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香,李 強,劉 敏
氣候舒適度是指能夠使人們在不做任何防寒、防暑措施的情況下,自身的生理過程能夠正常進行的氣候條件[1]。旅游目的地是否有舒適的氣候直接影響著旅游者的決策和旅游行為。舒適的旅游氣候能加大旅游者的關注度,有益于游客的身心健康。令人不適的旅游氣候不僅會造成旅游客流量的銳減,還會對旅游資源、旅游交通等產生不利的影響。有了旅游風景區氣候舒適度作為參考,游客可以在出游前根據自己的需求和愿望選擇旅游目的地,同時做好出游準備;各旅游風景區可以根據氣候舒適度充分開發旅游資源、合理安排旅游項目,從而促進旅游區的發展。
管涔山風景區介于東經113°20'~113°40',北緯 38°15'~39°00'之間,位于晉西北黃土高原,呂梁山脈北端,主要有蘆芽山脈和管涔山脈,海拔1600-2787米,屬山西省寧武縣境內。1992年,經國家林業部批準,成立了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管涔山風景區有著獨特的自然環境、悠久的歷史文化,形成了以自然景觀為主,人文景觀點綴其間的獨具特色的生態旅游資源。自然景觀主要有以落葉松、云杉為特色的氣勢磅礴的林海景觀、以高山湖泊為特色的秀美如畫的山水景觀、以褐馬雞為特色的珍稀動物、以萬年冰洞為特色的世界罕見的地下溶洞景觀、以亞高山草甸為特色的絢麗多彩的草原景觀等,關隘、懸空村、空中棧道、寺廟等人文景觀點綴其間,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態旅游理念。管涔山風景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野生動物153種,其中褐馬雞、金雕、金錢豹、梅花鹿等屬于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樹種主要是華北落葉松和云杉,素有“華北落葉松故鄉”和“云杉之家”的美譽。在森林的調節作用下,管涔山上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森林小氣候:冬季嚴寒多雪,夏季清涼舒爽,雨量充沛,春秋季舒適但短暫。對管涔山旅游氣候舒適度進行分析和評價,能夠指導旅游者的出行準備,也為景區管理部門開發旅游資源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本文選用氣候舒適度指數對管涔山旅游氣候的舒適度進行評價。氣候舒適度指數是人體對大氣環境感覺舒適程度的一種指標。與天氣預報中穿衣指數及人體舒適度的原理類似,氣候舒適度評價在考慮氣象中氣溫、濕度和風速等要素綜合作用的基礎上,以人體熱環境為基礎,對生物氣溫指標進行計算[2]。氣候不同于氣象,不是某日的具體氣象數據,而是某地區長時間內氣象要素和天氣現象的平均或統計狀態,通常由某一時期的平均值和離差值表征。因此,本文以“月”為評價單位,選擇與人體舒適感覺關系最密切的月平均溫度、月平均相對濕度、月平均風速三個因子來計算各月舒適度指數。嚴寒和酷熱都令人感到非常不適。濕度通常在高溫時會加重熱的感覺;在寒冷時,由于風會加強熱傳導和對流,增強散熱,會使人體對低溫的感覺加劇。所以在炎熱的季節或高溫的地區應著重考慮熱應力不舒適程度,而在寒冷的季節或低溫的地區則應注重冷應力不舒適程度[3]。管涔山地處中緯度溫帶區域,不屬于高溫區或低溫區,其氣候特點是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舒適,春秋短暫。相對全國氣候來說,管涔山的5月至9月份近似夏半年,10月至次年4月份屬于冬半年,所以在選擇計算模型和指數選取上作如下安排:
(1)溫濕指數。5月~9月份,著重考慮熱應力不舒適程度,采用溫濕指數。溫濕指數是通過溫度和濕度的綜合,反映人體與周圍環境的熱量交換,最初由俄國學者提出[4],計算公式為:
式中t為氣溫(℃),f為相對濕度(%),ITH為溫濕指數。
(2)風寒指數。10月~次年4月份,著重考慮冷應力不舒適程度,采用風寒指數來體現人體對氣候的舒適程度。風寒指數是由OliVer 1987年提出的,它表征的是寒冷環境條件下風速與氣溫對裸露人體的影響[4]。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t為氣溫(℃),v為風速(m·s-1),IWC為風寒指數。
依據溫濕指數、風寒指數的等級劃分標準,結合本文氣候舒適度計算模型,將氣候舒適度劃分為五個不同的等級,依次為最舒適、舒適、略感不適、不舒適、極不舒適,用代號A、B、C、D、E表示。對溫濕指數和風寒指數兩個旅游氣候舒適度因子建立生理氣候評價指標分級標準,如表1所示。
表1 生理氣候評價指標分級標準
將寧武縣2008~2013年期間5月~9月的月平均氣溫、月平均相對濕度兩個氣候要素值代入(1)式計算,10月~次年4月的月平均氣溫、月平均風速兩個氣象要素值代入(2)式進行計算。然后把計算結果與生理氣候評價指標分級標準一一對應,確定出寧武縣各月份氣候舒適度等級(表2)。
從表2可以看出,7~8月管涔山氣候最舒適,最適合旅游;5、6月份和9、10月氣候舒適度較好,人體感覺較舒爽,也適合旅游;4月氣候偏冷,不太適合旅游,但也可以適當開發旅游項目;11月~次年3月氣候舒適度很差,不適宜開展旅游活動。
每年的7、8月正當中國大部分地區酷熱難耐時,管涔山的平均氣溫只有14.6℃,清涼舒適,成為眾多游客避暑納涼的勝地。景區應該充分利用管涔山清涼的氣候資源,突出避暑消夏的主題,爭取營銷規模。管涔山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優美的水域風光以及奇特的冰洞景觀,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為管涔山夏季避暑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景區可以將蘆芽山、荷葉坪、情人谷等組合開發為消暑養生森林浴;將天池、汾源靈沼、漩渦崖瀑布、好水溝水庫拓展為清涼觀景親水游;將萬年冰洞和千年火山設計為能體驗冰火兩重天的夏日奇妙之旅。
管涔山優越的自然環境為發展生態休閑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依托風景區內蘆芽山、汾河源頭、馬侖海草原、漩渦崖瀑布、管涔林海、馬營海天池等主要自然生態景觀,適當開放蘆芽山自然保護區內褐馬雞、黑鸛、金雕等珍稀動物的觀賞和蕨菜、銀盤蘑等山珍的采摘體驗,形成一個含蓋山、河、林、湖、草原、動植物的綜合而愜意的生態旅游景觀。
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份是管涔山上寒冷而漫長的冬季,是傳統上的旅游淡季。只有優化旅游資源,在產品的開發方面下功夫,才能成功實現反季節營銷。建議景區管理部門深入發掘歷史經典、拓展文化內涵,將蘆芽山、太子殿、萬佛洞、內長城、古棧道、寧武關、汾陽宮舊址、寧化古城等人文景觀合理串聯,形成古建宗教文化線路;有機融入當地的風土人情,將懸空村與空中棧道、石門懸棺、摩崖石刻、小石洞等系列懸空景觀設計成“空中博物館”;依托管涔山冬季“天雪林海、層疊盡白”的自然環境[5],適當增加人工雪景和高山冰雪體驗項目,使游客在寒冷的冬季既能觀賞古韻、體驗民俗,又可感受冰雪的樂趣。
管涔山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清涼舒爽,春秋季短促。從氣候舒適度來看,7~8月管涔山氣候最舒適,適合“夏季避暑清涼游”主題。5、6月份和9、10月份氣候舒適度較好,人體感覺較舒爽,也適合旅游;4月份氣候偏冷,不太適合旅游,但也可以適當開發旅游項目,“春秋生態休閑游”是比較理想的選擇。11月~次年3月氣候舒適度很差,是旅游淡季,可以增設古建宗教文化、空中博物館、冰雪體驗等項目,努力開拓“冬季人文體驗游”主題,進行反季節營銷。
表2 寧武縣各月份氣候舒適度等級統計表
[1]雷桂蓮.南昌人體舒適度預報系統[J].江西氣象科技,1999,22(03):40-41.
[2]朱瑞兆.應用氣候手冊[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1:333.
[3]任健美,牛俊杰,胡彩虹,等.五臺山旅游氣候及其舒適度評價[J].地理研究,2004,23(6):856-861.
[4]張瑩,馬敏勁,王式功,等.中國大陸九大名山風景區旅游氣候舒適度評價[J].氣象,2013,33(9):1221-1226.
[5]林長春,鄭慶榮.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旅游資源分析與評價[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6,22(4):115-120.