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三強
中央領導多次指出:軟科學研究,也就是決策研究“是我國科技界以及整個知識界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把科學引入決策過程中去,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采用民主和科學的方法進行決策,必將加快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當然,作為任何一個人,每時每刻無不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著大大小小的決策。因為,人在做每一件事之前,總是先“想好了”再干。這種“想好了”的過程,就是決策過程。這種“想”就有自覺和不自覺、科學和不科學之分了。決策學就是研究、探索自覺地做出科學的決策的規律的科學。它使人們在做事之前自覺地遵從著科學的方法去“想”,并想出最佳的完成事業的“好方法”來。
就決策的范圍大小來看,有個人決策、團體決策、國家決策、國際決策。決策學著重研究后三種,即非個人決策。因此,決策者實際上就是領導者、管理者。從這個意義上說,決策學也是關于領導的科學,是領導“專業化”的必修課。
歷史和現實的實踐證明,要想做好領導工作必須把握領導的科學。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中的張飛,武功“專業”知識精通、能征善戰,但它當不了領導,劉備把徐州交給他“領導、管理”,他很快就把徐州丟了。可見,要想實施科學的領導,把握某一門“專業”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把握領導的科學——決策學。
決策是領導工作的實質與核心,是任何一個領導的主要職能。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向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決策正確與否事關重大。大躍進決策的失誤,造成數以千億元的重大損失。“文革”十年的決策失誤,誤國殃民,禍及子孫,使我們至今仍不得不努力消除這些重大決策錯誤所造成的深遠后果。所以,萬里同志說:“在一切失誤中,決策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大量的事實證明,這是—條千真萬確的真理。對于現代企業來說,幾個乃至一個決策錯誤,就能使一個企業倒閉,就能使一個百萬富翁(在資本主義社會)或一個萬元戶(在我們國家)變成一個窮漢。這種陡然的變化不能用生產技術的優劣、生產效率的高低來解釋和說明。因為賠錢的產品質量越優、生產的效率越高越快,企業倒閉的也越快。所以,現代管理學指出,現代管理的重點在于經營,而經營成敗的關鍵在于決策,決策是現代管理的核心。
領導工作者的主要職能是決策。自然科學駕馭著自然,決策管理的科學駕馭著社會。我們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就能如虎添翼,展翅高飛,開創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199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