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秀蘭
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年代,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們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選擇。素質教育的終極意義在于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健全的、有用的人。本文就如何加強教師美學修養,發揮其在育人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全面提升育人效果和質量問題發表管窺之見。
一、教師美學修養與素質教育兩者之間的關系
美是對人的生命價值的肯定。審美是人類特有的社會實踐活動,它滲透于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覆蓋了人的整個生命活動。當今社會,人類生活需求的變化更加突出了美育的地位和作用。
教師的素質與實現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關系重大,教師的美學修養與素質教育的實施密切相關。可見,素質教育不需要“教書匠”,需要的是“靈魂工程師”。它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心靈、寬廣的胸懷、果敢的作風、淵博的學識、不斷吸收新信息,提高從教本領,堅定從教志向,以苦為本,執教為樂,堅定不移地實施素質教育。
二、加強美學修養的必要性和作用
絕大多數教師能夠以美育人,用自己的言行傳播美,但不容忽視是他們的美學理論水平普遍較差,美育活動隨意性很大,嚴重影響美育效果。少數教師職業道德和工作水平低下,有的甚至師德淪喪,從媒體近段時間頻頻報道的事件充分說明這一問題。可以說,當前教師的美學修養與形勢任務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距離。現狀不容樂觀。
教師的美學修養受思想素質、理論功底、生活環境、工作條件的制約,表現了較大的差異性、層次性。一是認識不到位;二是落實不得力;三是傳統束縛多。
三、怎樣加強教師美學修養
1.抓基礎
現有教師的美學理論功底差、美育水平低與其接受的教育關系很大。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2.抓現在
教師的素質要與時俱進,過去勝任工作,今天也許落伍了。在職的教師要加強學習,彌補美學修養方面的不足。這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要加強學習。學習是第一性的東西,是提高素質和做好工作的前提。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隨意的。二要開展活動。以豐富多彩的美育活動改變以前溺愛德育、智育、體育,遺棄美育的觀點和做法,讓師生在豐富的美育活動感受美、欣賞美,養成“與美為伍其樂無窮”的良好志趣和習慣。三要遵循規律。堅持與時俱進是存在的根本,遵循客觀規律是成功的保證。要讓師生都不片面追求升學率和及格率,給教師松綁,給學生減壓,把他們從重重桎梏中解放出來。把教與學的主動權還給他們,特別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3.抓機制
忽視教育的代價是沉重的。不斷提高教師美學修養增強素質教育效果,要依靠機制作保障。
一要進一步落實科學教興國方略,營造一個全社會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支持關心教育的良好氛圍。二要建立一套科學、客觀、易于操作的評價教師素質和工作效果的標準體系。三要強化師德和創新教育,從思想上、業務上促成教師美學修養的提高。
四、提高素質教育效果,適應現代教育需要
1.改革課程和教材
教育界人士普遍反映,現行中小學教師嚴重滯后于時代發展的腳步,于素質教育的要求不相吻合。
2.德育與美育有機融合
過去強調把德育工作放到首位,解決了德育與智育的結合問題。但是把德育和美育相結合的問題,喊了很久,就是落實得不好。一方面,德育講真和善,真和善其實也是美的,德育中包含有大量的美育內涵,由于美育的乏力,致使德育的效能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美育與德育密不可分,美育的陣地往往也是德育的陣地,實施美育往往也實施了德育。把審美教育與德育相結合,能夠更好地樹立學生的審美意識,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去發現美、鑒賞美、創造美,在真、善、美的歷練中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德育與美育結合,事半功倍。
3.抓好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
無論是美育學科,還是其他學科,都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個美育的主陣地。教學內容的確定、方法的選擇、活動的組織等方面,都能夠得到很好的實現。一要善于創設情境。幫助學生正確感受美、追求美、創造美。二要開展審美活動。審美教育不僅僅是課堂45分鐘的事情,課外更能激起學生審美情趣。三要發揮教育基地功能。充分利用文化資源、人文景觀、教育要因地制宜地開展美育
活動。
審美教育與教師美學修養、學生素質教育密不可分。在教育中滲透審美教育,發揮美育的育人優勢,積極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有利于學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質、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格、美好的情操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人生境界的升華;更有處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跨世紀的新型勞動者。人才和教育是競爭的核心,我們擁有了大批的高素質人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的成功,必將早日實現。
?誗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