解生活英語的內涵。如,零食“麥麗素”用
“My Likes”,提示學生思考:還有其他的更好翻譯嗎?“go believe”天津“狗不理”包子的英語名稱,正是體現英語名稱的生活化。還有納愛斯(香皂)“Nice”的本來意義:“產品一流”是商家對商品的自我肯定與評價。
4.盡可能幫助學生樹立志向。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傳承。《李小龍傳奇》開播,讓我們知道了英語詞匯“Chinese Kungfu”(中國功夫);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讓我們感受了更多的榮耀,理解了英語的生活意義。更多的閱歷激勵著中國人,為我們幫助學生樹立志向奠定良好的基礎。
生活英語的廣泛存在,給我們提供了思路:合理利用和開發這些資源。我們通過收集載體、整理信息、反思現象、總結成果、提出良性建議、實現資源運用等環節,讓其服務于學習、服務于生活,充分發揮生活英語的作用。
我們在熱愛祖國語言文化的同時,還應關注構建和諧的語言生活。作為中國人,首先,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維護祖國文化、去繼承和發展中國文化。其次,我們應合理、有效地去開發和利用生活英語,把它看作豐富的資源,建立與英語課程的聯系,激發和培養個人學習興趣,讓生活英語服務于我們的教育教學。
參考文獻:
林紅.小學英語“成功式活動”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探索,2001(06).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