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雪強
生活多姿多彩、千變萬化,一個用心體察生活的人,他筆下的世界必定也是儀態萬方的。作為高中語文老師,對作文教學這一塊,我始終認為寫作必定離不開現實生活。學生一提寫作就頭疼,因為毫無靈魂的文字難以構建美妙神奇的文學世界,反而培養了一大批沒有靈魂的書蟲。
一、對“現實生活”的界定
對當下的生存常態,命之為“現實生活”,這不難理解。我們每一個人都活生生地生存于當下五光十色、流光溢彩的時代。這一點所有人都應該可以達成共識。而過去的歲月以及未來還未真切體味過的日子,人們多少有點懷疑它的真實性,于是否認對“現實生活”的觀照也是常理。但我要說明的是昔日的歲月中的生活也曾是那個時代的人所真切而真實地經歷過的現實,那不也是“現實生活”嗎?同理,幻想中的日子不也是我們將來可能真切而真實地感受的現實,那不也是“現實生活”嗎?
這不是在簡單地玩味時態的小把戲,如果一個寫作者沒有如此的胸襟和氣度,那他(她)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生活狹隘主義者,或者叫做地地道道的“生活盲人”。
二、對現實生活的觀照是寫作的源頭活水
有一句話很俗,“文學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它道出了真理。寫作上從來就沒有真正的無根之木和空中樓閣,一切想象和聯想的前提必定是鮮活的生活現實。所謂浪漫主義的寫作其依據也必定是現實主義的,這和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白日夢”的解說如出一轍。夢境的構造必定有一定的現實生存場景的片段,完全憑空造出的夢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便有也是人的下意識在夢中的想象和聯想,而之前的夢,難道可以橫空出世嗎?于是我們看見李白的許多作品,雖被冠以浪漫主義的偉名卻都可以從中找到對現實的觀照,如《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等。
三、立足現實方能寫出杰出篇章
中唐大詩人白居易有這樣的詩歌創作理論:“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一言以蔽之,立足于現實才是文學創作的根本任務和升華作品的不二法門。
歷數中國的文學之路,中國古代實現主義的發軔之作,幾千年前黃河流域、中原文明的集大成者《詩經》。不管“賦、比、興”手法,暫論“風、雅、頌”題材,數量最多、成就卓著的還是“風”,十五國風即為民歌總集。里面充溢了奴隸們的哀嚎以及血與淚的控訴,也布滿了癡男怨女們相思的眼中紅血絲,更記錄了那段時光現實生存的一切人類活動。
有人會說不立足現實也能寫出華章,我不否認這一點,天才文人單憑華麗辭藻足可博得高官厚祿,一身榮耀。如同司馬相如之《子虛賦》《烏有賦》等。但從數量上來講,誰又能否認現實主義的杰出和超乎尋常呢?
四、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如何教學生觀照生活、進行寫作
1.重視重大歷史事件的輻射效應
生活的本質應是平淡,但平淡的生活亦有不平凡之處。尤其對一些在國家、民族,甚至人類文明進程中發生的重大事件,寫作者應抱以十二分的熱忱去對待。
拿秦漢之際之歷史為例。秦統一中國,六國滅亡,然后楚漢四年相爭,真可謂風云變幻、波詭云譎的時代。亂世之中方顯英雄本色。那個時代涌現了多少豪杰,發生了多少大事件以致為我們的漢語貢獻了不少成語。對秦統一前后的歷史事件,最先圍觀的當屬西漢之人,賈誼《過秦論》為同時代文人之最,而后千百年,文人繼續圍觀,唐有章碣《焚書坑》,宋有蘇老泉《六國論》,其子蘇轍也有《六國論》。對一代霸王項羽,唐有杜牧《望烏江亭》、于季子《詠項羽》,宋有王安石《烏江亭》……
中國的歷史久遠深邃,但學生應該多讀史書,從歷史中,從那一種消失了的“現實”中去探索歷史真相,感悟人文情懷以期形成自己的歷史觀、人文觀、人生觀。用我之眼觀歷史,用我之心悟歷史,用我之筆寫華章。
2.重視當下現實事件的轟動效應
歷史畢竟虛空,因為那是往事。當下最重要,因為人人活在當下。如今的時代是信息化的時代,知識大爆炸的提法已經屬于上個世紀了,這個世紀更不必說了。資訊方式多樣:手機、電視、各種電子閱讀;QQ、MSN、臉譜、微博、博客、微信等工具層出不窮,人們享受著時代迅捷發展帶來的便利。前一分鐘發生的事情,后一分鐘遠在千里之外的人就可以從手機上獲悉,且圖文并茂。新聞上無數貪官落馬皆因網民曝光、人肉搜索促成,我們不得不感嘆啊!我們不能讓學生當一般的網民,應該引導其關注當下重大新聞,用紙筆錘煉出自己思想的火花。
3.重視未來現實的多元性和前瞻性
我們活在當下現實,既可以回顧歷史現實,又可以前瞻未來的現實。未來未知,于是具有多元的可能,豐富的可能。我們不該嘲笑任何人對美妙未來的遐想,無數現存的事實都是前人天馬行空的超前想象所致。
未知并不代表無知、愚蠢。未來的多樣性需要我們具有前瞻性,讓學生用筆描繪自己心靈中未來世界的藍圖,同樣達到了觀照生活、提高寫作的能力的目的。
閱讀和寫作是一個人一生都應該專注的事情。而“書呆子”式的人物也不是教育工作者想培養出的對象,只有觀照三種時態下的現實生活,寫作才有生命的源泉,才有不竭的思想動力。
參考文獻:
王光明.詩歌底層寫作的現實意義和藝術探索.語文建設,2010(10).
?誗編輯 段麗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